選對象到底是聽你媽的 還是聽自己的?

12月24日,一檔相親節目《中國式相親》上線,主持人是以犀利聞名的金星。一經和觀眾見面,節目的相親形式立刻引發了大家的爭論。

選對象到底是聽你媽的 還是聽自己的?

究竟什麼是《中國式相親》呢?

它的官微簡介是這樣寫的:熒屏首檔代際相親交友節目,父母把關相親對象。

所謂父母把關相親對象,就是帶上爸媽找對象。把催婚的父母請到臺前,子女坐在後臺,由父母來直面嘉賓爭搶心儀對象。

選對象到底是聽你媽的 還是聽自己的?

但是大家注意哦,在這樣的相親過程中,女嘉賓在選擇完男嘉賓以後,她自己還沒有見過男嘉賓一面!等到一切塵埃落定時,大家都對一切瞭如指掌,唯有女嘉賓還提心吊膽地等待見自己的“男朋友”一面。

選對象到底是聽你媽的 還是聽自己的?

怎麼聽著那麼像“包辦婚姻”的感覺啊?我是又回到了100年前嗎?

網友們倒是各執己見。有網友爭先恐後地表示要來上節目:

選對象到底是聽你媽的 還是聽自己的?

選對象到底是聽你媽的 還是聽自己的?

也有網友說,金星就是大寫的直男癌,開了個奇葩節目,中國式巨嬰全來現行了:

選對象到底是聽你媽的 還是聽自己的?

選對象到底是聽你媽的 還是聽自己的?

還有網友說:這節目形式也不錯,可以算作是未婚女性的福利,把中國婚戀環境下的男人和直男癌父母的嘴臉展示地非常清楚。

選對象到底是聽你媽的 還是聽自己的?

選對象到底是聽你媽的 還是聽自己的?

選對象到底是聽你媽的 還是聽自己的?

一檔節目,倒是看出了婚戀市場的萬象叢生啊。

如果男女雙方談婚論嫁是建立在自由戀愛、自主選擇的基礎之上,然後聽取長輩的一些建議,最後由自己做決定,這樣姬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到牽手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男友長什麼樣子,完全是父母代為相親,這是什麼路子?

對此,節目組總結兩個核心觀念來解釋:“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父母在中國傳統的婚戀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選對象到底是聽你媽的 還是聽自己的?

追根到底,不就是說信自己不如信爸媽,婚姻大事,還得父母做主!這觀念把“戀愛自由”鞭打地是體無完膚、面目全非呢。

選對象到底是聽你媽的 還是聽自己的?

可姬姐想說,父母在婚戀中發揮的作用,真的沒有那麼重要。

婚姻是靠每一天的生活組成的,這每一天的生活,無論幸福還是悲傷,都得婚姻中的兩個人自己承擔,父母沒有辦法替子女經歷每一件喜怒哀樂。

況且,所謂的門當戶對,也是相對概念吧。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婚戀標準。上一代人可能覺得“踏踏實實過日子”最重要,長得好壞沒無所謂,工作不用掙太多錢,穩定就行。但是年輕人從根本上就不認同這樣的觀點,上一輩人的“踏實”在下一代眼中就是“呆頭呆腦”,“沒有社交能力”,工作穩定就是就是沒有追求;而且顏值這個東西,對年輕人來說,真的很重要!標準每一條都不一樣,父母的門當戶對,憑什麼就一定能給子女帶來婚姻幸福呢?

至於說婚姻要回歸家庭本位的觀念,姬姐只能說“家庭”還沒有走出“傳宗接待”的禁錮。

在過去舊時代,結婚就是為了生孩子,甚至是生兒子;而生兒子不過就是為了養老、傳宗接代,所以所謂的婚姻就得服務於家庭,而愛情也必須屈服於婚姻。

而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自由戀愛的時代,婚姻早就應該歸還於兩個人,不再是服務於大家族的道具,兒媳婦也不再是婆婆生養下一代的工具。

婚姻就是讓兩代人之間進行一種健康分離。

相互關心,但是也相互獨立。彼此有自己的生活,才能真正享受生活。所以,婚姻如果有本位,它只能是愛情。

請金姐不要再跟我們說什麼“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情,要踏實靠譜,要父母參與意見。”“婚姻中門當戶對很重要,婚姻不能扶貧!”

現在的我們,還真不買賬。結婚的事情,我說了就算!我自己覺得幸福,就是最大的門當戶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