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骨科門診一天收治七八個骨折的小朋友

放暑假,應該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出遊、看電視、游泳等“度假”方式,讓孩子們爽到不亦樂乎。

但是,在脫離了老師的監管視線後,孩子們便肆意玩耍,意外傷害也接踵而至。比如,踩平衡車體驗“飛翔”,玩滑滑梯感受“一溜煙”,跳蹦蹦床“拔地而起”等遊樂項目,稍不留意,就會發生摔倒以至骨折。

“媽媽,好痛啊!”8月15日,在我院創傷骨科病房,醫生剪開紗布,用碘酒消毒,敷上藥固定石膏,8歲的小啟航躺在病床上哭個不停。

暑假期間,骨科門診一天收治七八個骨折的小朋友

據瞭解,小啟航在深圳讀小學二年級,暑期被父母送到株洲的爺爺奶奶家。孫子想玩平衡車,爺爺就從商場買回了家。兩天前,小啟航在家裡滑來滑去,正玩得興起,卻意外摔傷,左手撐地造成骨折。

爺爺奶奶趕緊將小啟航送到我院創傷骨科就診,診斷為肱骨髁上骨折,張錫平主任,李豔軍副主任醫師很快對小啟航進行了微創手術。

暑假期間,骨科門診一天收治七八個骨折的小朋友

張錫平主任介紹,肱骨髁上骨折是兒童最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可導致相應位置神經血管損傷等急性併發症,包括血管供血不足、神經損傷、肘內翻畸形、肘外翻畸形等。如果不採取及時、正確的治療方法,會影響兒童骨骼發育和生長。

暑期高發,平均每天接診4例

張錫平主任提醒家長們,每年的兩個假期,都是骨折多發時節,尤其是暑假期間,孩子們的戶外活動增多,夏天穿衣較少,暴露的部位多,保護措施不到位。加上未成年人的骨骼發育尚未完成,往往很輕的外力就可能導致重傷。兒童骨折高峰期出現在4—8歲,骨折部位多位於上肢,且男童發生骨折多於女童。

暑假期間,骨科門診一天收治七八個骨折的小朋友

目前,暑假接近尾聲,據統計,放假至今,科室已接診上百例骨折患兒,平均一天接診3—5例,有時候一天接診七八個骨折的小朋友,每週有2—3名兒童骨折患兒入院就診。

受傷後不要盲信偏方

張錫平主任建議家長們,當孩子玩滑板輪滑、騎自行車、跳蹦蹦床等遊樂項目之前,提醒孩子把頭盔、護肘、護膝都戴好,增強安全意識。去遊樂園玩時,要看護好孩子,提醒孩子不要做過於危險的動作。在充氣墊上玩耍時,不要讓孩子去墊子邊緣玩耍,以防滑落跌傷。同時,不要讓孩子們湊堆兒擁擠,以免跌倒時相互擠壓造成骨折。

暑假期間,骨科門診一天收治七八個骨折的小朋友

張錫平主任介紹,一旦孩子骨折受傷,正確的初步處理,可以將創傷危害降到最低。但是,有些家長採取了錯誤的按摩、熱敷等方式處理患處,不僅沒有幫助孩子解除病痛,反而影響了後期康復。

暑假期間,骨科門診一天收治七八個骨折的小朋友

因此,家長首先要對受傷部位進行初步判斷,瞭解孩子的狀況,如傷處疼痛及腫脹情況、患側肢體是否可以自主活動等。一般骨折後,在骨折的部位有明顯的腫脹,骨折嚴重者,在局部可見到明顯肢體變形;患處局部壓痛明顯,父母在攙扶患兒時,甚至可以感受到骨頭錯動的感覺,或發生畸形。

暑假期間,骨科門診一天收治七八個骨折的小朋友

在沒有明確診斷之前,禁止按摩和熱敷。早期可以冰敷,減少出血和腫脹。如果孩子因骨折疼痛哭鬧不止,不讓任何人碰觸受傷的部位,自己也沒法動,家長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將患兒送往醫院就診,及時行X線檢查,並進行妥善的復位固定處理,傷重者需要採取手術復位內固定。而不要聽信一些偏方或土方,以免延誤病情。

暑假期間,骨科門診一天收治七八個骨折的小朋友

暑期,是孩子意外傷害高發時段,這與孩子貪玩的天性不無關係。除了骨折,還有高空墜落、溺水、車禍、燒燙傷、吞食異物等其他意外傷害。家長們一定要多加留意孩子的舉動,同時讓孩子熟知自我保護措施,並加強自身處理簡單意外傷害的正確方法。遇到無法處理的情況,請一定及時送到正規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