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中野猪多得很,到秋天的时候,野兽和飞鸟都在和人抢夺口粮


竹林老屋,这是乔家沟第三户。有些打动人心的照片,并不需要超凡的摄影技巧。只需要在恰当之地、恰当之时,轻轻按下手中的快门。譬如这一张照片,三根竹子、两面土墙,以及一山的青翠,勾勒出一个温馨的山中家园。

门前的院子边种着花,一人多高,开得正艳。屋檐下杂乱放着农具,背篓木桶,样样都有。一门两窗房子虽然简陋,对联门神,却都贴着。屋后面照旧是半山的竹林,紧紧压着下面的老屋,差不多完全盖住了屋顶。

乔家沟也就七八户人家,几十个人,这是一个熟人社会。两个老乡,都戴着草帽,大路上碰到了,你一言我一语,拉些家常、道些闲话。这一幕,仿佛交响乐《黄河大合唱》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中,张老三与王老七的对唱。

秦岭南坡,安康、商洛的山里农家,家家户户都有种竹子的习惯。这竹,细细长长、瘦瘦纤纤,可以搭棚子,也可以编笼子。这几十根竹子,大约是去年砍下来的,已经用过一次,有些发黄,此刻回收了正依靠着树堆放着。

再走远些看乔家沟这一户人家,头顶的蓝天白云只露出了一角,四周都是高大陡峭的秦岭山体,这几间老房子显得非常单薄。徒步走在这样的深山中,道路尽头的每一个转角处,都期待着有一栋房舍出现,希望听见鸡鸣犬吠。

土地边、田埂上,南瓜藤上结满了瓜。初秋的时候,南瓜已熟,泛着金黄,特别显眼。果实和庄稼的颜色,往往都是饱满艳丽的,金黄、火红、嫩绿,特别夸张。这种颜色,让人觉得踏实,让人感觉幸福,让人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

抬头看,柿树上的一个枝头,挂了六个柿子。这柿子只泛着一点黄,还没完全成熟。待到深秋初冬的季节,山里才是柿子的天下。那时候,满树的叶子掉了,柿子却都牢牢地挂在枝头,到处都是枯黄,它却像点了一树漂亮的红灯笼。

不远处,一大块玉米地已经收割完毕。玉米地旁边,用白色的塑料围了一圈篱笆。“挡野猪用的。野猪多得很,天一黑就出来了。有大有小,成群结队。不能打。吃玉米。”老乡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野猪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无奈。

秦岭山中,野兽和飞鸟,都在和人抢夺口粮。塑料篱笆可以吓吓唬唬野猪,稻草人则用来赶跑飞鸟。地里种的是土豆,山里土豆可是口粮,土豆糍粑是秦岭南坡的特色小吃,只可惜做法太麻烦,累了大半天,吃进嘴里又饿了。

玉米地旁边,是一地即将成熟的黄豆,叶子都已经开始泛黄了。我特别喜欢秋天进山,山中尽是收获的画面——饱满的果实、收获的喜悦,农耕时代的一季丰收,意味着未来半年甚至一年都可以食而无忧了。肚子不饿,就是生活。

云盖在山头,天蓝得透明,路还在继续延伸,乔家沟深处还有人家。本组照片拍摄于2018年9月23日,地址秦岭陕西安康宁陕县江口镇冷水沟村乔家沟。近期将集中发布多组行走秦岭腹地乡村的图集,欢迎关注本头条号“专业行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