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故事|何志東:踏實做人 用心做事

公正大於愛憎,這是雲安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副庭長何志東19歲踏進法學專業這道門檻就懂得的道理。從2009年進入雲安區人民法院工作以來,何志東不改初衷,藉助紮實的專業知識,公平公正地解決糾紛、化解矛盾,用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守護雲安。

難事做易 大事做細

“一庭四人無雙休”,是何志東將近一年的工作生活狀態。一起案件,三十多本卷宗,一百多頁,六萬餘字,作為刑事審判庭唯一的一線法官,在只有一個法官助理、兩個書記員輔助的情況下,每一份判決書都由何志東親自撰寫,每一個案件何志東都親臨現場。

不過32歲的年紀,何志東頭上已有星星白髮,繁重的工作任務,讓他陪伴家人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缺席家人的重大活動成為常態。但是,妻子的諒解、女兒的懂事是讓何志東最寬心的事情。這位皮膚黝黑的年輕爸爸,望著一摞摞齊頭高的案宗旁女兒的生活照,就會止不住樂呵呵傻笑。法官助理黎志銀告訴記者:“何庭長是一個踏實本分的人,每一個案件都盡心盡力完成,一般100多宗案件裡,發改案件大概只有1-2宗。在我們案多人少的刑事審判庭,工作量出奇地大,很多案件都是錯綜複雜,但是何庭長總能應付過來,並且審判結果不負眾望。”

由於何志東與同事牢固樹立為大局服務意識,他所在的刑事審判庭連年被雲安區人民法院評為“先進集體”,2015年4月,何志東被雲浮市中級人民法院記“集體三等功”,2017年12月,被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記“集體二等功”。2013年9月被任命為助理審判員、2017年6月被任命為審判員、刑事審判庭副庭長以來,何志東所承辦的案件均在審限內結案,所審結案件都得到了當事人和領導的肯定,沒有矛盾激化案件,也沒有重大上訪案件。

心裡有民才有法

2014年,在六都鎮一起身患艾滋病的吸毒人員非法持有槍支案件中,被告人被判處4年有期徒刑,因為被告人妻子臨近生產,所以實施監外執行。2017年,被告人妻子因為艾滋病去世,留下年僅4歲的兒子和身體殘疾的被告人,依靠每個月的低保金勉強支撐著這個破敗的家庭。

今年5月,檢察院建議將被告人收監,何志東幾次到被告人家中實地考察,綜合各方因素,認為檢察院的建議不可行。被告人因患艾滋病已經手腳潰爛癱瘓在床,喪失勞動能力,失去行動自由,每天靠塗藥物延續生命,並且被告人父母、岳父岳母都已不在人世,只剩下一個姐姐每天抽空過來照料被告人。因此,何志東認為,被告人並不符合收監的條件,決定被告人可以繼續監外執行。

在村子裡所有同齡小孩都已陸續上幼兒園的時候,被告人4歲的兒子卻因為村民們的流言蜚語孤單地躲在屋子裡,沒有玩具沒有朋友,沒有媽媽,更不能讓爸爸牽著自己出門玩耍。同是4歲孩子的父親,何志東感觸頗多。父母錯,錯不及子女,何志東正著手和雲安區司法局開展司法救助工作,希望讓被告人的孩子能夠像村子裡其他小孩一樣,正常上學,順利長大。雲安區司法局社區矯正管理局工作人員鍾某深有感觸地說:“對一名刑事法官來說,刑法的條文是冰冷的,人心卻永遠是溫暖的。”

多年同事成家人

在這個只有一個法官、一個法官助理、兩個書記員的刑事審判庭,同事關係融洽是工作質量硬效率高的關鍵。在法官助理黎志銀,書記員陳煜妍、李偉霖眼裡,何志東不是板臉說教的上級,而是隨和耐心的兄長。李偉霖最佩服何志東的一點就是,總能在看似平淡無奇的情節裡找到蛛絲馬跡,然後再細緻耐心地跟大家分析講解。因此,陳煜研總是笑稱這位何庭長太接地氣,沒有一點架子。因為總能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不出紕漏,所以總讓人誤以為何志東是一個做事不緊不慢的人。但是,在3個同事工作上遇到難題、生活上遇到困難的時候,這個平時隨和耐心的兄長就會一改平心靜氣的舊貌,變得異常著急,刨根問底,竭盡全力地幫助他們。

每次看到何志東加班加點整理案子、寫判決書的時候,黎志銀就感覺很歉疚:“與何庭長共事已經五六年了,每次一到加班,他總是像大哥哥一樣為我們設身處地考慮,讓我們先回家,然後自己一個人默默把工作做完。”

何志東對同事的關心和愛護,也得到了回應。同事們深受何志東平日言行的影響,大家團結一致,踏實做好每一件簡單的事情,不放過任何一個微弱的細節。因此,雲安區法院刑事審判庭連年被該院評為“先進集體”。



雲浮融媒中心

記者:鄭瑤

通訊員:雲法研

值班主任:趙軍鰻

值班總編:盧利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