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養殖水體中藻相的些許見解,也許會對你有幫助哦

養魚要好水,水要養護,這個概念大家都明白,而且也是這麼做的。但是,有時我們自以為好看的水並非就是藻相優良的水質。看藻相不是拿去藥店檢一下就能確定的,其實很多藥店只是粗略地看看大概屬於哪門藻類,他們認為就可以了。殊不知,每一種的藻類在一定條件下都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們不能說綠藻、硅藻就一定是有益藻,而藍藻、甲藻、裸藻就一定是有害藻。

對養殖水體中藻相的些許見解,也許會對你有幫助哦

比如綠藻,大家都認為是優良的藻類,都會看作是最好的苗期餌料生物。但如果綠藻在水體中的比例超過八成,同時生長又非常旺盛的情況下,那麼花白鰱吃不完,綠藻就會變老,失去光澤度,從最初的產氧變成了大量耗氧。如果不及時處理,養殖魚體的肝臟因為長期處在低氧環境下,就會慢慢開始萎縮,直至出現死亡現象。

對養殖水體中藻相的些許見解,也許會對你有幫助哦

而裸藻通常會引發養殖動物體缺氧,但如果是在中後期的塘裡,有少許裸藻往往要比一點裸藻都沒有的塘汙染小。因為裸藻會大量的吸收和利用可溶性有機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汙染。

對養殖水體中藻相的些許見解,也許會對你有幫助哦

藍藻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養殖戶基本上都遇到過。藍藻會讓水體呈天藍色,它在水中旺盛生長時會均勻分佈整個水體,水質看起來藍得瘮人,而且會越來越濃。但是,只要不產生死藻,不僅對蝦危害不大,還會有消除汙染物的功效。同時,藍藻還會產氧,只要定時培菌改底,把其死藻分解氧化處理掉,對蝦往往養得比較好。特別是5、6、7月份雨季時,有少量的藍藻,pH值會很穩定,大雨過後,基本上不要灑石灰。不過,藍藻一旦大量死亡,水就會劇變,溶解氧會急劇降低,最可怕的是藍藻毒素會比其活著時高數十倍,會直接導致養殖水體死亡。

對養殖水體中藻相的些許見解,也許會對你有幫助哦

在養殖的過程中,雖然藻相重要,但水質的穩定更為重要。我們要關注的不僅是藻相的優良,更要關注藻類的生存狀態。也就是說,不要等到藻類死亡了,才想起要培藻保水;不要等到水色都變了,才想起要改底培菌。我們一定要準確判斷什麼時候會出現轉藻、倒藻等水質變化,一定要提前為施用調水產品做出診斷。我們有時可通過一些藻相的變化來判斷水質、底質惡化的程度,還能推斷水的走向。

對養殖水體中藻相的些許見解,也許會對你有幫助哦

菌相與藻相一樣,一個水環境裡的優良菌相,其實不僅僅全是有益菌,有害菌也同樣是必不可少的。這個也是養殖戶經常會犯的常識性錯誤。很多養殖戶認為把有害菌殺光了,養殖就安全無憂了。殊不知很多時候水體裡的細菌很多時,很正常,而養殖戶經常在消毒殺菌之後,養殖水體反而容易出問題。這是因為消毒過後,把養殖水體適應的環境破壞了,其適應不了新環境而出問題,所以我一直都強調儘量減少殺菌消毒。

對養殖水體中藻相的些許見解,也許會對你有幫助哦

活菌能將有機物分解成化合物直接被藻類利用。有些細菌的代謝產物也可以幫助有些藻類生長繁殖,就是我們常說的菌相決定藻相。單一的菌相會促進單一的藻相形成,複雜的菌相相應會產生複雜多樣的藻相。對於養蝦而言,藻相越複雜多樣化,藻相水質就越穩定,越能維持長久。因為一種藻類死亡後不會引起整個水體的覆滅,還會有其它藻類代替它成為優勢種群,這樣的水體就不會輕易的倒藻、變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