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澗縣:「舞著一盤菜」 跳出致富路

南澗縣:“舞著一盤菜” 跳出致富路

南澗縣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中國民間跳菜藝術之鄉”。據介紹,南澗跳菜起源於原始母系社會,盛行於唐朝民間,雅稱“奉盤舞”,俗稱“抬菜舞”。在南澗民間,逢辦宴席,引菜人和抬菜人從廚房到餐桌,合著音樂的節拍,舞著跳著將菜一盤一盤地送到餐桌上,是南澗彝族同胞為尊貴的賓客而跳的一種禮節性舞蹈,堪稱“東方飲食文化之一絕”,可分為“宴席跳菜”和“舞臺跳菜”兩類。2003年南澗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跳菜藝術之鄉”,2008年“南澗跳菜”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近年來,南澗立足“南澗跳菜”民族文化資源,按照“文化搭臺,旅遊唱戲”的思路,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促進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深入實施百支跳菜隊伍、百家跳菜名店、百名跳菜藝人、百座跳菜舞臺、百個跳菜名村的“五個一百”工程,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文化旅遊業發展中得到實惠。

跳菜文化富了民

“原來家裡的收入都指望著田間地頭的莊稼,收入有限,一年到頭,日子過得緊巴巴!參加跳菜表演隊後,我每個月最低可收入2000多元,十冬臘月每個月可收入4000多元,家庭的收入來源增加了,日子也過得笑哈哈!”黃草壩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羅加喜激動地告訴記者。

南澗縣:“舞著一盤菜” 跳出致富路

查永章、張玉香夫婦自2007年開始學習跳菜表演,後來成立跳菜文藝隊,十多年間培訓出了20名跳菜隊員。不僅如此,夫婦倆還帶著他們的跳菜隊跳出南澗,“跳到”各地進行跳菜表演,一年下來能跳100多場次,10年來他們跳遍了楚雄、麗江、景東等周邊地區。“每場次按每人150元計算,平均每人每月可收入近2000元,冬季喜事多,表演多,隊員們可收入到4000多元。”最讓張玉香開心的是,十多年來不僅能一直從事自己喜愛的跳菜表演,還能讓鄉親們靠跳菜,過上好生活。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魯朝金一年中就有兩百多天時間奔波在外,要麼進行跳菜培訓,要麼帶著30多人的跳菜隊到縣內外進行跳菜表演,一年下來,每人都有上萬元的收入。

這是南澗跳菜新時期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也是南澗文化富民的生動寫照。南澗跳菜正從最初的民間流傳的舞蹈藝術,成為農民增收的好渠道。

“跳菜村”裡農家樂

走進南澗鎮的西山行政村(當地人也稱其為“跳菜村”),漂亮的牆體彩繪上是人們穿著漂亮彝族服飾歡樂跳菜的圖景,青石板村間小道、整潔的彝家山寨,小橋流水鮮花,猶如世外桃源般地讓人愜意。這樣優美的環境吸引著各地遊客前來,村民們也抓住商機,紛紛辦起了農家樂。

南澗縣:“舞著一盤菜” 跳出致富路

農家樂西山莊園老闆張翠珍正忙著招呼絡繹不絕前來就餐的客人。“這個農家樂可以容納兩三百人同時就餐,生意太好了,很多時候都要預訂才有位子。”張翠珍笑得合不攏嘴。

西山跳菜村就在南澗縣城附近,如今,一條柏油路已貫通全村,村莊就處在南澗土林景區。除了西山莊園外,土林景區周邊也相繼建起許多農家樂。來這裡的遊客不僅可以遊覽景區、欣賞美景,還能深入體驗當地跳菜文化,體會不一樣的民風民俗。

據瞭解,目前南澗縣有370多支跳菜文藝隊、隊員2000多人,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員600多人。全縣有86支跳菜隊、隊員715人專門從事文化經營活動,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員130人,每人每年僅演出就有收入7000元以上,民族文化逐步實現了從“樂民、育民”向“惠民、富民”方向的發展。

(白家偉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劉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