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出遊購物租車 這些「雷區」要避開

中國蘭州網9月30日消息 9月29日,江蘇省消保委發佈三季度全省消費投訴分析。全省各級消保委受理消費者投訴諮詢共計131956件,其中諮詢105294件、投訴26662件。家用電器投訴量躍居商品類投訴首位;文化、娛樂、體育服務投訴量居高不下。老年群體消費、預付式消費和房產銷售裝修及租賃中介服務是近期消費糾紛的熱點。針對即將到來的假日出遊,省消保委發佈消費提示。

出遊

出遊租車要選有資質經營者認真看合同

【問題】 “十一”來臨,旅遊出行成為消費者首選休閒方式。但旅行社旅遊服務履行不到位,或因天氣、突發狀況等不可抗力原因導致旅遊者與旅行社發生糾紛的也很多。

此外,自駕遊涉及租車等服務糾紛逐漸增多,有成為消費熱點趨勢。租車中消費者對車輛狀況知之甚少,容易租到“問題車”或者“糾紛車”,萬一出現事故或者損傷時責任難以界定,押金難退或者租車公司趁機亂收費的現象使消費者有苦難言。

【消費提示】出行期間,消費者接受租賃、代理等服務時,應選擇有資質的經營者,注意簽訂合同並認真查看,明確約定雙方責任及相關費用,明確遇到意外狀況時的應對措施。在合同存續期間,一旦出現爭議,應及時保存相關證據,回到住所地後,第一時間按照合同與經營者交涉或尋求相關維權部門幫助。

購物

福利中心“洗腦式營銷”遊說九旬老人簽約

【案例】省消保委接南京消費者張女士投訴,稱其於今年4月至溧陽某老年福利中心參觀。營銷人員明知消費者有視力障礙,無法閱讀合同,依然用“洗腦式營銷”手段說服其簽訂合同,並交納16000元。張女士回寧後被醫生告知身體狀況不宜長途奔波、入住外地福利院,遂要求退款。省消保委聯繫後,對方否認營銷中存在的問題,同意退款,但收取50%違約金。省消保委認為,消費者是90多歲的老人,在陌生環境中判斷力與決策力相對較弱,“半強制”銷售行為違背了消費者真實的意志。經調解,該中心同意辦理退款13000元,消費者表示滿意。

【消費提示】老年消費市場繁榮的背後也要提防“陷阱”。省消保委建議老年消費群體理性消費,不要輕信各類廣告,購買商品後保存好相關票據和資料;子女等親屬也應給予老年人多些關心與照顧。如遇到經營者恐嚇、欺騙等手段,一定要及時報警或撥打民生熱線舉報,消費者收到脅迫簽訂的合同自始無效。

購房

消費者曾有還款逾期房產銷售人員稱可“幫忙解決”?

【案例】消費者湯女士夫妻二人2017年通過南京某公司赴山東乳山濱海新區看房。消費者告知銷售人員其家庭在2017年曾有過還款逾期,可能不能辦理貸款,但銷售人員稱可以幫助解決此事。夫妻兩人遂交納定金11萬元。2018年2月發現貸款遲遲未辦,經詢問該公司稱無法辦理銀行貸款。同年1月,夫妻兩人因家庭矛盾離婚。湯女士的收入無法支付餘下的房款金額,遂協商退房。雙方無法達成一致,遂投訴至省消保委。銷售人員不承認行為過程,反覆強調是消費者未真實披露信息情況。在省消保委工作人員的普法教育下,南京某公司退還湯女士定金約6萬元,消費者表示滿意。

【消費提示】房產銷售、裝修及租賃糾紛依然是近期消費糾紛的熱點。在選擇服務方時,應選擇具有資質、口碑較好的企業,簽訂合同時多加註意,防止落入“陷阱”。(記者馬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