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離城市的一個鄉村外的小河邊,有一排參天大樹。它們是毛白楊樹。這些楊樹約有三十年的樹齡,棵棵高大,挺直,粗壯。
毛白楊生長比較緩慢,現在已沒有人願意種植了,所以,這排高大的白楊樹特別惹人注目。它們站立在河邊,樹形優美,樹冠如寶塔般。用報刊上常用的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站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這排毛白楊共有十四棵。經過一年年風霜雨露的洗禮,卓然屹立。夏日裡,它們給下地幹活的農民們提供納涼的場所,給孩子們提供了遊戲的天地。小鳥在它們的肩頭做窩,鳴蟬在它們的身上高唱。他們生活得自由自在。
這一年的春天,來了幾位大肚的官員。他們對著這排樹指指點點,興奮地討論著。樹們不知道這些人什麼來頭,只隱約聽說“大樹進城”“美化環境”“政績形象”什麼的。這些人走後,第二天,來了更多的人。他們帶來了很大車輛有吊車、有大卡車、有挖掘車。原來,這些大樹要被移栽到大城市裡。
不知大樹們是如何想的,但他們的命運並不握在自己手裡,用了好幾天的時間,大樹們一棵棵被剪去樹冠,只留下幾根大的枝叉,帶著腳下一坨泥土,被吊車給裝上了大卡車,運進了城裡。
但是,只有一棵例外。本來,站成一排時,還不很明顯。隨著一棵棵樹被移走,這棵樹的“披風”狀就顯露出來了。它下部的樹幹也是高大挺直的,可是上部的樹冠就像微風的蘆葦一樣,向一個方向斜逸而去。就因為這個原因,它成了惟一被留了下來。
面對這棵大樹,我沉思起來:它因為形象不端正,不符合人類的審美觀點,而沒有與同伴們一起進到城裡的花花世界。這,到底是不幸或是幸運呢?一時,我還真不好下結論。那麼,人呢?是不是也與此類似?
到了後來,聽說移栽到城裡的那13棵大樹全都死掉了。這時,我才最終找到了答案。
滿分理由: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本文通過一棵樹與另外13棵樹的被遺棄與移栽的對比,揭示了一個主題:命運是難測的,好與壞是相互轉化的。這個觀點,雖然作者沒有直接表達,但通過作者的敘述,還是能很容易看出來的。作者面對“大樹進城”這樣的司空見慣的事情,而得到人生的感悟與啟迪,難能可貴。語言樸實,詳略得當。本文之所以得滿分,主要在於主題的深刻與見解的獨到。
閱讀更多 語文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