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孩子,你不聰明,談什麼逆襲?

逆襲畢竟是小概率事件,所以古往今來,世界各地的導演和作家們,都對這個主題趨之若鶩。

《神秘巨星》的劇情,和阿米爾汗去年捧出的《摔跤吧,爸爸》很像,後者是關於一位本身有才華有決心的爸爸,幫助女兒在男權社會里成為運動健將的故事,前者講的是飽受壓迫的母女二人,最大限度地保護夢想,爭取自由的故事。

窮孩子,你不聰明,談什麼逆襲?


幸運的是,電影裡的他們,都成功了。

現實世界中,因為存在太多的變量,追逐夢想的故事,可能呈現出各種出人意料的結局。

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於阿米爾汗做的節目《真相訪談》採訪的一個小男孩的真實人生。這個家境普通的十歲男孩,在YOUTUBE網站上通過視頻,學習到了高爾夫運動60%的技巧,後來拿到一項高爾夫賽事同年齡組的冠軍。

最近,國內“寒門博士被導師壓迫自殺”的事件,持續在互聯網上發酵。一個寒窗苦讀十幾年,全村學歷最高的老實男生,在人生的黎明之前,因為看不見希望,選擇了終結自己的生命。

關於窮人的孩子該不該追求夢想,努力追求夢想是否能實現,或者說是否值回票價,這兩個問題不論從哪個角度回答,都可以舉出一萬個例子反駁。

不如我們現實一點,研究一下在哪個領域逐夢,用哪種姿態逆襲,成功率能更高一些。

畢竟說到底,窮人奮鬥的第一意義是改善生活環境,擺脫匱乏和不自由。

就像電影裡女孩尹希婭,雖然號稱自己的夢想是“讓全世界聽見我的聲音”,但誰都看得出來,她生活中最迫在眉睫的事,就是解決眼前的困境——

父親心窮,古板且暴戾,得知母親當掉項鍊給女兒買了筆記本電腦,就當著兩個孩子的面毒打母親,砸壞她的電腦和吉他,送女兒去讀書的目的只是為了能增加嫁人的籌碼……

這樣的日子再過幾年,母親的身心將備受摧殘,尹希婭本人即將被迫出嫁換取彩禮,暖萌弟弟也會長成跟父親一樣的男人。

生活留給她的時間,留給窮人家孩子的時間,不會太多。好在,她所追求的夢想,完全可以跟改善當前困境結合起來進行。

窮孩子,你不聰明,談什麼逆襲?


窮人家孩子逐夢的第一要點——如果你有天賦,請牢牢抓住並運用天賦。

天賦跟美貌一樣,屬於難得一見的基因彩票,甚至更加珍貴。

有天賦意味著,你不需要參加海選,直接拿到人生競技場的通關卡。

電影裡,米叔對女孩說,像你這樣有天賦又追求夢想的人,就像碳酸飲料裡的氣泡,會自動冒上來,根本不用參加那些唱歌比賽。

擁有天賦的表現是怎麼樣的呢?就是別人需要花很長時間去學的東西,對你而言卻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不怎麼花力氣就能上手,稍微努力一把就能傲視群雄。

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裡的女主,設定為上世紀50年代的美式家庭主婦,白天負責家務活和美容塑身,晚上陪熱愛脫口秀的丈夫去地下酒吧表演。丈夫演了幾年,毫無進展,受不了自己的無能和無聊,最後出軌了。

女主在被拋棄當天,以醉酒狀態衝上臺,現場發揮,控訴婚姻,反而引得臺下尖叫和掌聲不斷。她就此當上脫口秀演員,大受歡迎,表演一個月就完成了專屬的“精彩十分鐘”——連續十分鐘完全不冷場,那是很多喜劇演員花好幾年時間才能修到的。

窮孩子,你不聰明,談什麼逆襲?


電影裡的尹希婭,擁有一副天賜的好嗓子,她因為害怕被父親認出來,只能穿著蒙面罩袍錄下彈唱視頻,傳上YOUTUBE。

僅僅放了兩首歌,她就得到了世界各地超過3千萬的點擊量,還獲得了明星伯樂米叔的青睞,電視節目裡、報紙上、她的同學圈,到處都在討論這位“神秘巨星”到底是誰。

這就是天賦的力量。

窮人家孩子逐夢的第二要點——找到有可能向最廣大人群,展示自己的領域和途徑。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很多日韓偶像劇裡的女主角,職業都是編劇。

除了是腦力勞動,適合愛幻想的年輕女孩人設之外,還因為編劇是一個可以把作品向最廣大的觀眾投放,分分鐘揚名立萬的職業。換言之,你可能要默默無聞奮鬥很多年(對應女主角前期的落魄),然後靠一部作品成名,逆襲成人生贏家(便於後期拍苦盡甘來的反轉劇情)。

那些要一點一點攀爬,不能彎道超車,也無法向大眾展示作品的職業,比如科研工作,因為回報曲線太長,甚至很可能幾十年都沒成果,產出的成果又難以被廣大群眾理解,勵志效應太低,是不大適合拍成偶像劇的。

互聯網時代,只要有生產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作品的實力,出頭都不太難。

《立春》裡的王彩玲的故事,在社交平臺強大的今天,已經不大容易發生。她同樣有天籟般的嗓子,配合那麼醜的一張臉,她絕不會只能穿著自己縫製的華美裙子,在縣城的小廣場表演,絕不會困於夢想被北京歌舞團錄取而不得的命運裡,她只要把表演視頻傳上網,就可以是中國的蘇珊大媽。

沒有互聯網的時候,個人價值必須要依靠某個組織才能發揮。必然得到掌握著核心資源的當權者的認可,才能獲得展現的機會,比如王彩玲一定要進入北京歌舞團才能有舞臺。

窮孩子,你不聰明,談什麼逆襲?


但社交網站的出現,直接減去了中間這道資源掌控者的環節,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你可以直接找到你的受眾。

開直播就能唱歌,開淘寶店就能賣貨,開個博就能寫作。

窮人家孩子逐夢的第三要點——去那些給年輕人機會的領域奮鬥。

很多傳統領域,比如科研、體制內,還有一些企業白領工作,是需要“熬”的,不會把聚光燈打在初出茅廬的人身上,不可能讓一點經驗都沒有的愣頭青擔任項目主咖。

沒有資歷的年輕人最容易得到機會的,是演藝圈和體育界。

這是上面講到的全部例子,通過視頻學會高爾夫的十歲小男孩也好,《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和《了不起的麥瑟爾女士》的主角也罷,包括編劇們,全部集中在這演藝圈和體育界的原因。

我原來以為,走這兩個圈子,必須要有天賦,否則免談,所以這並不適合普通人。

最近我發現自己錯了,因為有一個人,他叫施瓦辛格。作為一個天賦並不出眾的小鎮青年,他通過自我教育和強大的執行力,居然把體育和演藝兩條路結合在一塊兒走了。

施瓦辛格出生在奧地利一個十八線小鎮,和《神奇巨星》的女主角一樣,他面對暴力的父親,從小立志逃離不美好的原生環境。

十幾歲時,他被一個健美先生的故事啟發,決定複製這條路線。誰也不是生來就是終結者,但健身這條路,對沒什麼本錢的少年來講,門檻已足夠低。

窮孩子,你不聰明,談什麼逆襲?


比被李連杰啟發然後跑到少林寺學藝的王寶強幸運,少年瓦叔沒有離家,也不曾放棄學業。他拿買來的健身雜誌當教材,每天花幾個小時訓練,靠非凡的意志力自學成才,第二年就練出一身肌肉,20歲那年如願拿到環球先生。

成了一枚光榮的美漂之後,他一邊做高端健身教練,一邊在大學裡攻讀學位,後來靠貴人引薦進入好萊塢……

20出頭的人生,已經漂洋過海,全面開花結果。

窮人家孩子逐夢的第四要點——去新興行業,去權利結構還沒有穩定,資源還不集中的領域。

去年有一位朋友辭去了電力系統的工作,出來跟她表嫂一起開幼教培訓機構,負責兒童初級美術課程。

在周圍一些人看來,這是一個跳出體制迴歸初心重拾畫筆的故事。

不過朋友曾經在小圈子裡,掏心掏肺地分享過她的想法:

電力系統從建國就有了,發展了這麼多年,裡面權力結構已經很穩定。雖說是壟斷行業,但壟斷資源的是國家,不是咱家。我幹了幾年也沒換位置,因為好資源好位置都有人佔了。幼教是新興行業,二胎政策開放這幾年,咱們這一代做了父母都捨得給孩子花錢,符合高頻剛需大市場的邏輯。而且我表嫂已經做了一批穩定客源,家長口碑好利潤也高,不是那種要燒錢的創業,現在正是要擴店的時候,我去了還能拿股份,可以做成自己的事業。雖說我是喜歡畫畫,不過我也從經濟收入和未來發展上認真考慮過,才做這個決定。

她在跳槽之前,已經把權利義務全部談清楚,一家人也明算賬。這一年來不但收入超過從前,還做了啟智課程,不再需要經常出差,屬於自己的時間也多多了。

窮孩子,你不聰明,談什麼逆襲?


世界是屬於這樣的女孩的,既懂得分析宏觀趨勢,又能做好微觀規劃。

窮人家孩子逐夢的第五要點——走少有人走的路。

1962年,在阿肯色州的一個小鎮,沃爾瑪超市開了第一家店。那時候,美國農村也像今天的中國一樣,地廣人稀。商人們默認,在人口少於5萬的鄉鎮開平價商場,是難以盈利的,所以連鎖超市都集中在城市。

沃爾頓先生反而覺得鄉村廣闊天地大有可為,他只選那些沒人去,人口穩定在5000到25000之間的鄉鎮開店。那些小地方,不僅沒有競爭對手,而且每開一家沃爾瑪就家喻戶曉,完全不需要額外花廣告費,擁有相當強的定價權。

因為沒有批發商願意送貨到農村地區,沃爾瑪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庫存中心,時間一長,反而又降低了成本。

把沃爾瑪的模式換成人,也許就是被老闆派到偏遠地區負責新項目,看似是被髮配邊疆了,但實際上開疆拓土又捲土重來的那些人和事。

戴維德瑞曼是美國著名的逆向投資者,他著有一本名為《逆向投資戰略》的書。在書中,他指出,二戰以來,美國市場經歷11次危機。

如果再危機發生一年後投資,投資者將有10次賺錢,只有一次虧本,且只虧3.8%,平均收益為25.8%,其中收益最高可達43%(1969年到1970崩盤後的)。

危機後將股票持有兩年的獲利是驚人的,買家在11次的危機中都將賺錢,兩年的平均收益為38%。而在1973年至1974年的下跌後,買入股票收益將高達66.5%。因此他認為在恐慌中買入並持有,做逆向投資是致勝的策略。

這麼一看,似乎只要逆人群投資,連腦子都不太需要動,就能有不錯的收益。

其實上面提到的每一位,都牢牢抓住了天賦,找到了最明智的路徑,撬動了超出自我世界的最大可能性。

我始終認為,追求夢想是值得尊敬的,但我不推崇所謂的為夢想窒息。若為了實現夢想,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都過進了死衚衕,那就本末倒置了。

夢想,也是要為生活服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