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電梯「脾氣大」,上升時突然下墜,老化電梯由誰「拯救」?

“電梯突然下墜。真是太可怕了!”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某小區的多位業主反映,小區內多棟樓房電梯出現故障,除了無故開關門,還發生過電梯突然下墜的情況。雖然電梯維修多次,但還是無法根本解決問題。電梯維保公司稱,故障是因配件老化引起的,新配件一到將馬上進行維修。業主們則表示,僅靠維修無法根除問題,希望能夠申請公維金更換電梯。

福建一電梯“脾氣大”,上升時突然下墜,老化電梯由誰“拯救”?

居住在該小區的業主黃女士表示,前幾天她帶著孩子乘電梯上樓回家,沒想到電梯上升過程中連續兩次突然下墜,把電梯內的五六個人嚇得夠嗆。

“下墜之後停下,又上升,然後再次下墜,再上升,人一下處於‘失重"狀態,很可怕。”黃女士回憶當天的驚魂時刻說,當日進電梯時,有業主按了9樓,電梯經過兩次下墜,估計下降了兩三米,之後上升到了9樓。門一打開,大家趕緊跑出電梯,只敢爬樓梯上樓。“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回家後腿還在哆嗦。”黃女士說。

截至目前,業主和電梯維保公司雙方正在就如何解決這一隱患進行協商處理中。

我國迎來第一波老舊電梯更換潮

目前,我國正在運行的電梯超過160萬部,是世界上擁有電梯最多的國家。按電梯平均壽命20年測算,我國已經進入電梯老化的重要時期,全國住宅電梯每年需要更換的超過7.5萬部。但事實上,多數小區的問題電梯由於尚未引起政府部門足夠重視,使得高危電梯更換困難。

當前小區老舊電梯更換主要面臨的問題大致可以分為這幾類:業主與電梯維保公司意見存在分歧,無法就處理方法達成一致;小區年代久遠,沒有專門的物業公司代為管理,業主自發眾籌維修難實現;社區維修基金缺失,導致電梯維修更換沒有足夠資金。

福建一電梯“脾氣大”,上升時突然下墜,老化電梯由誰“拯救”?

來自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的數據顯示,我國業主委員會的成立率的不到50%,運行較好的僅有15%。北京、廣州、深圳等房地產市場發展較早的城市業委會成立比例也不到20%。“電梯作為小區的配套設施是業主的共有財產,由業主共同享有所有權。根據我國物權法規定,如果要啟動電梯更換工作必須經佔三分之二以上人數並佔三分二以上面積的業主同意方可實施。”這意味著在電梯更換過程中,扮演主角、起主導作用的應當是業主和業委會。但在沒有業委會,也沒物業管理的情況下,電梯的維保工作可能會被無限期擱置。

舊梯更換潮亟須引起政府補位

福建一電梯“脾氣大”,上升時突然下墜,老化電梯由誰“拯救”?

小編認為,當下老舊社區面臨的電梯老化問題,需由社會各界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拯救”:

一是理順部門職責關係。基層幹部認為,舊梯更換往往涉及質監、安監、市政、住建、街道等多個部門,亟須理順各部門職能關係。特別是街道辦事處要切實履行職責,以電梯維修更新為契機,促進業委會成立、有效開展工作。

二是出臺評估報廢標準,制定更換指引細則。業內人士表示,舊梯更換程序複雜,政府應完善老舊電梯安全評估體系,加強對超齡服役電梯的風險監測,制定電梯更換相關指引,明確業主、物業等各方權責。

三是加快成立業委會。由於業委會的缺失,電梯更換、停車費、物業費漲價等諸多小區公共事務都難以得到有效解決。各小區應將成立業委會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中,相關部門也應將業委會成立數量納入政府考核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