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安徽換省會已經六十多年了還沒有發展起來?

和語濤聲


屈指算來從一九五二年安徽省會從安慶遷入合肥確實六十多年了。原來江南省劃江蘇安徽兩省時,經濟發展不相上下,令世人刮目相看。一九五四年長江流域兩省發大水,安徽人打著花鼓到江蘇逃荒,江蘇人也來安徽要飯。這是歷史真相,不再詳敘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江蘇省因地制宜發展輕工業帶動鄉鎮企業,探索出了強省之路。現在江蘇省十三市,都有百強縣,蘇錫常率先致富,帶動蘇中蘇北先後脫貧。現在蘇北宿遷在江蘇不算富,可比鄰近省經濟強市富多了,可超北部省會城市GDp,一個縣級市海安GDp可超安徽十多個地級市。安徽改革開放以來,重視發展農業。一九八0年農業生產責任制就從滁州鳳陽小崗村試點向全國推廣,講心裡話安徽當時是農業省的旗帆。江蘇四十年發展工業,而安徽發展農業,兩省GDp不同,安徽落後江蘇已成現實。江蘇經濟很強大的。安徽近些年也轉型了,集全省之力發展合肥,以合肥引領淮北帶動沿江城市圈發展,從而拉動經濟發展,可省會合肥經濟也不行,只能和江蘇無錫常州等地級市比高低。現安徽在全國省GDp位於十一位,合肥在省會城市中位於九位。比不到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福建。比西部省(省會)GDp高多了,不久的將來安徽一定會邁入強省之列。






關注社會情感文化


安徽的省會,曾經是“長江五虎”之一的安慶。當時安慶是長江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實力可以抗衡另外的“四虎”上海、武漢、南京、重慶。

但是後來安慶開始衰落,蕪湖嶄露頭角。蕪湖作為清帝國四大米市之首,被孫中山譽為“長江巨埠”、“皖之中堅”。建國後,初步意向是省會設在蕪湖,因為蕪湖是當時安徽省最發達的城市。



但是毛主席從戰略高度考慮,認為在非和平時期,如果省會在蕪湖,敵人可以沿著長江一路攻克上海、南京、蕪湖、武漢、重慶這些省會和直轄市。所以,最後毛主席決定安徽省會設在合肥,而且合肥也在安徽南北向的正中間。


建國之初,蕪湖和安慶甚至是蚌埠,人口和經濟都要強於合肥。合肥完全是從縣城發展起來的省會,而且當時安徽還很貧窮,可想而知為了建設合肥,吸收了全省太多資源。

如果省會設在蕪湖,現在的蕪湖早已經成為特大中心城市,也已經形成了“南京——蕪湖都市圈”,皖南地區將會極為發達。當然弊端就是皖北地區會更為落後,所以選擇合肥確實是個權衡之舉。


而且,安徽的落後和省會並不是直接關係,而是因為農業省的定位,導致與曾經一家的江蘇拉開了差距。以前同為江南省,江蘇和安徽各方面比較接近,但後期國家在江蘇的投資完全超過了安徽,這才是根本原因。


堅果旅行


安慶能成新中國安徽省省會嗎?

不要瞎講!

還如是省會到今天安慶能比肩南京?!

真意淫啊!

別人不知道!

我們作為:合肥"老三屆"1968年上山下鄉"宿松縣″!

您瞭解當年安慶的交通嗎?

我們每次回生產隊!

奇葩的需要先乘火車到蕪湖再轉乘"大輪″順江上溯借道江西九江再轉乘"小火輪″3個半小時到達"復興鎮″再步行30裡到,程營公社!

如是下放在後山?到毛壩公社90裡,到許嶺公社110裡,如到洪嶺則120裡,到千嶺75裡!全是步行!無公路!

因合肥至宿松那條公路路況不好!

每天發宿松客車28位就一班!早5點發晚5點到,這是不晚點的!

一到夏季洪水一發路就斷,如69年幾個月不通車!

一到冬天大雪一下路完全封閉!

所以大部份合肥學生都借道九江和湖北小池口,黃梅都是步行回宿松!

既使望江縣的交通!

這群裡那位講講到新世紀2000年後到望江縣城路好走嗎?!

安慶市"巴掌大地方″!交通?是個死衚衕!!

能發展比肩"南京″?!

作夢啊!


用戶黃山路老芋頭


我覺得合肥發展已經相當快了。如果往前推20年,合肥還不如昆明呢?今天,單比GDP,合肥已是昆明的1.5倍,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綜合實力超越了很多省會城市。




安徽人會認為安徽不如江蘇,這不僅僅是省會城市由安慶遷到合肥能解決的,安徽發展滯後於江蘇這不是安徽人的錯,很大程度上是兩省的區位、資源稟賦、人才及資本吸納能力、人口素質、管理水平、財富和文化積澱上差異決定的。中國有34個省市區,僅廣東省的經濟總量略超過江蘇,所以安徽落後於江蘇也很正常。



說安徽省沒發展起來也很不客觀。作為一箇中部省區,安徽的經濟社會發展近幾年還是比較迅速的,更重要的是發展質量在不斷的改善。一方面是,安徽的原有重工業基礎比較好,近幾年大力發展電器、電子、新材料、現代裝備、人工智能等產業,再加上沿海發達地區產業的轉移,安徽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的現代製造業中心;另一方面,安徽省政府主動謀變,全面提升合肥的戰略地位,依託中科大為首的教育科研單位,將合肥打造成中國的科技創新中心城市,合肥成為中國高科技創新和高科技創業的新高地,對全省的產業轉型升級會有極大的輻射帶動作用。



安徽省自然資源、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全省上下對文化教育和科技十分重視,人民勤勞能幹,只要充分發揮合肥科技中心城市的龍頭作用,進一步在合肥周邊城市群合理的配置現代高科技產業,形成優勢互補和產業集群效應,安徽未來發展的前景將十分美好,在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地位還將進一步提升。


牛哥的天空


我就是安徽蕪湖的,說一下我自己知道的,最好省會在安慶,安徽的名字也是取自安慶和徽州,後來遷到蕪湖在後來到合肥,其實個人覺得安慶和蕪湖都是比較合適作省會,畢竟靠江,合肥的地理位置一般,而且早期發展十分落後,在早期遷到合肥後,其實當時領導還是希望回到蕪湖,因為當時蕪湖確實發展的好,後來在毛澤東來安徽,毛澤東一句合肥挺好的就從此定下來了,其實安徽省會的軌跡可以參照安徽大學的軌跡,基本保持一致!那如今安徽取全省之力把合肥弄起來了!但是安慶蕪湖都已經沒有當年的輝煌,其實想想如果當年省會在蕪湖,那今天蕪湖會不會跟南京一樣,當然現在只能想想!個人其實並不喜歡合肥,合肥確實是安徽發展最快的城市,但是顯的浮躁!我喜歡蕪湖!


滄桑上班狗


安徽省建省於清朝時期的西元1667年,距今已有350年的歷史了。1667-1949年安徽省會在安慶;1949年安徽省建制撤銷;1952年安徽重新建省,新省會定在合肥,距今也已經有66年了。

據說,當年把新省會定在合肥的主要理由是因為安慶位於皖西南,地理位置太偏了,不利於輻射帶動全省經濟發展;而合肥正好處於“為皖之中”,有利於帶動全省經濟發展。如今,已經經過了66年的實踐檢驗,實際效果到底如何呢?

當初清廷將江南省分省為安徽、江蘇之後,兩省的經濟實力都非常強大,在各省貢獻給清廷的財政收入排名中,江蘇名列第一,安徽第三;即使到了民國時期,安徽省的經濟實力依然可以名列全國前四或前五。至於省會安慶,作為當時的長江五虎城市之一,是中國近代工業和軍事工業的發祥地。中國第一座發電廠、第一座自來水廠、第一家兵工廠、第一個電報局、第一部電話機,第一支現代手槍、第一臺蒸汽機、第一艘輪船等,都誕生在安慶。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國民政府動用大量人員做過民國時期唯一一次全國性的經濟普查,詳情請見:《民國時期各省市經濟建設一覽》一書。普查結果顯示當時各省經濟實力具體排名為:1江蘇、2浙江、3山東、4安徽、5河南、6湖北、7四川、8廣東、9湖南、10福建、11廣西、12雲南、13江西、14陝西、15貴州、16甘肅、17綏遠、18察哈爾、19寧夏。

1952年合肥成為新省會時,還只是一個幾萬人的小縣城,幾乎用了近40年的時間,直到1989年其GDP才追上安慶,而安徽省的經濟總量也逐漸滑落到了十幾名。2017年,安徽省的GDP總量名列全國省級第13位,人均GDP更是排到了全國省級第24名。安徽省已由過去的經濟發達省份變成了現在的經濟欠發達省份。

事實證明,當年將安徽省會由安慶變更為合肥的實際效果並未達到原來的預期。


和語濤聲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說你這個是偽命題。不管你的意思是換省會後,是省沒發展起來還是省會沒發展起來,這兩種觀點都不對。

何為發展起來了?這個你有標準嗎?我認為安徽如今是發展起來了,安徽省在絕大部分時間裡都被國家定位為農業大省、資源大省,明確為長三角發達地區輸送原材料、能源、人力等,所以安徽在這段時間裡幾乎是在種田、挖礦、燒電、送人……工業發展十分滯後。本來就沒存在感的安徽在全國人民眼裡,是一窮二白的地方,而且在人口輸出目的地還被歧視,實在是尷尬。

但是,隨著近年來江浙滬產業轉型,安徽開始承接產業轉移,說得好聽是產業轉移,不好聽就是接了人家不要的。話雖如此,但是總算有了發展機會,加上國家開始重視中部塌陷區的發展滯後,政策也跟上了,總算能好好搞發展了。安徽這幾年發展還是不錯的,全國中上游,當然還是和沿海還有很大差距。

再說合肥,有很多人說要是沒換省會會怎樣怎樣,說這話的真是幼稚。且別說已經無法回頭,就是回頭也不會選皖南,皖南侷限太小,做省會輻射弱。當初選省會,不是拍腦袋做的決定,而是有通盤考慮的。不能說當初的決定是不是正確,因為時代確實不一樣,當時是計劃經濟而且是建國初,所以要服從當時的大局。

合肥底子非常薄,剛作為省會時是有名無實,畢竟只是個小縣城,誰都瞧不上眼。但是日子得過啊,於是這麼多年來一直是一聲不吭,默默無聞。改革開放後,看到全國都熱火朝天搞發展經濟,合肥卻找不出什麼路子,發展也沒什麼起色。原因還是在區位差(當時江浙滬的虹吸太強)、基礎差。欠的賬終究要還,種的惡果終究要自己吞下。

不過時來運轉,這十年來合肥是找對了路子,逆襲發展、彎道超車,省會全十這個成績還是非常不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承接產業轉移,還有就是全省重點發展省會。這裡我要著重提出的是,這是全國進入“強省會”時代的必然選擇,不是某些人口中的“吸血”,合肥gdp佔全省比時26%,這個比例排在所有省會第13,遠不及成都、武漢、西安超過30%的比例。但是為什麼大家對合肥誤解這麼深呢,一個從來都躲在角落的孩子出來了,長大了,變強了,周圍的人會是什麼反應呢?


Autumn以高


其實安徽的位置不差,江蘇,湖北,河南,山東所包圍,都是是魚米之鄉,再加沿海經發展強市,所以吸引力不足。

這是省會成立60年發展不起來的根本原因,別的不多說,“安徽缺少,特別,特大,特殊的重大成市帶動”也就只有省會,特大城市帶動後花園,這是有先例的!

切記“勿噴”我想把省城落到我的家鄉,可太偏,也沒本事更不可能,這就不能自私!

因為合肥是省城又是中心位置!筆者認為最好!特別是中科大的帶動!“科技興城,大家看深圳是怎麼成為經濟強市,是科技興城!又是製造業與長三角副中心城市,抓住時機快速打造”全省經濟在此一哆嗦的時候!


義良8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題主的意思或許是想表達安徽省會合肥發展不如周邊,或許是每個人對於發展好壞的理解不同,個人覺得合肥如今發展速度應該還是不錯了。今天藉此機會跟大家分享下我的看法。

合肥目前的經濟發展情況

根據2017年的數據顯示,合肥全年生產總值達到7213.45億元,比上年增長8.5%,三大產業佔比為3.8:50.5:45.7,人均生產總值達到91113元。在2017年可持續競爭力城市排名第31位。個人覺得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合肥已經形成了億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家用電器、食品加工、電子設備和光伏新能源為主的6大支柱產業,這點來說個人覺得合肥發展還是不錯的。

合肥本身發展還不錯,但是無奈周邊強手太多

通過上圖可以清楚的看到,安徽省會合肥是全國為數不多在300公里範圍內有諸多大城市的城市之一,300公里左右經濟發展較好的城市就有徐州市、南京市、武漢市、杭州市等,如果算上500公里範圍那就更多了,基本上用四面楚歌來形容合肥也不為過。所以個人覺得在四面強勢圍堵和資源掠奪的情況下,能夠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已經不錯了。

有人會拿武漢和鄭州說事,都是舉全省之力發展為什麼這兩座城市的GDP會高出合肥那麼多?其實很簡單,從地鐵可以看出來,

基本武漢和鄭州在500公里範圍內基本沒有能與其競爭的城市存在,可以說是獨一份,所有的地級市小弟都在為他們服務,能發展不好?合肥就不是了,南邊的安慶因為被換省會如今也是不服氣,北邊的徐州經濟發展不比合肥差,距離南京這麼近,有點能力和人才和企業都會選擇南京,這就是先天不足導致的。

合肥需要的是同省的兄弟城市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上面我已經講過了合肥沒有周邊其他省會城市發展迅速的原因,個人覺得合肥的發展還是需要更多的鼓勵和支持的,尤其是同省的兄弟城市。而根據我的觀察,安徽省內的其他兄弟城市似乎很不願意合肥發展的好,其實這是錯誤的。

因為安徽經濟要發展合肥必須發展好,要不然安徽省內的優質資源會被周邊的省份吸走,這點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是我一直呼籲的中西部城市要打造明星城市效益。

最後希望安徽省內其他城市的朋友能夠給與自己省會多一點支持,這樣安徽的經濟才會好轉,安徽人民才不用外出打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原創不易喜歡就點贊關注吧。


勇勇雜談壹貳叄


如果當初把省會放在安慶,到現在安慶一定會成為比肩南京和武漢的新一線城市,因為安慶正好處於南京和武漢中間的沿江位置,也有利於長江經濟帶的發展,當初也不知哪些領導腦子進水了,把省會搬走了,造成了皖江沿線一段經濟凹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