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富豪中,只有他是白手起家,今子孫靠收租就年收入157億

說起香港大名鼎鼎的四大富豪,許多人都不陌生。他們分別是華人首富李嘉誠、亞洲股神李兆基、珠寶大王鄭裕彤,還有地產大亨郭得勝。

其實說起來,這四大富豪中,只有郭得勝一個人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其實許多人只知道四大富豪,卻不知道四大富豪的真正背景。

香港四大富豪中,只有他是白手起家,今子孫靠收租就年收入157億

李嘉誠當年跟著父母逃難去了香港借宿在舅舅家裡。李嘉誠的舅舅是香港著名的鐘表大王莊靜庵,後來莊靜庵也成為了李嘉誠的岳父。李嘉誠當初在香港開設塑料廠,最初的資金就是舅舅資助的。

香港四大富豪中,只有他是白手起家,今子孫靠收租就年收入157億

鄭裕彤的父親則是順德的綢緞商人。鄭裕彤的父親是澳門的珠寶商人周至元的至交好友。於是鄭裕彤從小就跟周至元的女兒定了娃娃親。鄭裕彤長大之後去了澳門,加入了周大福,並且後來繼承了周大福,這成為了他事業的基礎。

香港四大富豪中,只有他是白手起家,今子孫靠收租就年收入157億

李兆基的父親更是了不得的人物,李兆基的父親李介埔是當時的順德鉅富,在廣東有不少的生意,主要是經營銀號跟金鋪。李兆基最初的時候是奉了父親的命去香港發展的。當時父親給了他1000元,李兆基靠著這筆錢在香港開設了金鋪。當時的1000元可不少一筆小數目。

相比之下,郭得勝的出身根本不值一提。郭得勝的父親是一個小商販,郭得勝從小跟著父親學習做生意。由於碰上了戰亂,郭得勝從中山又去了澳門,又從澳門去了香港,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郭得勝後來跟李兆基等人合作,成立了新鴻基,成為了一代鉅富。郭得勝是四大富豪中去世最早的一個,他不僅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龐大的地產帝國,而且還留下了幾十個商場。郭家的子孫如今每年靠著收租就賺到157億元。可以說,郭家的子孫即使不用工作也一輩子不用愁了。當然郭得勝的三個兒子,跟幾個孫子個個都是能力不俗。

香港四大富豪中,只有他是白手起家,今子孫靠收租就年收入157億

郭得勝出生於1911年,他也是四大富豪中最年長的一個。他祖籍廣東中山,在澳門長大。郭得勝雖然不像李兆基一樣從小就是一個天才,但是他從小也十分聰明,記憶力非常強。很小的時候,郭得勝就懂得幫父親做生意。

後來戰爭爆發,郭得勝全家人就逃到了香港。這個時候郭得勝已經長大成人,他就自己在香港經營一個雜貨店為生。郭得勝做生意非常老實,生意逐漸紅火起來。

郭得勝後來把雜貨店發展成為了批發商行,經營日用雜貨跟工業原料的批發。郭得勝40歲的時候,代理了一種日本的拉鍊,當時是香港服裝業的黃金時期,對於拉鍊的需求非常大。這個生意讓郭得勝才真正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香港四大富豪中,只有他是白手起家,今子孫靠收租就年收入157億

郭得勝當時看好香港的房地產發展,不過苦於實力不夠,於是他就找到了兩個小老弟馮景禧跟李兆基,一起成立了永泰公司,他們在香港收購舊樓,拆掉重建再出售。到了60年代的時候,郭得勝三人的實力已經大增,他們又籌集了巨資,一起成立了新鴻基地產公司。

當時香港地產公司多如牛毛,不過新鴻基卻在郭得勝等三人的經營下,逐漸脫穎而出。1968年李福兆在香港成立了遠東證券所,專門幫助華人公司上市。郭得勝捉住機會,在1972年把新鴻基成功上市。郭得勝由於在香港經商多年,而且一直有老實商人的名聲,於是新鴻基獲得了大批市民的支持。

隨後李兆基跟馮景禧離開新鴻基各自發展,郭得勝獨霸新鴻基。郭得勝當時有一個組織叫做鶯歌會。這個組織的盛況甚至超越了後來的大D會。當時以郭得勝為首的這個組織,在香港可以說是縱橫一時。

香港四大富豪中,只有他是白手起家,今子孫靠收租就年收入157億

郭得勝有3個兒子,郭氏三兄弟都是香港商界大名鼎鼎的人物。1990年,郭得勝重病去世,去世之前他把公司交給了三個兒子。郭得勝的葬禮上,世界船王包玉剛不顧自己重病在身,親自為郭得勝扶靈。當時包玉剛已經患上癌症數年,不過他依然堅持送老友一程。

除了包玉剛之外,扶靈的人選還有李嘉誠、邵逸夫、鄭裕彤、李兆基、霍英東等人。可以說僅僅這幾個扶靈的富豪,就足以撼動當時的香港。也可見郭得勝在眾多人心目中的地位。

香港四大富豪中,只有他是白手起家,今子孫靠收租就年收入157億

郭得勝去世的時候,新鴻基市值達到了254億,如今新鴻基的市值超過了3000億。另外郭得勝還給家人留下一個資產超過了3000億港幣的信託基金。

香港四大富豪中,只有他是白手起家,今子孫靠收租就年賺157億元,郭得勝的孫子輩郭基輝、郭基俊已經加入了公司,並且幹出了不錯的成績。郭家已經成功富過三代。郭得勝雖然自己不是富二代,但是他自己的子孫都成為了富二富三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