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從昆明乘車至滄源,全程大約660公里,滄源佤族自治縣位於雲南西南邊陲中緬邊界中段。是臨滄市邊境線最長,佤族人口最多的縣,俗稱阿佤山區,也稱葫蘆王地,是中國佤族文化的薈萃之地和發祥地。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佤山雲海

朝著滄源的高山出發,滄源旅遊第一站佤山雲海。在這陽光明媚的早晨,來到世界著名的佤山雲海觀景臺。雲海呈現在眼前,在佤山雲海的下面就是整個滄源縣城,白茫茫的一片,很漂亮,像棉花糖一樣。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永和口岸

賞過大美的雲海,繼續向上行走,很快來到了一個更為壯麗的地方永和口岸,懷著激動的心情,因為身邊矗立著的是中國167號界碑。左手邊是永和口岸,是我國開放的二類口岸,右手邊是緬甸,伸出的右手便已出國。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廣允緬寺

依依不捨的離開中緬邊界後,往縣城方向行走,即將前往的第三站是坐落在滄源縣城內南傳上座部佛教經典建築廣允緬寺。這座寺廟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也有190年的歷史了。當時滄源境內所有信仰佛教的寨子當中,都會有類似於這樣的一座寺廟。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座寺廟成為當時所建造的現在唯一保存的一座寺廟了。廣允緬寺的建築風格較多的收到漢式建築的影響,又保留了南傳佛教寺院的基本形式,是漢式建築外形與傣族寺院內部的有機結合,是漢傣文化交流的實證。寺內又只木鼓是當年建寺的時候佤族人送給傣族的禮物,也有近190年的歷史了。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距離縣城不遠的郊區,有著與廣允緬寺並稱臨滄佛教建築奇觀的勐董大白塔,這座塔的始建年代比滄源縣城的建立還要早。在歷史經過幾次修繕,如今勐董大白塔是當地傣族在重大節日潑水狂歡的神聖之地。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佤王宴

晚飯時間到了,充滿佤族風情的餐館建築吸引著遊客的視線。廚房飄出陣陣的香氣,這裡有很多好吃的,舂螃蟹、煙燻乾巴等,佤族大餐佤王宴。佤王宴原為佤王用來招待部落首領,異族使者及尊貴客人的最高接待盛宴。佤王宴以長條原木板為桌,芭蕉葉鋪蓋,菜品多由毛肚、牛排、涼菜、辣椒、佐料等組成。主食為糯米飯、雞肉爛飯,整個宴席吃的時候多用手抓,據說這樣才能保留食物最天然的香氣。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滄源崖畫

往滄源北上,要去滄源最具歷史淵源的名勝古蹟滄源崖畫。據說滄源崖畫有3000多年的歷史,3000多年前古人所畫的漫畫。滄源崖畫多用手指或羽毛等蘸抹紅色顏料繪成,專家分析,顏料可能是用動物血調和赤鐵礦粉製作的,崖畫內容主要是狩獵、採集、生產、祭祀、戰爭凱旋等場面。畫風粗獷古樸,是研究南方古代民族歷史的重要資料。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在滄源崖畫穀風景區內,還存在著雲南第一大天坑、千米國畫長廊、董棕等原生態自然風景等,大家可沿路飽覽。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

滄源之行最重要的一站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隆重的歡迎儀式及飽含祝福的中原一點黑代表著對遊客的祝福。一排的牛頭歡迎著遊客的到來,牛頭有個典故,佤族每家前面都會懸掛著牛頭,掛的越多就代表越富有。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位於滄源縣勐角鄉翁丁村,這裡有優美的自然景觀,也保留了最原始的佤族民居建築風格和佤族的風土人情。是迄今為止,保留最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被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茅草民居、女神圖騰、人頭樁、木鼓房、寨樁、歷史展覽館等,都是翁丁寨中獨特的民族文化景觀。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其中不能錯過的是到寨中最宏偉的佤王府與佤王一起喝茶,即便在12月,滄源的冬陽依舊熱辣如火。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拉木鼓

佤族人視木鼓為通天神器,無論是哪個部落,建寨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拉木鼓祭祀。木鼓儀式開始時要殺雞敬天,之後主持祭祀的召畢站在木鼓上一路被拉回村寨,之後人們便開始載歌載舞。

太美了!雲南滄源之旅,滿滿的全是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