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戰後,第五戰區的作戰範圍是什麼,有多少軍隊

隨棗會戰期間,日軍投入的兵力,約四萬人左右。

岡村寧次的作戰部署是:第三師團集結於孟畈店地區,攻擊發起後突破中國軍隊的防線,向隨縣以北的高城鎮、唐縣鎮前進,牽制中國軍隊主力於棗陽東南;另一部兵力則向棗陽東北方向迂迴,負責切斷中國軍隊撤往桐柏的退路。

武漢會戰後,第五戰區的作戰範圍是什麼,有多少軍隊

第十三師團和第十六師團集結於湖北中部的鐘祥附近,作為進攻主力在作戰開始後並列北進,向棗陽以南的吳家店和棗陽以西的雙溝前進,切斷棗陽與襄陽間的聯繫。

同時,軍直屬騎兵第四旅團向棗陽西南的新野、唐河迂迴,對棗陽形成第二重包圍。——總之,須把中國第五戰區的部隊割裂開,然後將湯恩伯的第三十一集團軍包圍並殲滅。

武漢會戰後,中國第五戰區的作戰範圍包括安徽西部、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其東面是第三戰區,北面是第一戰區,南面隔著長江是第九戰區,位置居於各戰區的中央,控制著長江上游進入四川的門戶,戰區司令長官是李宗仁。

武漢會戰後,第五戰區的作戰範圍是什麼,有多少軍隊

除了調入該戰區的湯恩伯的第三十一集團軍外,第五戰區所轄部隊有六個集團軍、十八個軍、四十四個步兵師、兩個獨立步兵旅、兩個騎兵師、一個騎兵旅和六個遊擊縱隊。

武漢會戰後,第五戰區的作戰範圍是什麼,有多少軍隊

以上部隊,除隸屬於江防軍的十三個師和第三十一集團軍的兵力和裝備較為完整外,其餘的師都尚未整補完成,人員裝備多數不足二分之一。因此,第五戰區的總兵力約為二十萬,且部隊戰鬥力已不如武漢會戰期間。

親愛的朋友,如您喜歡本文,請關注大鵬微信公眾號“大鵬說書(賬號dapengshuo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