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革命先烈的精神坐標

由八一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電影《信仰者》公映後,贏得廣泛讚譽。本版摘登三篇評論,以期從多個維度反映影片的藝術審美、思想蘊含和啟示意義。

——編 者

血火熔鑄的詩篇

■何 美

電影《信仰者》遵循歷史事實,通過線性敘事,展現了方誌敏烈士短暫而精彩的36歲生命當中的最後一段歲月:1935年前後,他帶領紅十軍團北上抗日而失利被俘,入獄後堅貞不屈,身陷囹圄依然堅持寫作,最終壯烈犧牲。電影藝術再現了兩支政治立場迥異的隊伍在抗戰中的對陣和對決,從前半部戰場上的軍事對陣,深入走向了下半場精神層面和人心向背的對陣。槍林彈雨,囹圄桎梏,奮筆疾書,方誌敏浴血寫就的生命軌跡與歷史圖冊,有著信仰與精神的“高度”,生命與閱歷的“厚度”,以及情懷與擔當的“溫度”。

《信仰者》塑造了紅軍烈士的群像——最年輕的軍團長尋淮洲22歲犧牲時衣不蔽體;畢業於黃埔軍校、擔任過孫中山警衛員的劉疇西,在敵人觥籌交錯勸降時不為所動;紅軍師長鬍天桃腳穿兩隻草鞋各異、肩背一個破洋瓷碗;王如痴在監獄斗室下棋悟道;方誌敏義斬投靠民團鎮壓農民運動的地主方雨田、謝絕“與愛妻繆敏獄中相會”的誘餌……這些都展示了意志的較量、信仰的交鋒,無數先烈用鮮血乃至生命書寫了理想信仰的壯麗篇章。

英雄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座標,是一個社會的價值引領。方誌敏在帶領紅十軍團浴血突圍,以期直插國民黨腹地的壯舉失利之後,被關押在南昌軍法處囚室192天,他在鐵窗下用敵人勸降的紙筆寫下了《我從事革命鬥爭的略述》《可愛的中國》《清貧》《獄中紀實》等約14萬字的16篇不朽華章,寫下了一個共產黨人對信仰的忠誠與執著。“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每當我們吟誦方誌敏的不朽詩篇,無不為這位革命先驅的忠肝義膽而肅然起敬。這些血與火熔鑄的“信仰詩篇”“精神火炬”,激勵和引導著一代代人的成長。

向死而生的豪情

■馬天宇

83年前的那個冬天,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鮮血澆灌中華民族的生命之花,他們中有方誌敏,有劉疇西,有王如痴,有胡天桃……他們是為了信仰慷慨赴死的英雄,是電影《信仰者》中的紅十軍團將領們。

影片以倒敘的方式展開,主人公時而口述,似緩緩帶入,又似牽引推動,讓觀眾思緒緊跟情節,和著他的娓娓道來,回到了那個蕭肅的寒冬。影片的主人公是帶領紅十軍團將士北上抗日的方誌敏。1935年,紅十軍團行至皖南遭國民黨軍重兵圍追堵截,艱苦奮戰兩月餘,被7倍於己的敵軍圍困。他帶領先頭部隊奮戰脫險,但為接應後續部隊,復入重圍,終因寡不敵眾,被捕入獄。

在獄中,方誌敏慷慨陳詞:“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為著共產主義犧牲,為著蘇維埃流血,那是我們十分情願的啊!”老一輩共產黨人對偉大理想的信仰,是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誓言,是甘願燃燒自己,點燃民族希望的堅貞。

劇中的獨臂將軍劉疇西和紅21師師長鬍天桃都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獄中,劉疇西向方誌敏請罪,問他怪不怪自己打了敗仗。面對死亡,他心裡想的是怕對不起組織對不起黨。在赴刑場時,王如痴對他說:“其實啊,人這一生最重要的,是有誰能和你為了同一信仰,一起並肩戰鬥到最後。”隨後他們表情從容,對著北方的原野做最後的凝望……影片演到這裡,沒有行刑的鏡頭,取而代之的兩聲槍響,那槍聲刺耳揪心,卻讓我們充分感受到我黨我軍高級將領向死而生的堅毅豪情!

胡天桃腰間總是掛著一隻瓷碗,它時刻提醒著自己,只有共產主義才能讓百姓不再要飯,過上好日子。主力撤退時他主動請求掩護,不幸被俘後,在敵人千方百計想要從他口中得知方誌敏的下落時,他只有一句話:“我知道,但我就是不告訴你!”在赴死前他面露譏笑,笑這些國民黨看不清能救中國的是什麼,笑他們不知道共產主義即將勝利的歷史大勢。這笑容背後,是胡天桃看作勝過生命的信仰。

永被銘記的情懷

■黃依婷

《信仰者》講述了一段關於革命信仰者的故事,那種堅定不移、硬如磐石的革命情懷,那種捨生取義、衝鋒陷陣的革命激情,無一不讓人感動並且銘記。

當方誌敏大義凜然地在敵人面前說著“你儘可以砍下我的頭顱,卻動搖不了我的信仰”時,當他深陷囹圄卻還是日思夜想著戰場上那不滅的戰火時,當他戴著枷鎖卻在細雨中為一次打擊日寇的勝利而歡呼雀躍時,當他與妻子繆敏依依惜別時……觀眾被一次次地感動著,方誌敏矢志不渝地用盡短暫的一生,將“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這個座右銘演繹得淋漓盡致,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真正革命者的情懷。

在這個和平的年代,可能暫時遠去了“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戰爭,也少了“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人征戰幾人回”的哀嘆,更加沒有“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淒涼,但仍然還有一個個挺拔的身軀屹立在邊疆與災難之地,當我們在愜意舒適地享受生活時,有些人也許正在搶險救災;當我們安然入夢時,有些人也許在無人區的狂風暴雪中默默值守;當我們正在餐桌上吃著美味佳餚,有些人也許在邊防線上俯身喝著寒冷刺骨的冰水。那麼,關於這些可敬可愛的軍人,他們背後的力量又會是什麼?當然就是信仰, 需要被銘記的信仰。

追寻革命先烈的精神坐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