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現實吧,英超大多數年輕球員就是不夠優秀

認清現實吧,英超大多數年輕球員就是不夠優秀

作者:Gabriele Marcotti

每個人都想看到自家青訓的年輕球員能為球隊踢球並茁壯成長,一切的人和事都需要先為年輕球員考慮。

青訓球員的提拔不需要轉會費,這也意味著俱樂部無需有額外花銷——也許許多人覺得這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但對俱樂部的財政人員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青訓球員通常工資低,有一定的市場號召力,而且不會得思鄉病。球迷們也會對青訓球員更有耐心,更何況,如果俱樂部能用一套青訓培養的陣容踢比賽,那會是極大的榮耀。

但從現實來看,只有極少數的球員能通過各級青年隊的選拔,最後擠進一線隊,頂尖俱樂部尤其如此。為什麼呢?奧卡姆剃刀定律中這樣說道:最簡單的方法往往是正確的。也許這種現象說明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這個意思就是,簡單地說——他們還不夠優秀。或者更準確地說,

即使青訓培養的最優秀的球員,在17到21歲時被青年隊教練認定非常優秀的球員,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在英超踢首發。

認清現實吧,英超大多數年輕球員就是不夠優秀


想找證明這個觀點的證據並不難。早在2007年,英格蘭就邁進了U17世界盃的四強大門。但那時候的21人大名單中,如今只有3人在為英超六強效力:丹尼-羅斯、維爾貝克和摩西(後為尼日利亞國家隊效力)。而在本賽季,他們三人加起來一共只在聯賽中獲得4次首發,且全部由羅斯貢獻。丹-戈斯林也是當時大名單的一員,這個賽季成為了伯恩茅斯的首發。阿萊克斯-史密斯和賈森-斯蒂爾分別是卡迪夫城和布萊頓的替補門將。

其他15個人呢?有些已經不是職業球員了,有些只能在其他足協下屬聯賽尋找機會,有些則在海外踢球:維斯-福德林漢姆效力于格拉斯哥流浪者,湯米-史密斯在美國職業大聯盟,喬納森-弗蘭克斯去了冰島。

這些就是在2007年被認定是最優秀的16、17歲的球員。那更年長一點的國青隊中,出產優秀球員的概率會不會高一點呢?答案是:只高一點點。

如果回看2009年U21歐洲盃拿到亞軍的那隻英格蘭隊,他們當中有十個人最終成為了三獅軍團成年隊的成員。但是除了羅斯(當時在隊裡只有18歲)和米爾納,沒人能在英超六強踢得上球。除此之外,就只有馬克-諾貝爾、沃爾科特、喬-哈特和詹姆斯-湯姆金斯還在英超效力。

認清現實吧,英超大多數年輕球員就是不夠優秀


剩下的人就大同小異了:法布萊斯-姆安巴因傷被迫退役,亞當-約翰遜進了監獄,傑克-羅德維爾、加布裡埃爾-阿邦拉霍、安德魯-德萊沃和邁克爾-理查茲都是自由球員,內杜姆-奧諾哈和邁克爾-曼希恩尼在美國大聯盟,而喬-劉易斯在阿伯丁踢球。

你得知道,上文所說已經是在國際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英格蘭青年隊了。有許多青年隊教練、專家、球探和俱樂部迫不及待想看到這些年輕人在英超大展宏圖。

這不僅表明在17歲至21歲時想看清球員的未來發展有多難,也說明能在頂級球隊有穩定的上場時間有多不容易。你可以責怪英超的外籍球員阻礙了本國年輕球員的發展,但也有許多年輕球員踢出了名堂,像諾貝爾、哈特、湯姆金斯等等,他們都成為了英超中優秀的球員,而且在外籍球員的衝擊下也能有充足的上場時間。

有一種說法是,更高水平的對抗確實讓他們更優秀了。即使你不相信,想一想這些年輕球員還是獲得過那麼多機會,不論是奧諾哈、沃爾科特、理查茲還是羅德維爾。

在某一瞬間,你就會接受並認清現實:在現在的英超賽場上,能夠有足夠的上場時間,特別是在頂級球隊,難度從未有這麼大過。

這就是為什麼穆里尼奧此前,像貝尼特斯一樣,抨擊盲目支持拉什福德的球迷是正確的。據我計算,拉什福德已經在頂級比賽中踢了4499分鐘,而他直到10月31號才過21歲生日(到那之前也應該會踢滿更多時間)。作為比較,里奧-梅西在21歲之前只踢了4976分鐘頂級比賽。

認清現實吧,英超大多數年輕球員就是不夠優秀


沒錯,C羅和內馬爾在這個年紀確實踢了更多時間,魯尼和阿扎爾也是。但難道這是正常的標準嗎,這是我們想要給拉什福德定的標準嗎?

想要成為頂級球隊的常規輪換,你必須異於常人,或者天賦溢出。在國內同年齡的青年球員中突出已經不夠了,年輕時得到大量出場時間後——嘣!——突然之間就變成了曼聯或切爾西或利物浦的常規輪換球員。

足球已經不是這樣的了!

我們如果能更早懂得這個道理,不再給拉什福德(或是穆里尼奧提到的那些人:洛夫特斯-奇克、索蘭克和卡爾弗特-盧因)和這些年輕球員不切實際的期望和壓力,他們就能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認清現實吧,英超大多數年輕球員就是不夠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