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炳添是練短跑的,但是手臂肌肉也很強壯,這是爲什麼?

石秀芝


健身屆裡有句流傳已久的話是這麼說的:健身不練腿,遲早要陽痿。

這話的意思是健身不能總顧著上半身的鍛鍊,下半身同樣重要,當然,並不是說真的會陽痿;

按科學健身的角度看,練下半身的好處有很多,最明顯的效果是讓你看起來比例協調,不會練成大猩猩,從更深層次的角度看,練腿最大的好處在於會使人體分泌大量的睪固酮,這對肌肉的成長幫助很大,如果你想快速的增肌,那就好好的去鍛鍊鍛鍊你的下半身吧。

蘇炳添是短跑運動員,短跑運動員練的最多的就是下半身,一般來講,蘇炳添的日常訓練內容有立定跳、單腿跳、跨欄跳、多步跳分單腿跳、雙腿跳等多種跑跳訓練;還有一些負重練習、抗阻練習、舉重練習等多種力量練習,練習的種類多種多樣,但目的都只有一個,提高腿的爆發力,提升速度;

這些訓練,都很好的鍛鍊到了大腿,在這種情況下,短跑運動員每次都會分泌出大量的睪固酮,這些睪固酮,是有利於上半身肌肉的發展的,所以很多短跑運動員其實都沒怎麼刻意去練上半身,一是平時日常訓練有鍛鍊到手臂肌肉(跑動擺臂),二是下半身肌肉發達,身體自然要對上半身進行一些“補償”,使得身體更加協調,維持身體的平衡性。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短跑運動是無氧運動,健身屆又有這樣一句話:無氧增肌,有氧耗肌,短跑運動員普遍都是大肌霸,因為他們每天都在進行高強度的無氧運動和高蛋白的攝入。

所以想減肥的人,你就去練長跑,想增肌的人,你就去練長跑和短跑,先消耗脂肪再增加肌肉,有條件的可以再吃點大力丸。


瓜叔聊球


一是保持平衡,手臂不動的跑步,容易跌倒,這是人生理機構使然。

二是帶動腿的速度。在快速跑步當中,快速的擺動手臂可以同時帶動腿部的快速抬起,從而提高跑步速度。腿部越是沒有力氣的時候,手臂越是要使勁擺動起來。

這個問題對當下的群眾健身有非常大的意義,在很長的一段時來,我們群眾體育都是跟時尚,一會太極、一會街舞,流行什麼大家就跟著學,很多人並不理解訓練健身都是整體到分解的過程。只有把分解的訓練做好了,整體的技術才有益健康,有很人多拼命跑步,而忽視了腰腹肌的訓練,大腿肌肉,小肌肉的訓練,最後膝蓋練壞了,就說太極不好,跑步不好,蹬山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沒有進行相關的功能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