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織藝,美到爆一定要看看……

佤族織藝

過去佤族人身上穿的都是自紡自用,紡織所用原料多為自己種植的棉、麻及野生葛根滕。棉麻自己種,葛根滕皆為野生,須到山上去採,棉料使用較為廣泛。

紡織手藝以女性為主,男性則幫著做一些強度稍大的體力活。以棉花為原料的紡織主要有以下幾道工序,即軋棉、彈棉、紡線、染色、織布。紡線工具主要有軋棉機、彈棉弓、紡錘、紡線車。各式繞線架等。軋棉時、全寨人都不用出工下地,各家各戶都要相互幫忙或換工。

佤族織藝,美到爆一定要看看……

軋棉使用的工具主要是軋棉機和彈棉弓,軋棉機主要是有兩個設於木架上木軸組成。搖動手柄,軸向相反方向旋轉,把棉籽壓出。一般能壓出棉籽3至4斤,效率非常低。彈棉弓是用一段竹片栓上彈繩而成,彈棉弓的作用是將皮棉彈絨變成棉絨,以備紡線用。

紡線主要用紡錘來紡,紡錘是用木頭製成的紡線工具。由細木棍加小圓盤構成,主要用來捻線。捻線很費工夫,一天也就只能捻一兩左右的線。

線紡好以後,還要在紅米熬成的米湯中煮幾分鐘。使線有一定的硬度,以便理順,易於紡織。紡錘精緻小巧便於攜帶,下地的路上、趕集的途中都可以捻線紡線。線紡好後首先要對線進行染色以備紡織之用。

佤族使用的染料非常生態,有家裡種植的靛樹、山上採的麻慄樹皮、冬瓜樹皮和蟲膠等。定色多用灶灰水。染出的顏色以黑、紅、藍、黃、赭色居多。除了染線,也有的人家喜歡把布織好後直接染布。

佤族織藝,美到爆一定要看看……

染布方法常見的大約有三種,一種是先用大鍋煮染料,然後用煮出來的汁液浸泡布料,最後再用灶灰水定色。有的地方則是把染好的布埋到泥潭裡進行定色,一般埋五六天即可;另一種是不加熱,將藍靛整株綁成捆放入染缸,倒入冷水,泡上8天左右讓其腐爛。

然後把渣撈出扔掉,用布過濾剩下的染料水,再加入一定的冷水浸染。想要染成純黑色必須反覆多次浸染,染一道曬乾後接著再染,至少5次之後方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第三種是用黃土染制,生活在糯良鄉帕秋的佤族,擁有一種非常獨特而簡便的染布方法。

佤族織藝,美到爆一定要看看……

他們把黃土和布放到舂臼裡,加入少量的水一起舂,待水乾又加入少許,反覆舂搗,如此便能得到金黃色的布料。

過去麻也是人們常用的織布材料,密植小麻,長出來的小麻就是比較標直和纖細,待成熟時,將麻割回家曬乾備用,使用前將麻桿用水浸泡軟後剝下皮來繼續浸泡麻皮,待泡透鬆軟後用手撕成細條,並在水中揉搓使其柔軟。

然後撈出曬乾,用紡錘把細麻條搓成麻線,再用紡線架繞成麻圈,放入灶灰水中煮,煮好後,用木錘敲打清洗,漂白後進行染色,紵麻和葛根騰的製作與此大同小異。

佤族織藝,美到爆一定要看看……

每年七八月是砍葛根滕的最佳時節,多取根部,長度為70釐米左右,將皮剝下來,放在鍋裡煮一夜,然後用小刀颳去綠皮,曬乾後,按所需麻線的粗細撕成相應的細條,再用紡錘紡成線即可。線準備好後就是要擇日織布,凡屬蛇、馬、龍、兔、鼠的日子都是織布的好日子。

織布機有腰機和架子兩種,架子機的主要特點是將布繃的比較直,有時也用來織小件物品,可放於室內使用。腰機由背皮、卷布杆、梭線板(棍)、緯刀、分經棍、調經棍、卷經棍共7個部件構成。

緯刀主要用多依樹來做,背皮套在織布者腰上,主要是為了將經線繃緊繃平,以便紡織。分經棍的主要作用是將經線按單雙一上一下錯落分成兩半,隨著調經棍的前後移動,兩半經線的上下位置可互調,緯線每穿梭一次,單數經線和雙數經線都須做一次對調,若是紡織的花紋圖案複雜,那就要用2組以上分經棍。

7個部件的佤語稱謂分別是:背皮─的雅、卷布杆─司傑普、梭線板─弓布灣、緯刀─布拉、分經棍─窘、調經棍─木溫、卷經棍─光汶。

各村寨對織布工具的稱謂稍有不同。

看看我們非常美的佤族服飾

佤族織藝,美到爆一定要看看……

佤族織藝,美到爆一定要看看……

佤族織藝,美到爆一定要看看……

佤族織藝,美到爆一定要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