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天裡,住著半個北平

北京的秋天裡,住著半個北平

每到冬天北京下雪的時候,一般都會有“一下雪,北京就變成了北平”這樣的文章出現在報紙中、網絡中、社交媒體中。

北京的秋天裡,住著半個北平

在這些文章中,故宮、頤和園、後海等古蹟的美麗雪景都會如期出現,勾起人們懷念起舊日的北平,那些略顯單調卻相得益彰的色彩——黃色的高貴、紅色的威嚴、灰色的質樸,白色的純潔;那些業已遠去的斑駁光影——衚衕旁鱗次櫛比的低矮民房,身著長袍馬褂、端莊旗袍的民眾,馬路上往來穿梭的黃包車,威嚴的城樓、高聳的城牆;那些若隱若現的聲響——天空中動人的鴿哨,四合院裡頑童的嬉鬧,小販走街串巷的吆喝,京劇、相聲、評書的餘音繞樑;那些風味獨特的“碰頭食”——豆汁兒的酸香,粉灌豬腸的外焦裡嫩,炸醬麵的勁道爽口,奶油炸糕的香濃……

北京的秋天裡,住著半個北平

事實上,觸景生情不分季節,也並不需要等到冬天,才可以見到北平,因為在北京的秋天裡,就住著半個北平。

北京的秋天裡,住著半個北平

郁達夫在《故都的秋》裡深情地說,“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雖然“陶然亭的蘆花”已了無蹤跡,“釣魚臺的柳影”常人也大多無緣得見,不過“西山的蟲唱”依然會在秋日裡奏響,此起彼伏;“玉泉的夜月”依然會播撒清輝,皎如玉盤;“潭柘寺的鐘聲”也依然會不時響起,聲遏行雲。

他還說,“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京的秋天裡,住著半個北平

從這樣的描述中,可以想見,郁達夫對北平牽牛花的深深喜愛之情。如今,北京的秋日裡,牽牛花仍然是一種很常見的美好意象,不過卻很容易被人忽視,因為它們不與其他花木爭奇鬥豔,常常獨守一隅,任世事滄桑變化,聽秋風來,悄然盛開。

北京的秋天裡,住著半個北平

老舍在《北平的秋》裡寫道,“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象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裡,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與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

民國時,北平擁有的工業企業很少,所以環境受到的汙染自然就很小,秋日裡的天氣也就註定都是“秋高氣爽”的,會讓人感到心曠神怡。如今,北京城幾千萬人聚居,車如流水馬如龍,不僅自身擁有眾多工業企業,而且周邊的河北等地區也是企業眾多,不可避免地對空氣造成汙染,導致天空經常呈現灰濛濛的情況。不過,當秋風從西北吹來,持續吹上一陣子,天空也會變得格外蔚藍,讓人格外歡喜。

至於北平時西山北山在秋日裡的深藍,北京則是完全繼承了下來,每當置身山頂,放眼望去,山起伏綿亙,輝映著藍天白雲,也是令人心曠神怡。而如今西山北山的晚霞雖不似民國時那般幾乎日日可見,不過當天氣好時依然可稱“餘霞散成綺”,可謂絢爛多姿。

北京的秋天裡,住著半個北平

他還特別提到秋日裡北平所特有的葫蘆形的大棗等水果,以及良鄉肥大的栗子。如今,北京城裡葫蘆形的大棗比較少見了,不過在某些老院子中和某些高校裡,依然有它們的身影。而良鄉的栗子則是比較常見,很多賣糖炒栗子的小門面都號稱賣的是良鄉板栗。

北京的秋天裡,住著半個北平

魯迅在《北京的秋天》裡說,秋天的月,無論是瘦弱的,還是豐滿的,總是最明亮的……俯瞰北京古城的色彩。紫禁城的紅牆、金色的琉璃瓦、深紅的廊柱、墨綠的古柏、漢白玉的雕欄……這些色彩總是異常分明。

北京的秋天裡,住著半個北平

北平的月是一年中最亮的,俯瞰北京古城的色彩,而如今北京的月就是曾經照耀北平的那個月亮,也同樣是一年中最亮的。至於紫禁城的紅牆、金色的琉璃瓦、深紅的廊柱、墨綠的古柏、漢白玉的雕欄……這些色彩在文物部門的努力下下,大多也得以保留了下來。

北京的秋天裡,住著半個北平

冰心在《北平之戀》裡寫道,秋天在北平是最適宜於遊人享樂的季節,蒼穹是那麼高,那麼澄清;淺灰的雲,追逐著雪白的雲,有時像在緩緩地散步,有時又像在相互擁抱。一到傍晚,一陣陣涼風吹來,使你感到又舒服,又有點微寒。

在北平的秋天裡,雲朵是人們司空見慣的,而在如今北京的秋天裡,要是趕上天氣好,天上雲朵也是游龍戲鳳,肆意舒捲,煞是惹人喜愛。在秋天的氣溫方面,北京也將北平的特點繼承了下來,當傍晚來臨,一陣陣涼風吹來,確實讓人感到又舒服,又有點微寒。

北京的秋天裡,住著半個北平

北京的秋天裡,住著半個北平

多少往事已溜走,多少時光一去不回頭……我們之所以總是把往日時光想象的格外美好,是因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是因為那舊日的時光已鐫刻在先人的基因中,一代代傳承,得以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永遠不會磨滅。

這裡說北京的秋天裡,住著半個北平,那麼另外的那半個北平到哪裡去了?灰飛煙滅了,被歷史的洪流裹挾而去。那股洪流中,有大自然的風吹雨打,有侵略者的洗劫踐踏,有梁思成被權勢打壓,有文革時期的愚蠢打砸,有近些年遍地起高樓的短視開發……嗚呼哀哉,嗚呼惜哉,嗚呼痛哉。

數十年時光銜枚疾走,俱往矣。不過,可悲的是,前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其實,豈止北平,一切終究都會毀滅,不過美好始終該是延續越久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