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各種名目的成績排名 差生家長:被歧視 教育部:停止

事件:這兩天學姐得朋友又在跟學姐抱怨,說在孩子班級的家長群裡被班主任點名了,因為考試成績排名下降太快。自己實在是很焦慮,同時覺得這樣公開排名讓自己也很不舒服,覺得在班級群裡公佈排名不合理。

中小學:各種名目的成績排名 差生家長:被歧視 教育部:停止


教育部已經有明文規定,中小學學生成績排名顯然是不應該的。

教育部在2017年12月頒佈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中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要“控制考試次數,探索實施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依據課程標準的規定和要求確定考試內容,對相關科目的實驗操作考試提出要求。命題應緊密聯繫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注重加強對能力的考察。考試成績不進行公開排名,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中小學:各種名目的成績排名 差生家長:被歧視 教育部:停止


任何形式的公開學生成績排名,都是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

學生成績公開排名主要有三種形式:

1、紙質表格公開成績排名。有的老師甚至把差生的成績用紅筆填寫,其歧視性顯而易見;

2、電子稿公開成績排名。電子稿中,直接劃線標註,提醒任課教師多關注班級前20名或前30名學生;

3、微信群公開成績排名。這個主要是班主任,以及語文、數學、英語任課老師喜歡乾的事情,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不經意間就傷害到了學生和家長的自尊。

中小學:各種名目的成績排名 差生家長:被歧視 教育部:停止


不公開排名已經是國際慣例,成為世界各國教育普遍認可的規則。不公開排名有三大好處:

其一、防止侵犯個人隱私權。學習成績好壞是學生個人和家長的隱私,無關他人無權查看和說三道四。普遍的做法是家長和學生個人只能從老師那裡查看自己的成績,不允許看到別人的成績。

其二、防止歧視性心理傷害。學生成績好的孩子和家長往往趾高氣揚、目中無人,對成績差的孩子及其家長常常產生歧視,嚴重傷害成績差的孩子及其家長的自尊,影響孩子及家長的心理健康。

其三、防止誤導學生偏科現象。公開考試成績排名,讓成績好的學生及家長沾沾自喜,充滿優越感;讓成績差的學生及家長黯然神傷,充滿壓抑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分數論和偏科現象,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因公開學生成績排名而造成不良後果的,學校和老師要承擔相應責任;涉及違法或嚴重後果的,學校和老師甚至要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因而筆者呼籲學校和老師們,停止一切公開學生成績的形式和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