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滴滴還是跑貨運比較掙錢?

凌雲露


首先兩者都是移動互聯網在不同垂直行業的必然產物。其二,二者的發展都是平臺化運作,對於貨運O2O行業而言,標準化建設難度極大。與客運相比,貨運標準化要複雜得多,路線、時間、貨物類型、重量體積、車型需求以及司機的經驗程度、可信任程度等方面存在著極大差異化。

行業不同,所以問題不同。

你看,滴滴是標準化的移動互聯網平臺,面向的出租車司機和乘客只有C端用戶。而貨運平臺,因為每一趟貨運情況都不一樣,所以業務銜接並無統一標準。一端要面對個體司機甚至車隊,用戶群體就可能是C端或者小B,另一端要對接B端的工程或者物流公司B端業務。如果一定要劃分,我們的業務應該囊括了B2C和B2B。所以從業務範疇來看,貨運比滴滴更有潛力。

如今,跑貨運可以通過平臺,貨主和司機可以免費實現雙方物流信息的及時對接,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借鑑了滴滴打車的模式。但所做的又不完全等同於打車軟件。

如果是以前,貨車司機自己通過貨站和傳統的配貨網站得到訂單。黃牛中介費的層層盤剝,扣除養車、修車等開銷,根本剩不下幾個錢。現在有了貨運APP,大大地減少了空返率,也沒有了中介費。

現在有不少司機利用貨運APP找貨,方便快速簡單,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隨時接單拉貨。而擁有3000萬客戶量的貨拉拉APP,更是為司機門提供了海量貨源,交易安全有保障,運費到賬速度快的優勢獲得了不少司機的青睞!

截止2018年3月底,貨拉拉開城數量已是114座,平臺註冊司機已達300萬以上,用戶超過2000萬。在業務方面,目前貨拉拉在同城配送市場上的單量已領先於同行。



貨拉拉首發


滴滴實際收入是:實際路費 獎勵總和後,扣除百分之二十,再扣0.5元,剩餘金額再扣1.77%勞務管理費。

例如,跑五公里,車費是:1.5每公里乘以5公里,再加上0.2每分鐘服務費乘以10分鐘

計算公式:1.5*5=7.5 0.2*10=2

7.5 2=9.5元

如果是早高峰時間段9.5*1.7=16.15元

如果是平峰9.5*1.2=11.4元。

自己成本:油耗每公里0.5元 實際路程等於接客空跑1公里 送客5公里

計算公式0.5*6=3

隱形成本1:電話與客人聯繫,有時候打一個,有時候打兩個,取平均值,一單0.15元。

隱形成本2:車損,每公里0.2元, 0.2*6=1.2元

隱形成本3:保險攤薄每日成本5000/365=13.7

隱形成本4:etc年費2000攤薄每日等於5.48

ps1:保險日均費加etc日均費等於19.18元。

如果一天接20單,攤薄每單成本1元

ps2:車損成本包含:每公里行駛折舊費,一個保養週期的機油攤薄到每公里,剎車片磨損,火花塞消耗,輪胎磨損(8萬出頭裸車價 4000購置稅的車,每公里0.2元不算高的了。。。)

為何計算車損?當車開到20萬公里後,難道不換車?那買車的錢從何而來?自然在每個訂單裡了?0.2每公里車損,只算低的了。0.3都不過分

一單成本公式:油耗 電話費 車損 保險ETC

成本總計:3 0.15 1.2 1=5.35元

實際所得(取平峰接單時間算)

9.5*1.2*0.8-0.5=8.62

8.62*1.77%=8.47(訂單到手實際金額)

8.47-5.35=3.12元

以上就是一個起步價的淨利潤。而且要保證不違章,違停(經常有乘客在十字路口的電子眼地下等車。我心中一萬個草泥馬在奔騰)

高峰期,如果在關谷,兩個小時大概3單。在其他地方差不多4單。

平峰期,兩個小時差不多5單。

一天跑15單以上,差不多人就很累了。

按一天平均值20單算,差不多9到10個小時以上吧,

先這樣算應該貨運賺錢,但是貨運比滴滴辛苦。


Lesliesyz


跑滴滴和跑貨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貨車駕駛員的工資,一般分為兩種:

一種是固定工資,就是每個月不管怎麼幹,就這麼多,這樣的駕駛員一般在路上都不會太著急;

還有一種就是拿提成工資,也就是說拉得多就得的多,就像工程車,所以,駕駛員為了能多賺點錢,肯定都跑的快,這也是給廣大群眾留下壞的印象的最主要原因,

例子,一名工程車駕駛員,從椒江拉一車泥巴到海邊,自己提成才能拿五十塊不到,跑一趟最少要一個小時四十分鐘,如果跑的慢,一天最多拉四車,下雨還幹不了活,一個月能拿到五六千的工資,已經很高興了。

錢難賺不說,累和安全才是大問題。

大貨車,體積大,載重大,慣性就大,遇突發情況,剎車距離太近,根本剎不住;每次開車在路上正常行駛,前面突然一個電瓶車竄出來,連看都不看路況,說實話,這是對大貨車駕駛員的考驗,也是對大貨車的性能的一種硬性測試,萬一駕駛員動作稍微遲緩一下,再超載(現在的貨車不超載還不如放家裡睡覺-不賺錢),怎麼可能剎得住車?事故就是這樣產生了,假如過馬路能多觀望,一切都可以避免。

出門在外,都想多賺點錢,現在駕駛員又很多,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說是每個駕駛員的切實願望。

跑滴滴完全不同。

一個月有個5000左右這樣吧!這是一份多勞多得的工作和幹出租基本一樣,但這個不好的地方就是要看著平臺的補貼獎勵,補貼獎勵高時努力做還是可以的。


重運寶


貨運可以發財,滴滴只能養家,大家覺得那種掙錢多了?!滴滴要是2.0排量絕對虧死你,1.6以下才能餬口!


杳湖山一道人


這要看你是出於什麼目的…要是撩妹的話…滴滴比較方便…跑運輸你就只能去川藏線了…


特魯奇


跑小面拉貨比滴滴賺錢把小面掛58速運抽成百分之十


手機用戶22437285138


我很納悶!頭條問答咋跟滴滴槓上了?啊啊啊啊啊啊吧吧啊啊啊啊啊???


北京十環外


拉滴滴的智商普遍不高。貨運司機沒點智商的話,誰敢把幾百萬的車交給司機開。


用戶4390568488


你想死地貨運,想死得快,跑滴滴。是滴滴的託吧,跑滴能掙錢,別害人了。


章達嚇來也


說實在的只要提起掙錢就沒有容易的事情,各行各業都隱藏著各自的利弊與風險,就拿跑滴滴和跑貨運而言,雖說都能掙錢可是也有各自的難言之隱,跑滴滴和跑貨運有著本質的區別就是一零一整,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勞累和辛苦,如果貨運和滴滴相比之下滴滴的收入雖然零散卻積少成多穩定一點,貨運就不同了,交易成交一單就有著不小的收入,但兩者還是要看貨源的,收入也都不是固定的,相對死工資來說有著一個不同點就是承擔風險,風險係數要比上班掙死工資高很多,相對收入當然要比上班高一些,單就滴滴和貨運來講還要看自己對行業的喜歡程度和熟悉程度,也各有各的優越性,只要兩種行業都付出了自己的辛勞和汗水收入都是可觀的,但是盲目的去幹是沒有結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