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屈原死因:與楚懷王的寵妃通姦遭謀殺

對於屈原的死因,所有的史料都記載是因為他被放逐之後,上不能為國盡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壟畝,當楚國被滅之後,憂憤過度投汨羅江自盡。而用以證明這一事實的唯一證據,是他被放逐後所寫的那篇著名的詩作《懷沙》。在這首詩裡,屈原流露出要自殺的心跡,並且還暗示出自殺的方式:向汨羅江忿然一躍,去擁抱江底柔軟的泥沙。事實真是這樣嗎?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有研究者對此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懷沙》並不是屈原本人所作,而是一份被偽造的屈原自殺遺書。

揭秘屈原死因:與楚懷王的寵妃通姦遭謀殺

根據小編了解到,屈原與楚懷王的寵妃鄭袖有私情,而那個接替楚懷王登上王位的頃襄王,是屈原與鄭袖的私生子。這才是屈原引來殺身之禍的根本原因。而且,屈原在《湘夫人》一文中,雖然使用了極其隱晦的曲筆,來描寫和讚美這位使他無比鍾愛的“湘夫人”,但還是露出了令人生疑的蛛絲馬跡。儘管屈原在文章中,非常小心地採用了較為隱晦的筆墨,但是,他還是沒能騙過楚懷王的眼睛。楚懷王堅定不移地認為,文中的“湘夫人”就是自己的寵妃鄭袖。堂堂一國之君,豈能容忍自己的女人被他人攬入懷中。憤怒的楚懷王將屈原放逐到了遙遠的南方,使這對苦命鴛鴦永世不得相見。

揭秘屈原死因:與楚懷王的寵妃通姦遭謀殺

據小編的瞭解,在十幾年之後,即公元前296年,楚懷王在秦國病逝。楚人正式立太子為王,是為頃襄王。耐人尋味的是,心灰意冷的屈原聞聽此訊後卻由不住的歡欣鼓舞。然而,屈原高興的太早了,他的那些政敵們不會輕易讓他這個潛在的危險人物東山再起。政敵們想盡辦法封鎖消息,不讓頃襄王知道自己的身世,並立即派出刺客,追殺屈原。於是,汨羅江上上演了一出殘酷的悲劇:刺客們如狼似虎,乘龍舟追殺屈原,屈原則乘另一龍舟倉慌逃跑,一個文人怎能逃過那些武藝高強的刺客的追殺。屈原被逮住後,刺客們毫不猶豫地將屈原裝入麻袋,用繩索捆了,拋入了波浪滾滾的汨羅江。隨後,政敵們又炮製了那篇屈原的自殺遺書《懷沙》,在全國各地散發,捏造了屈原自殺的輿論。

揭秘屈原死因:與楚懷王的寵妃通姦遭謀殺

此外,吳鬱芳先生也曾撰文,列舉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和史實,深入考證後指出:“否定屈原自殺,但不否定其‘自沉’。”吳先生這裡所說的“自沉”,指的是“賜死”的一種。而“賜死”是古代君對臣經常使用的刑罰手段,只是所“賜”的死法不同罷了。屈原正是由於某種原因觸怒了龍顏,才使的楚王下達了對其“賜死沉江的命令”。兩千多年過去了,一代英豪屈原的真正死因恐怕再也沒有人能夠說清,只有那唯一能夠見證歷史真相的汨羅江水,一如既往地滾滾流淌著,用人類不懂的語言訴說著當年的那場悲劇。好了,小編就給大家講到這裡,歡迎大家多多給小編留言,感謝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