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山中野豬多得很,到秋天的時候,野獸和飛鳥都在和人搶奪口糧


竹林老屋,這是喬家溝第三戶。有些打動人心的照片,並不需要超凡的攝影技巧。只需要在恰當之地、恰當之時,輕輕按下手中的快門。譬如這一張照片,三根竹子、兩面土牆,以及一山的青翠,勾勒出一個溫馨的山中家園。

門前的院子邊種著花,一人多高,開得正豔。屋簷下雜亂放著農具,揹簍木桶,樣樣都有。一門兩窗房子雖然簡陋,對聯門神,卻都貼著。屋後面照舊是半山的竹林,緊緊壓著下面的老屋,差不多完全蓋住了屋頂。

喬家溝也就七八戶人家,幾十個人,這是一個熟人社會。兩個老鄉,都戴著草帽,大路上碰到了,你一言我一語,拉些家常、道些閒話。這一幕,彷彿交響樂《黃河大合唱》第五樂章《河邊對口曲》中,張老三與王老七的對唱。

秦嶺南坡,安康、商洛的山裡農家,家家戶戶都有種竹子的習慣。這竹,細細長長、瘦瘦纖纖,可以搭棚子,也可以編籠子。這幾十根竹子,大約是去年砍下來的,已經用過一次,有些發黃,此刻回收了正依靠著樹堆放著。

再走遠些看喬家溝這一戶人家,頭頂的藍天白雲只露出了一角,四周都是高大陡峭的秦嶺山體,這幾間老房子顯得非常單薄。徒步走在這樣的深山中,道路盡頭的每一個轉角處,都期待著有一棟房舍出現,希望聽見雞鳴犬吠。

土地邊、田埂上,南瓜藤上結滿了瓜。初秋的時候,南瓜已熟,泛著金黃,特別顯眼。果實和莊稼的顏色,往往都是飽滿豔麗的,金黃、火紅、嫩綠,特別誇張。這種顏色,讓人覺得踏實,讓人感覺幸福,讓人體會到了生命的美好。

抬頭看,柿樹上的一個枝頭,掛了六個柿子。這柿子只泛著一點黃,還沒完全成熟。待到深秋初冬的季節,山裡才是柿子的天下。那時候,滿樹的葉子掉了,柿子卻都牢牢地掛在枝頭,到處都是枯黃,它卻像點了一樹漂亮的紅燈籠。

不遠處,一大塊玉米地已經收割完畢。玉米地旁邊,用白色的塑料圍了一圈籬笆。“擋野豬用的。野豬多得很,天一黑就出來了。有大有小,成群結隊。不能打。吃玉米。”老鄉的話語中,充滿了對野豬這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無奈。

秦嶺山中,野獸和飛鳥,都在和人搶奪口糧。塑料籬笆可以嚇嚇唬唬野豬,稻草人則用來趕跑飛鳥。地裡種的是土豆,山裡土豆可是口糧,土豆餈粑是秦嶺南坡的特色小吃,只可惜做法太麻煩,累了大半天,吃進嘴裡又餓了。

玉米地旁邊,是一地即將成熟的黃豆,葉子都已經開始泛黃了。我特別喜歡秋天進山,山中盡是收穫的畫面——飽滿的果實、收穫的喜悅,農耕時代的一季豐收,意味著未來半年甚至一年都可以食而無憂了。肚子不餓,就是生活。

雲蓋在山頭,天藍得透明,路還在繼續延伸,喬家溝深處還有人家。本組照片拍攝於2018年9月23日,地址秦嶺陝西安康寧陝縣江口鎮冷水溝村喬家溝。近期將集中發佈多組行走秦嶺腹地鄉村的圖集,歡迎關注本頭條號“專業行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