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爲什麼談到「兩個孩子都是男孩」就色變呢?

另類無名


其實,歸根究底還是因為養兩個孩子壓力大。前幾天剛好看到一位網友的自述,她們一家生活在一個三四線城市,她的丈夫是普通白領,月薪四千多。


她自己和媽媽開了個商店,也有些收入,但是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家裡每個月的開支就增加了好多,完全攢不到錢,錢都花在孩子身上了,三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

這還只是開始,以後等孩子再大一些了,要送孩子去上幼兒園,讀小學後還要上輔導班,特長班,參加夏令營。等孩子讀大學了,又是一筆很大的開支,每個月要給生活費。


等孩子工作了,就需要考慮結婚的問題。現在對於男方家庭,結婚其實是很大的一個難題,結婚前,很多女方家庭要求男方有房有車。但是如今,越漲越高的房價確實讓很多家庭比較吃力。

其實這樣的現象還是社會競爭滋生的產物。老一輩的父母都吃過苦,他們很多人這一生都在還房貸的壓力下艱難地活著,因此,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過這樣的人生,所以對孩子結婚對象的要求可能就會高一些。

對於男方家庭的父母也是心疼自己孩子的,為了自己孩子的幸福,他們也只能拼命掙錢,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不僅要培養孩子成才,還要儘自己可能幫助孩子買房買車。

所以很多人會覺得,現在養兒子的壓力是很大的,更何況還是兩個兒子。其實,換個方面想想,如果能夠給孩子們良好的教育,孩子又比較出息的話,等他們工作了,他們完全有能力自己奮鬥。


說不定還會讓父母在家享福,安度晚年,不需要再那麼操勞。試想一下,當自己老了的時候,兒子都很孝順,孫子孫女都很聽話,家裡總是充滿歡聲笑語。這樣的生活,是很多人所希望的。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雙面的。有兩個兒子也可能是一種福氣。只要好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才,以後的生活肯定也是很美好的。雖然過程可能會勞累一些,但是隻要結果是好的,過程辛苦點也是可以忍受的。

——END——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這樣的情況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說到底,還是區別性對待,養男孩和養女孩思想不一樣,待遇不一樣。以前,大家都搶著想生一個男孩,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嚴重,導致多少婆媳關係不好的媽媽生了女娃後長期忍受不一樣的目光,風言風語簡直能讓一個人心如死灰。

現在男女比例失調嚴重,改革開放後一部分富起來,房地產經濟發展迅猛,都因為房子在中國就是丈母孃經濟,大部分父母嫁女兒都要求對方有房,久而久之就成為了一個共識,生男孩以後就得給他買房結婚,這又成為壓死多少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於是,就談男孩色變了。貧賤夫妻百日哀,經濟基礎確實是一個家庭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我覺得過分注重這些表面的物質價值,兩個人的感情會受到衝擊,房子是有了,但可能感情卻變了。

我一個遠方親戚,在廣東農村,生了三個男孩一個女孩。從小他們家教育就不一樣,雖然窮,但把讀書看成改變人生非常重要的力量。父母的期盼是自由獨立的成長,會不惜一切代價供他們讀書,但當出來工作後,結婚買房生娃,卻需要靠自己的能力獨立去掙回來,三個兒子的結婚彩禮錢也是男孩自己攢的,娶的妻子建立家庭,感情也非常好,對彼此父母也很關心,他們家樹立的榜樣在當地成了一道風景線。

所以,我覺得談男孩色變也實在是沒有必要,因為我們根本無從選擇自己孩子的性別,而無論男孩女孩,都一樣是一顆獨立的生命,都應該享受到父母一樣的愛,一樣的保護。

只有孩子真的獨立成熟有擔當了,自然有能力掙錢,也自然會承擔買房的壓力,享受生活所賦予的一切。

世俗有世俗的偏向,為人父母聽聽有所瞭解就好,而不必當成一個不變的真理來遵守。現在女性也越來越獨立,誰能保證你的兒子將來會不會娶到一個很厲害的女孩,他們一起打拼,一起買房過幸福的生活呢?有功夫操心二十幾年後兒子的生活,還不如操心一下如何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更現實,你說呢?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如果你覺得還不錯,點贊並關注頭曾榮獲2017年度頭條號的“超級爸爸”吧,一個專注於兒童發展、親子成長和家庭教育的頭條自媒體,在這裡瞭解孩子,成為更好的爸爸媽媽。 ❤️

超級爸爸


都說“女孩是招商銀行,男孩是建設銀行”從這句話,你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到兩個都是男孩就色變了吧。

其實,對於有錢人家來說,男孩女孩都沒有關係。

只要你家底厚,女孩又怎麼樣,除非男方的家底更厚,否則都是會依仗女方的;男孩就更沒關係了,在男孩成人之後,分配好房子、車子、存款,還又什麼難得呢?

之所以談男孩色變,無非都是因為窮。

1.能讀書的,你得準備好學費,一直供到畢業。

在中國,在教育資源缺乏的時候,一個家庭首先拋棄的會是女兒。覺得女孩讀書無用,養多幾年就嫁出去,兒子的待遇卻不同,能夠讀書的,砸鍋賣鐵都要給他讀。

2.存夠錢,給孩子娶老婆。

沒有幾萬的彩禮錢,誰家願意把女兒嫁給你家當牛做馬呢?所以,生兒子的壓力大多來自於此。

誰都想為自己活,誰又能真正的為自己而活?

如今,還有很多人為了生兒子,想盡各種辦法,無非是為了“養兒防老”。先不管兒子到底能不能為你養老,女兒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許多人把自己的下半輩子都壓在了兒子身上,這樣的人生不是孩子想要的,相信也不是每個人生孩子的初衷。

當社會體制足夠健全,大家不用為了養老而生娃的時候,我們才能選擇我們想要的生活吧。


蜜禪


我表弟有一個十歲大的女兒。二胎政策放開後,他和老婆計劃再添一個二胎。


去年,弟媳如願懷上孩子,把兩口子給樂的。記得知道老婆懷上後,表弟那是挨個給親戚家人打電話,恨不得向全世界宣揚他的幸福。


今年暑假,孩子瓜熟蒂落,表弟喜添貴子,而且一添就是倆兒子。我心裡思量著:這下表弟該高興得恨不得飛上天了吧!


喝滿月酒時我去向表弟表示祝賀,表弟卻搖頭苦笑著對我說:姐呀,這一下子來倆兒子,我的壓力山大呀,這後半輩子夠我折騰的了!


……


一胎便喜得兩子,這應該是天大的喜事呀,為什麼表弟一談到"倆孩子都是男孩”就色變呢?有書君細細思考了一下,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養倆男孩將會付出更多的精力。


大家都知道,與女孩子相比較,男孩子普遍精力旺盛,調皮多動一些。


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稍不留意,磕著的、碰著的,和別的孩子打的鼻青臉腫的事情時有發生,時刻考驗著父母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個男孩的破壞力就夠強了,更何況是兩個男孩,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應付各種隨時出現的小狀況。


除此以外,由於男孩女孩性別的不同,人們對他們的期待和要求也就不同。


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不容忽視,但在大部分人的心中還存在著固有的傳統觀念:認為男性才是家庭和社會的中流砥柱。


這就意味著:在孩子成長期間,父母得投入更多的時間,金錢和精力。


第二,養倆男孩會使家庭經濟壓力更大。


在孩子成年以前,男孩除了調皮難調理,讓父母多操點心以外,和撫養女孩子的花費相差並不太大。但一旦成年面臨婚姻時,差別就大了。


在許多人的傳統觀念中,男性承擔著養家餬口責任,肩負著養育全家老小的重任。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這句流傳至今的話,就充分說明了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責任。


雖說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現在大部分的女性都能和男性並駕齊驅,共同支撐起家庭的重任,但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還是殘存在很多人的心中。


現在,男子有房有車有存款似乎是大多數女孩子擇偶的必備條件。為了兒子的婚姻大事,家中父母一般都是竭盡所能地為兒子準備錢物,為其進入婚姻的殿堂做一些準備和鋪墊。


一個兒子就夠父母拼搏的了,兩個兒子帶來的經濟壓力更是不容小覷!如此想來,很多人談到倆男孩便色變,也是情理之中了。


第三,在情感方面男孩普遍沒有女孩子體貼細心。


女孩子心思細膩,體貼細心,能隨時體察父母的冷暖病痛,給予他們噓寒問暖的貼心關懷。堪稱父母的貼心小棉襖。


而男孩子的性格要粗線條一些,在大事方面能頂能扛,但在生活細節上卻粗枝大葉一些,沒有女兒那麼貼心細膩。


而且,現在很多家庭的都是女性做主,感情的天平向孃家多傾斜一些也是常有的事。



另外,養兒子除了得考慮經濟壓力以外,還得考慮將來的婆媳關係的處理以及是否幫忙帶孫子孫女的問題。生育兩個兒子,就得考慮雙倍的壓力。


以上是有書君總結的幾種“談到兩男孩”便色變的人的心理狀況。


其實,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以前的老觀念在人們的心中已經淡化了許多,不管男孩女孩, 在父母心中的位置都是一樣的重要。


現在很多家庭都會提前為女兒準備好結婚需要的一切,不會想著一切只靠男方。


在有書君看來,不管男孩女孩,都是我們心中的寶,好好教育培養就好,大可不必為以後的事憂心忡忡。


林則徐有一句名言:“子孫若如我,留錢幹什麼,兒女不如我,留錢幹什麼”!


只要在孩子成長階段,我們給予他們好的薰陶和教育,引導他們自立自強,勇擔責任,讓他們懂得關愛他人,奉獻社會,那麼兩個男孩就是兩顆傲然挺立的梧桐樹,何愁招不來金鳳凰!


有書知道


現在的人為什麼談到“兩個孩子都是男孩”就色變呢?

這個現象是存在的。

前年,一位朋友的同學生二胎,因為老大是個男孩,全家都特希望二胎是個女孩,而且懷的還是雙胞胎。到了生孩子的那一天,大家都在醫院緊張地等著。手術結束後,護士抱孩子出來說,恭喜,兩個男孩。夫婦兩人當時都有一種苦笑、無奈的感覺。按他們自己的話說,未來是漆黑的。

為什麼會如此?大抵可用四個字來進行分析:

一是“錢”。養孩子是要花錢的,尤其是今天的社會,花錢會更多。與女孩子相比較,一般男孩子花錢的地方更多。如果父母寄希望兒子有更大的事業和前途,在教育、培訓方面的投入就可能更大了。

二是“養”。養孩子是要花精力的,這也是很多人不敢生二孩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在的父母幾乎是精養,不像過去農村時代的粗養。可是男孩子生性調皮一些,養起來要花一些精力,儘管不像女孩子那樣擔心另一類安全問題。但是男孩的安全問題,一點也不比女孩輕鬆。另外,還要更多擔心男孩子被人帶著學壞。

三是“婚”。這也是調侃比較多的,生女孩是招商銀行,生男孩是建設銀行。如今結婚,沒有車沒有房沒有存款,恐怕都是困難的。而這樣的一些條件,幾乎都是男方需要為主準備的。隨著今天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地位也在提高,結婚的條件與要求也會提高,自然就給男方形成了一定壓力。

四是“情”。有人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隨著物質生活的逐步改善,人們更多的關注情感方面的需求,作父母的,希望子女多關心多陪伴。一般來說,女兒比兒子在情感方面,可能更貼心、更細心。加之女性地位在家庭的提高,很多時候家庭都是女人作主,自然更多的關愛天平,可能也會向女方傾斜。所以農村有句話:生兒子是名氣,生女兒是福氣。這或許是男女之間的一種差別,只是人們的需求發生了變化。


碧翰烽


我姐姐一直想再生一個女孩👧🏻,結果又是一個男娃👦🏻,老大12歲,小的已經3歲了。起初,我姐姐就是想著女孩長大了能守著自己生活,結果生的都是兒子,她是特別的沮喪的,畢竟沒有得償所願。關於“兩個孩子都是男孩”,現在的人們的確是談之色變,就連我的父親閒著沒事都會嘟囔兩句。總結起來,基本就是幾個方面的原因。


兒子的成本高

就當前行情,家裡的兒子長大以後,面臨的婚姻問題,買房問題,都是最大的壓力,也是令人咋舌的主要原因。

能力強的遠走高飛,能力弱的還是個啃老族

都說男兒志在四方,哪裡能掙錢就會去哪裡,定居的地方往往都不會在我們的周邊;能力偏差一些的,作為家長,我們就要操碎了心啦。即便是在我們身邊生活,他能自食其力已經是不錯的了。

我的觀點

作為家長貴在培養孩子有志氣,性格獨立。社會基本上是父母傾其所能,為兒子準備好一切,只等娶個兒媳婦。父母之愛是無私的,但也是有限的,既沒有傳統習俗說父母必須為孩子買房子,也沒有法律條文規定父母就要為孩子買房子,所以,家長們何必自己為難自己呢。

換句話說,難道為兒子買了房子,操持了婚姻就算萬事大吉了嘛,也不見得吧……所以我認為,生了兩個男孩,固然經濟壓力大,但並非不可調和,不要總是執拗於物質層面的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給孩子最大的“財產”。

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調侃寶寶


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用我的實際經驗為您帶來專業的育兒知識。

我家也是兩個男孩,孩子出生後也聽到了很多的勸告,“使勁幹”、“以後可夠你受的了”,類似的話不絕於耳。我分享一下傳統的觀點吧。

家庭中男性占主導地位

我們現在是父系社會,就覺得男的要承擔更多的責任,男孩肩負著養育全家的重任。男孩就要表現得更出色才能在這個社會立足,才能找到女朋友。男孩和女孩談戀愛的時候,花費的大頭或者全部就要由男孩來出。結婚的時候,男孩要買房買車,還要付給女孩一大筆彩禮。

那麼就意味著,男孩的父母就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培養、教育男孩。當男孩長大結婚時,如果沒有房子或車子,拿不出彩禮錢,可能都找不上媳婦。要想自己的男孩過的好,男孩的父母就要使勁掙錢,在財力上支援男孩。

結婚有了孩子後,男孩的父母要看孩子。如果兩個男孩都需要看孩子,那可就夠受的了。少不了一番家庭爭鬥。



兒媳不是親閨女

兒媳不能把男孩的父母當親爹親孃,男孩都聽媳婦的,對父母的關愛就不是那麼多,感情上會很失落。都說閨女是貼心小棉襖,當你生病了,沒有個閨女,沒有個知心人,只能冷冷清清自己在病房了。

我的觀點

也許,這就是大多數人替兩個男孩的家庭擔心的原因吧。其實,事物都分兩面,不同的家庭會有不同的境遇。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女方買房買車、女方父母看孩子、女方遠嫁見不到父母的。

生活都是自己創造的,不管生了男孩女孩,都是我們的緣分。只有傾盡所能,努力培養我們的孩子,讓他們自食其力,善待他人,不辜負任何一個家庭。

以上就是我的想法,如有更好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我是兩個男孩的媽媽,致力於分享生活和育兒過程中的所做所思所想,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信息。

凝媽悟語


現在的人為什麼談到“兩個孩子都是男孩”就色變呢?

很多人一胎生女孩或男孩,二胎就想湊成好字。可是有時候事與願違,偏偏兩個孩子是女孩或男孩。兩個男孩雖然會被很多人羨慕,但是父母養育男孩的成本也是壓力山大。

生男孩壓力大的原因

1.男孩教育成本更高。女孩有些讀完補中就不讀了,男孩一般父母都會咬牙供讀完大學,兩個孩子就是雙倍學費,難怪說男孩是建設銀行。

2.男孩長大要娶媳婦,聘禮和擺酒席等等是一筆大開支。有些地方娶媳婦,還需要有房有車。兩個孩子就是雙倍支出。

3.男孩結婚後,要幫忙帶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兒子們的孩子都要帶,很難讓兒子兒媳都滿意。

4.男孩比女孩管教成本更高,有些男孩學業荒廢,玩遊戲,打架,陪伴正業,還有敗家,欠高利貸的。這樣父母的經濟和精神都要遭受雙重摺磨。

5.分家也要兩份財產。

生兩個男孩的好處

1.從小兩個孩子有伴,可以一起成長。

2.男孩好生好養,不擔心會吃虧。

3.以後男孩結婚了,過年過節,兒孫都在身旁,這就是農村想生男孩的主要原因。

4.兩個孩子娶了媳婦,就等於有兩個女兒了。

5.父母年邁了,老有所依,兩個孩子能有商量。

6.兩兄弟能在經濟上和精神上互相扶持。

我家大小寶是男寶,沒能兒女雙全,也被人說兩個男孩壓力大。

其實生男生女也好,最要都在於父母的培養。從小把孩子培養好,有能力的孩子長大了,也用不著父母操心。男孩女孩未來的成就,不在於性別,而在於父母的培養和自身的努力。


星星媽育兒說


我姐姐生了兩個兒子,從她家老二出生,我家親戚,包括我媽媽,就時常唸叨她“壓力大”“負擔重”,周圍的人,就更不用說了。別人判斷的依據很大程度上來自眼下的婚戀市場,男孩要收入高、有房有車有存款才容易找到女朋友,很多的父母為了孩子的婚姻出聘禮、買房買車連帶酒席錢,七葷八素下來一輩子的積蓄掏空了。可這畢竟是當下,你的兒子剛出生或者只有幾歲,周圍人拿現在的婚戀行情行情來預判一二十年後的事情,靠譜嗎?當我們用發展變化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別人的話只是浮雲。

著眼當下,男孩女孩的教育成本是一樣的

我們養育孩子的成本中,教育成本是先於婚戀成本的並且比婚戀成本更重要的一部分。而教育成本是沒有性別差異的。男孩女孩同樣需要從幼兒園開始接受教育,同樣需要接受義務教育、高等教育,成為一個有用的、能夠自食其力的、身心健全的成人。與其現在考慮婚戀成本,不如先花好教育成本。這一步做好了,事半功倍。

兩個男孩的家庭,後來一般都過得不錯

因為周圍人給予的“壓力大”“負擔重”的影響,兩個兒子的家庭,早早考慮到將來的經濟支出,一般父母都會生活得更加努力,因為不希望自己和孩子將來比別人差。這個家庭的孩子也會早早體會到努力生活的意義,孩子在生活能力方面也會得到比較早的鍛鍊。對於他們將來的成人,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祝福有兩個男孩並且一直努力著的家庭,著眼當下,擁有美好的未來!


成長觀察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都不覺得養育男孩是件很輕鬆的事。現在誰家裡第一胎是男孩,到了生二胎的時候就很害怕又是一個男孩。現在家裡有兩個男孩不管家庭條件如何都會被冠上壓力大的名聲。

無非就是現在高房價、高彩禮惹的禍。

拿我們家來說吧,我們家是一個小縣城,現在二十來歲適齡的男青年比較多,在相親的時候女方就有選擇性,彩禮也成為了一個攀比的方面。

現在的姑娘家長不管是談戀愛還是相親的,到了定親的時候雙方家長就需要坐在一起談彩禮的事。

一般要求有房有車有票子,房子一般都要商品房,說是結婚後小兩口單住。現在的房價就算是到了小縣城都需要6000一平,一套100平的房子就算付個首付也要20來萬,再加上簡單裝修至少10萬,一套房子至少30萬才拿的下來。不僅房子,車子要求至少十萬起,再加上四金、改口費、請酒錢,娶個媳婦沒有五十萬下不來。一般農民夫妻兩辛苦了一輩子為了娶個兒媳婦一夜回到解放前,有的還要借錢,你說一個兒子壓力都這麼大,何況兩個呢?



還有就是帶孫子的事

都說爺爺奶奶帶孫子是義務,娶了媳婦生了孫子孫女後,如果兒媳自己願意帶拿老兩口還有的清閒,現在也更多的是爺爺奶奶去到城市和兒子兒媳住一起帶孩子。

我大伯家太典型案例,兩個孩子出息大了都在大城市安了家。大的女兒在北京生了孩子要大伯去帶,小兒子在深圳也生了孫子要大媽去帶,老兩口一輩子沒分開過到老了為了孫子分開,還談什麼幸福的晚年生活?

這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由於現在的人情況特殊導致對未來充滿擔憂,覺得兩個男孩壓力更大。其實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管男孩女孩,我們現在能做到就是好好教育他們,以後的路自然由他們自己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