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12年精心打磨「黃香之孝」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一段《三字經》,說的是“黃香溫席”的孝親故事。

  近年來,雲夢縣深入挖掘併發揚黃香孝文化,縣楚劇團更是以12年時間不遺餘力持續打磨一臺大型楚劇《黃香》。26日晚,新編歷史劇《黃香》在孝感人民廣場與觀眾見面,精彩演出好評如潮。

  縣楚劇團創作《黃香》始於2006年,當時的劇目名稱為《雲夢黃香》,根據《三字經》的記錄,講述少年黃香從9歲到15歲的孝親故事。

  2015年,為迎接縣第五屆黃香文化節,縣楚劇團決定創作《大漢孝廉黃香》,講述黃香出任魏郡太守期間的清廉故事。次年,該劇幸運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資助劇目,自此開啟了它的精品打磨之路。

  “我們聘請國家著名編劇,決心打造一個全新的黃香。”縣楚劇團團長王漢卿告訴記者,這臺楚劇從黃香9歲孝親的故事講起,貫穿黃香出仕為官、青河斷案、魏郡賑災、罷官回鄉整個人生歷程。

  去年8月,該劇順利通過評審驗收,隨後在雲夢縣“文化惠民 送戲下鄉”、“戲曲進校園”及省地方戲曲藝術節中共計演出40多場次,收穫良好口碑。

  然而,在王漢卿看來,這還不夠,他們還可以將黃香孝文化這張文化名片演繹得更精彩。

  今年初,劇團再次聘請國家著名導演對劇目進行了打磨提升,展示黃香從“扇枕溫衾”行小家之孝昇華為為民謀福行人間大孝的獨特一生,從“小孝孝於親,大孝孝於民,中孝孝於命”三個層面詮釋“黃香之孝”。從文字劇本、舞美設計到音樂創作都做了全面修改,演員的表演水平也提升了一個檔次。

  王漢卿介紹,“換顏”的《黃香》,整個劇目幕前幕後陣容有80多人,匯聚老中青三代劇團人才,可謂舉全團之力,而且這是第一次在公眾面前亮相。劇中,王漢卿與青年演員遊明文分別扮演老年黃香和中年黃香。

  儘管氣溫驟降,當日臺下依然人氣爆棚,談及觀後感,觀眾們紛紛表示:“感人肺腑,震撼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