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總是靠吼來教育孩子,那麼請讀幾遍,效果真絕!

現代人生活壓力非常大,如果再碰上孩子不聽話,調皮搗蛋讓人頭疼,父母還真的是很難控制住脾氣。

但是孩子如果只是犯了一點小錯誤,建議家長還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不發脾氣,可以通過溝通的方式去解決。因為父母經常發脾氣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1

家庭影響


巖巖3歲多的時候非常淘氣,經常在家裡翻箱倒櫃,上躥下跳的。巖巖媽本身就就是個脾氣火爆的人,看到兒子調皮搗蛋就火冒三丈,很多時候都是直接上去就是幾巴掌,打得巖巖哇哇大哭。

聽到孩子哭,巖巖媽更心煩了,就會對巖巖說:

“你再哭再鬧,我就把你扔了,不要你了。”


後來巖巖4歲了,上幼兒園了,巖巖媽多次接到老師的投訴,說巖巖經常在學校打別的小朋友,一不順心就大發脾氣。

其實,巖巖之所以脾氣暴躁、愛打人,正是因為受到了媽媽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

爸媽經常發脾氣,對孩子產生的不良影響是終生的。

如果你總是靠吼來教育孩子,那麼請讀幾遍,效果真絕!


2

影響孩子的未來


爸媽經常發脾氣,會使孩子也學會這種錯誤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因為幼兒最直接的學習方式就是觀察、模仿身邊的人。

如果父母總在家裡發脾氣,孩子生活在這種環境下,也會漸漸地變得愛發脾氣,並用發脾氣的方式解決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但是發脾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而且還會讓身邊的人感到討厭,影響人際關係的和諧。

3

影響親子關係和家庭幸福


父母長期對孩子發脾氣,容易導致親子關係惡化,並且會使孩子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極心理,甚至會影響孩子今後和其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長期面對家長的壞情緒,有些孩子會懷疑自己是否是親生的,有的孩子會想要離家出走,有些孩子會討厭甚至憎恨自己的父母。而有的孩子會責怪自己,形成消極的自我評價,產生自卑心理。

這類孩子的潛意識裡會認為“我總是做錯事,讓媽媽不高興。媽媽不喜歡我,別人也不會喜歡我。我是多餘的。”父母的壞脾氣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造成長期的心理陰影。

爸媽經常發脾氣,對孩子的危害真是太大了。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別總是動不動就對孩子發脾氣。

如果你總是靠吼來教育孩子,那麼請讀幾遍,效果真絕!


大千文化國學課程,學、用、行、做,讓孩子對國學經典的學習深入骨髓。製造場景機會讓同齡孩子們進行遊學實踐,學以致用,而不是讓孩子們死啃課本,進行填鴨式教育。相信在家長、書院、孩子三方努力之下,國學經典教育一定會讓孩子們學習到更多精華,薰陶出優秀正直的道德品質,做一個文質彬彬的謙謙君子。

如果你總是靠吼來教育孩子,那麼請讀幾遍,效果真絕!


如果你總是靠吼來教育孩子,那麼請讀幾遍,效果真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