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炊煙裊裊~

远山炊烟袅袅~

清晨柴禾潮潮的

冒出的煙又黑又稠

燒蒿子杆冒黃煙

燒麥草和苞谷杆冒黑煙

燒紅柳冒紫煙

梭梭柴冒青煙

榆樹枝冒藍煙

村莊上頭常常冒這七種顏色的煙

小時候覺得炊煙是村莊的頭髮

大一些時我知道

它是村莊的根

每次讀《一個人的村莊》

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動

炊煙是每個在泥里長大的孩子

最幸福的記憶

每當走在放學歸家的路上

遠遠地望到自家屋頂的炊煙就很心安

因為那是母親的炊煙

如今離家多年 寄居在城市

終日陷入忙碌

再也看不到故鄉的炊煙了

远山炊烟袅袅~

圖片|來自網絡

一個人漂泊異鄉

總會在變幻的季節中愈發思念家鄉

這個炊煙裊裊的季節

天高水長

遠山含翠

沁人肺腑

只是水泥鋼筋築就的城市

喧囂於我似乎不相干

馮唐說

故鄉是一個人在二十歲之前

至少生活五年 十年的地方

每個人的故鄉

就是這麼方圓五到十里

他相信一個人的審美 口味 三觀

被這個叫故鄉的地方餵養而成

远山炊烟袅袅~

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社會的發展

外面世界的誘惑越來越大

最後我們都離開故鄉去追夢

但無論身在何方

故鄉的那一抹雲

一縷煙 一片土

總刻在心頭

我們帶著對故鄉最深刻的記憶

離開這塊最熟悉的土地

當我們揹著空空的行囊歸來時

也許只有村頭那棵老槐樹

才能撫平心底的創傷

而當我們滿載榮譽榮歸故里

只有家門口那條多年流淌的小溪

才能替我們保存下這份榮耀

远山炊烟袅袅~

圖片|來自網絡

生活是一個無盡跋涉的過程

遠離鄉土時才發覺鄉土的美好

小時候有些不愛說話

但喜歡一個人走向田野

輕輕地摘一朵花

悄悄地追一隻蝶

偷偷地捉一隻螞蚱

有時也愛去小河邊

把小腳丫放在水面上蕩一蕩

看著水面的波紋一圈圈盪開

偶爾也會碰到小魚

開心地想把它們都捉到手裡

远山炊烟袅袅~

圖片|來自網絡

在泥里長大的孩子

不知為什麼

天生就對泥土有一種依戀

總喜歡脫掉鞋

光著腳丫

踩著土地

感受著腳下土地的溫柔與坎坷

離鄉多年

最難割捨的就是那片

附著了母親的汗水與牽掛

承載了一方人艱苦歲月的土地

远山炊烟袅袅~

圖片|來自網絡

母親是個勤勞的婦人

常常早起

趟著露水下地除草

一輩子風風雨雨靠著這片土地

撐起了整個家

小時候常跟著她到田間勞作

她在前面仔細打理這片土地

我就光著腳丫跟在她身後

看著她把每一塊土坷垃敲碎

把每一棵雜草拔起

走累了

我就找一塊被太陽曬暖的草地躺下

看著母親的背影從這一頭挪到那一頭

看累了就眯著眼感受陽光在臉上跳躍的溫度

聽著小鳥兒和草蟲無憂地歡歌

不過泥土的芬芳很快就讓我陷入酣

远山炊烟袅袅~

圖片|來自喵嗚不停

許多年後

我離開了這片土地

但每次歸來

我都會站在母親打理過的那片地上凝望

總想能如當初那樣

躺在草坪上好生睡上一覺

可我知道

曾經在這片土地上酣睡的孩子

再也不會像從前那樣在泥土裡睡去

而今那片土地依然還在

依然會有莊稼生長

可我卻再也無法光著腳

踏進去一步

远山炊烟袅袅~

圖片|來自網絡

我已然長大成年

離村子也越來越遠

許多許多年後

那片土地會屬於別人

地裡也會生長著我叫不上名的莊稼

只是不知道那片土地在養育了這麼多代人後

是否也會慢慢老去

那些被她養育過得的離開村子的人

她是否也會想念

土地在慢慢荒蕪

就像有些歲月荒草叢生一樣

在歲月的長路上

我弄丟了一片土地

远山炊烟袅袅~

圖片|來自舊時光

如今的自己

成了沒有城市戶口的城裡人

這裡沒有一片土地屬於自己

也沒有一棵莊稼可以耕種

滿目的霓虹

如此繁華卻又如此蒼涼

城市的柏油路硬邦邦的

呼嘯而過的汽車肆無忌憚地鳴笛

行人步履匆忙

我走在這路上

再也找不回踩在土上的幸福感

睡在草地上的踏實感

远山炊烟袅袅~

圖片|來自舊時光

我想

每個民族的文化

都不能擺脫深植於它血液中的傳統觀念

中國有著農耕文明的傳統

中國人最眷戀的是土地

劉熙《釋名·釋地》中說

土 吐也

吐生萬物也

土地中有我們的莊稼

有我們的房屋

有我們的子孫後代

有我們渴望的一切安寧

土地告訴我們日出而作

日暮一定要歸來

远山炊烟袅袅~

圖片|來自網絡

四時是自然的秩序

土地的倫理

是人類不可違背的規律

今天更多人走向城市

脫離農耕

天人不再合一

我們更多通過視覺來感知四季

孔子曾大呼禮失而求諸野

學者餘世存說時失依然求諸野

朝九晚五

早上睡不醒的城裡人

只要到鄉野去生活兩天

就會按時醒來

精力充沛

远山炊烟袅袅~

圖片|來自網絡

土地孕育了華夏文明

也同樣塑造了我們的性格

柏楊在《中國人史綱》裡寫到

華夏人喜愛和平

這是由泥土的芬芳而來

遊牧民族和商人先天具有侵略和衝動

農夫則不喜歡侵略

因為對他都沒有直接利益

只有長久的安定

才能保障田裡的莊稼收穫

因此 華夏人十分保守

而農村是世界上變化最少的社會

缺少刺激和競爭

不容易產生冒險和開創精神

對於這種性格

無論我們該是驕傲還是憎惡

都別無選擇

因為這是孕育我們的土地所賦予我們的

远山炊烟袅袅~远山炊烟袅袅~
远山炊烟袅袅~

圖片|來自網絡

土地刻寫著我們每一個人的記憶

我相信

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

就會有鬱鬱蔥蔥的農田

就會有連綿不斷的炊煙

每一箇中國人就像一株勁草

一棵大樹

離不開土地

緊緊地抓住土地

從中吸取營養

積累力量

生根發芽

若干年後

當我們在生命的遠方消失

我們沒有別的去處

我們沒有天堂

只有故土

远山炊烟袅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