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明確優秀球員轉型管理者,但權力不下放,終難有所作爲!

中國足協正式聘任肇俊哲擔任中國足協國家隊管理部部長。相信在日後關於中國足協管理層面還會出現更多的改革事項。肇俊哲是中國足協首次把參加了2002年世界盃的國腳任用在管理崗位上。中國足協目前選用了10名足球專業人員進入各級管理崗位任職。由此,可見中國足協已基本明確了優秀運動員將選擇性的轉型為體育管理者的這一思路。

足協明確優秀球員轉型管理者,但權力不下放,終難有所作為!

之所以稱之為“選擇性”,並不是說你是優秀足球運動員,你就可以到中國足協來任職。而是需要具備以下幾個要素:第一,在競技場上成績突出,具有較大影響力;第二,本身具備個人魅力,在民眾中有感染力和號召力;第三,需要具備一定的業務能力,對整個行業有比較好的經歷和實踐。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足協選擇孫繼海為希丁克的中方教練。而在未來,現在正在足協擔任相關職務的這些球員,很有可能將會有一位擔任中國足協主席,只不過這個任命不會是在現在而是在將來。因為,當前這批球員,從論資排輩來看,不足以具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和個人魅力。姚明可以成為籃協主席,但足球界有誰能夠抵得上姚明的一半呢?

足協明確優秀球員轉型管理者,但權力不下放,終難有所作為!

但是,國家體育總局曾在此前發佈過關於“形成大國家隊統一廣告招商”的管理細則,大致意思就是各體育協會不得各自進行廣告招商,轉由體育總局統一來做,所得收益將酌情分配。看看吧,這在足協進行改革之前,體育總局對其經濟上的命脈已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中國足協後續的改革將對中國足球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些重要崗位的專業人士能否發揮出他們的特長,這還要重點看他們手中有多少權力。但當前的問題是,中國足協的權力都在不斷縮小,而肇俊哲等人的權力能有多大呢?權力如果不大,他們發揮餘地又能有多大呢?所以,中國足協的改革令球迷對中國足球具有了更多期待,但同時,也有更多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