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彥波:該拆的拆,該挖的挖,該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來!

耿彦波: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来!

法治山西

即將年滿60歲的耿彥波出生在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一戶農家。他曾自述說,家譜往上數多少代都是農民,因此從小覺得做官如果做到縣長,就已經很大了。

耿彦波: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来!

1995年3月,耿彥波以縣委副書記、縣長的身份走在晉中市靈石縣的街上。36歲的他做出了一個大膽而驚人的決定:投資五千萬修建王家大院。靈石人懵了,靈石人怒了,罵耿彥波是瘋子。因為當時靈石縣一年的財政收入只有一個億。面對鋪天蓋地的謾罵和上訪,耿彥波依然堅持自己的主張:該拆的拆,該挖的挖,該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來。他知道,王家大院是一個聚寶盆,這個盆裡,有大塊的肉,別人暫時看不見。

耿彦波: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来!

“現如今,王家大院已成為靈石縣的旅遊名片,是中國的文化遺產,是國家級4A景區,是靈石人真正的聚寶盆。有”五嶽回來不看山,王家回來不看院”的說法。文人墨客讚美大院的溢美之詞更不在話下。每當人們看到王家大院連年遊人如織,尤其是每年的旅遊“黃金週”日接待遊客量攀升至數萬人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懷念起耿彥波縣長來,感謝這位鐵漢的遠見卓識,提前20年規劃設計了一個縣城的旅遊產業,感謝耿彥波為靈石付出的心血和灑下的汗水!

耿彦波: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来!

2000年3月,耿彥波離開靈石,主政榆次。他兩大構思清晰的畫在了腦際,一是集合榆次城南的文物古蹟點,恢復並規劃整合成一座規模宏大的”榆次老城”;二是將破爛不堪的榆次市變個模樣兒。

上任之初,耿彥波就幹了一件轟動全市的事情,炸地標!當時榆次的主馬路順城街上有座地標,也是最高建築叫”凌雲大廈”。耿彥波為了擴路提議將其炸掉時,人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雷厲風行的耿彥波,果真堅持將地標給炸掉了。大投入、大回報的修路工程。當一條條寬闊美麗的大道成形了,榆次城換上了靚裝時,說耿彥波好的人多起來了。

耿彦波: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来!

“榆次老城”是耿彥波幾個神話故事的一岀。規劃建設施工拆遷移民安置,涉及面幾乎是榆次的半個城。經過兩三年以後,佔地100萬平方米的中國漢民族建築的璀璨明珠閃現在世人面前。榆次老城千年百年臥睡的樓閣磚瓦井樹亭院開光復活,折射出千年民族歷史文化的魅力。現在榆次老城已成為知名旅遊景區。

耿彥波榆次主政期間,還催產岀來兩個“文化娃”。一個是常家莊園,一個是後溝。

耿彦波: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来!

常家是清代中俄貿易第一世家。財大氣粗的常家當年聘請全國的奇巧工匠,興建深宅大院房屋4千餘間,樓房50餘幢,雕樑畫棟,精緻恢宏,美輪美奐。”喬家一個院,常家兩條街”。老耿讓這座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大院由無人問津成為旅遊客的香餑餑,所費的心血可問當地百姓。

耿彦波: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来!

耿彥波在榆次還造了個旅遊的”小碧玉”。這就是後溝村。後溝是很不起眼的黃土坡上的小村落。耿彥波慧眼獨具。他請到了中國民間文藝的幾位大師,馮驥才,烏丙安,喬曉光等到後溝考察評價,將其認定為黃土高原典型的農耕文明遺產地。保護了文化,開發了資源,也引來了遊客。冷不丁丁的山村成了熱點文化旅遊區。

耿彦波: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来!

2006年6月到2008年2月,耿彥波被調到太原任副市長(負責城建工作),他僅用一年時間就修通改造幾條城市主幹道,緩解了太原道路的擁堵。耿彥波每天盯在道路施工的現場,與施工人員挑燈夜戰,常常夜裡2點鐘才能回家休息。耿彥波修的城市道路,高標準,高質量,所有管網,氣,水,電等管道都集中走地下,既方便了以後維修,又避免了今後再出現拉鍊工程。尤其是他改造的寬闊平坦的太原迎澤大街,被稱為是太原的長安街。

耿彦波: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来!

2008年,耿彥波帶著省委的重託空降大同,開始了艱苦卓絕的五年苦戰!耿彥波提出“一軸雙城”的思路——以御河為軸,對河西古城進行整體恢復性保護,對河東新區進行現代化建設。

耿彦波: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来!

這五年來,耿彥波忙瘋了,皮鞋上沾滿了泥土和灰塵。雲岡大景區建好了、華嚴寺修好了、和陽門完工了、文瀛湖從一個小水池變成了碧波盪漾的休閒中心,御東新區初具規模,還有魏都大道、御河西路、御河東路、賓河路、南環橋等。大同變了,徹底變了,大同人對這位鐵漢市長耿彥波讚不絕口。五年時間,耿彥波完成了歷史上1500年都沒有呈現過的今日大同繁榮景象。

耿彦波: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来!

2013年2月8日,一紙調令,耿彥波從大同調往省城太原任市長。上任伊始,他就直接前往太原各個工地考察,而太原市規劃局也成為他最常出現的地方。如今,耿市長在太原履職已接近五年,五年來,錦繡龍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耿彦波: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来!

2013年,總長49.28公里的太原市中環路全線通車,這是太原乃至山西省的第一條城市快速環路。從這一刻起,太原正式告別平面交通,步入立體交通時代。2014年,太原古縣城建設工作啟動,距今已有640多年的歷史的古城將得以重生。2015年,太原市開展了史上規模最大的城中村改造,170個城中村將陸續啟動改造,涉及191平方公里、95萬多人。2018年,太原"八河治理"工程經過13個月的緊張施工,全面完工。太原一水中分、九河環繞、水清岸綠的美景,將一步步從夢想變為現實。

耿彦波: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来!

五年來,太原市新建改建府東府西街、五一路、幷州路、南內環街、長風街、學府街、東峰路等城市主次幹道160餘條,改造支路近400條,建設總里程750餘公里。建成中環路、臥虎山路、建設路、陽興大道、濱河西路、南沙河路、馬練營路等快速路213公里,快速交通體系初步形成。

耿彦波: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建的建,工程不能停下来!

靈石變了,榆次變了,大同變了,太原變了,變得更好了。耿彥波也變了,變得更老了,變得憔悴了。但一個人民公僕的形象深埋在了老百姓心中。謝謝您,彥波!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