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有些專家在農資上漲、糧價下跌的環境下宣傳土地流轉?

山野鬼事


專家的意思無非就是,農資上漲,糧價企穩,你覺得種地不掙錢,可以流轉給別人種啊。

土地流轉這事,在有條件的城鎮平原地區,確實可行,因為生活在城郊,大家都有一份工作,種地利薄,大家種地的熱情都不高,本來也不指望那三分地發家,不種撂荒還覺得可惜,種吧又麻煩,土地流轉就解決了這個難題。

但並不是土地一流轉,什麼問題都解決了,流轉土地的人,種地成本並沒有減少,反而有流轉費這一個大頭,成本會更高,如果還是普通的種植模式,不僅掙不到錢,賠錢的也大有人在,懷著一腔熱情而來,最後不得不跑路的也不少。

土地就那麼多的產出,要想提高種地的收入就只有三個方法:降低種地成本、提高糧食價格、增加種糧補助,萬變不離其中,流轉也好,自己種也好,要想種地賺錢,少不了以上三個條件。


曲阜星


“磚家”提出土地流轉,基本有三個意圖:

一:從農民增收角度和種植效率角度看,希望土地集中流轉,提高種植效率,向美國學習大規模種植經驗,在某些平原地區此舉是可行的,例如東北。但中國很多丘陵地區是不適合土地流轉的。

二:從土地拋荒和建設美麗鄉村角度看,希望資本進入農村,集中土地,建立田園綜合體,這種做法可能在某些發達的丘陵地區可以實現,例如江浙。此舉在農村只適合部分地區。

三:房地產思維,希望收集農村宅基地,把農民趕進城,實現城鎮房地產的銷售,中國有8億農民,這是最後一塊沒有開墾的處女地,同時在農村開發房地產,休閒,旅遊等,如此則城裡人有了週末休閒去處。房地產思維的做法看似一舉兩得,實際上,極有可能引發農民爆亂和城市流民,此舉非常可怕。


板磚觀察


怎麼看待專家在農資長價,糧食降價的情狀下,宣傳土地流轉?

農業專家看待土地流轉和農民看待流轉,角度不同。

農業專家看待土地流轉,是從國家大農業發展方向去看待。農業專家是想通過土地流轉,進入大農業企業,或者組成大的農業合作社,這樣進行農業的工業化生產。這樣可以用上大農機,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出率,提高士地的產值,確實是個好辦法,也是農業發展的方向。

但是,現在還有個大問題難以解決,土地流轉是出租還是買賣方式,還是入股方式,哪種方式最好。還有土地價格問題。

還有剩餘勞力怎麼安排。還有農村老人問題都等待解決。有一樣解決不好,都影響這個進程。

農業專家的想法很好,要實現這個規劃,需要先解決好上面的問題。還能有想不到問題需要解決。

總之,我支持農業專家們的想法。


農家評述122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認為專家在農資上漲、糧價下跌這種背景下提出土地流轉,是對拯救或振興農業的一種有效的辦法,也是一個切合中國現實的好辦法。

眾所周知,目前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關鍵是糧食價格太低,農業比較效益低下,種糧難以養家餬口,所以土地擱荒現象嚴重,農村大量青壯勞動力大都跑向了城市打工,導致了農村空心化局面。

如果這種局面不改變,農村今後更加沒人種糧;加之80後、90後、00後農民不會種糧,農村土地擱荒現象將更加突出。在這種背景下,如果還不採取有效措施予以扭轉,農業問題將更加嚴重。

由此,專家學者提出土地流轉,其真實目的或意圖在於通過流轉的方式集中農村擱荒的土地或集中農村耕地,形成大片耕地,形成農業規模效益,以便實施機械化耕種,降低糧食種植成本,讓從事農業耕作的人能夠有錢可賺,讓農業成為能夠足以養家餬口的產業。

而且,從現實看,土地流轉、集中經營,推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是必須方向,也是中國農業的唯一出路。但土地流轉有些問題需要解決,應該從法律層面對農村土地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問題進行約定和定性,比如土地可否買賣,如何在不買賣的條件下,讓資本下鄉放心進行土地流轉從事農業種植等等,還有土地流轉之後農村農民的出路問題怎麼解決,等等,只有這一切問題得到圓滿解決之後,才能消除土地流轉的障礙,讓土地流轉順利地“轉起來”。


財經深思


現在的一些磚家,就是用磚砸農民的磚家,它們光出一些看似為.國為民實則是坑老百姓害老百姓的餿主意。現在農民種田不賺錢,養家餬口實在難,日子過得不算甜,四處打工好心酸。有的磚家蹦出來高喊要把農民的土地來流轉出去。

現在種田是不賺錢,但耕地足農民的命根子,都流轉出去],農民幹啥?現在種田的最年輕的也四五十歲了,大郜分 都是六十多歲的人,按城裡人己到退休年齡了,進工廠根本沒人要,工廠現在都是自動化,智能化,五六十歲己人老眼花,適應不了工廠快節奏。進工地也幹不了幾年了,再說耕地都流轉了,工地少,打工的多難找活,老闆開的工錢肯定也少。有地種起碼能解決溫飽。

中國的社會性質及基本國策是耕者有其田,這也是保證國家的發展能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避免重走拉美國家發展失敗之路。土地都流轉出去了,對農民的生活是雪上加霜,失地農戶大量湧入城市,將對城市產生巨大的壓力。

耕地現在流轉出去了,農民可能永久失去了土地,自己失去了養老的依靠,兒孫們再也沒有了土地,將成為真正的無產階級。


李彬v3nd


我們所有農民,今年糧食跌價,要知道是那一個專家提出要農民糧食跌價。比如是李××。或者是陳××。你碰到了這兩個人,你會打他?我指的是農民,會打這兩個人不?我會打得這兩個人殘廢,為老百姓出氣。看看舉手有多少?


用戶54998063559


想從農民手中把農民生活依靠土地生存的,僅有一點土地也想圈走,這樣的專家真不是東西!光知道算計農民的土地,狗屁專家也看一下被扭轉的土地是什麼狀況,那才叫慌哪!糧價再低我們這裡點點片片的土地都種上了莊稼和蔬菜,才沒有慌了的土地!


我是農民愛種菜


應為他們想當地主,土地一旦流轉出去再要回來,幾乎絕無可能,你到時候只能在自己曾經的土地上給地主打工。專家?不敢說100%,至少當下99.9都是為自己身後的財團服務,為人民?為農民?前車之鑑猶在。


聆聽你我它


土地流轉說白了,就是讓農民下崗。在當前農業不景氣的情況下,農民土地流轉根本無法獲得比較合理的流轉費用。

而且對於那些已經四五十歲,五六十歲的農民來說,土地流轉後,他們的出路在那裡?還像以前似的去建築工地去打工?據我所知,農村以前比較忙碌的瓦匠師父現在都沒有活幹。去工廠打工?五十以上的農民,沒有經驗,沒有技術那個工廠會用?

全部都改成養殖業?明顯不現實,那樣又會造成養殖業的過剩,而且養殖業的發展也必須是循序漸進的。

就因為這種種原因,大多數農民雖然面臨著糧食掉價,生產資料漲價的雙重壓力,還是無法放棄自己的土地。他們毫無怨言的勉強維持著他們的貧困生活。

農民出路在那裡?需要專家拿出切實可行的,能夠讓大多數農民能夠接受的意見,而不是簡單的說教,和什麼旅遊農業之類不適合大面積推廣的辦法搪塞人。



東北老農


你怎麼看待有些專家在農資上漲、糧價下跌的環境下宣傳土地流轉?

沒別的說的了,對農民來說,就是一個字“苦”!

我想說的是專家們你們不要再搞農民了行嗎,現在的農民已經很不容易了,正如題主所說,現在的糧食價格並不高,種植一畝小麥或者玉米的收益也就幾百塊錢,這點錢相對現在生活的花銷簡直是太少了。有些專家看似是為農民考慮,提出了土地流轉的方式,農民可以將自己的土地流轉給其它種植戶或者企業,種植大戶或者企業先給農民一定的補償,然後再每年定額補償。


這種方法表面上看起來是農民不種地也可以獲得跟種地差不多的收益,農民也就有空去城裡打工,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但是這個方法有幾個問題:

  • 一、土地流轉後農民還是農民嗎

農民的本職工作就是種地,要是把土地流轉出去沒有土地了,農民也就稱不上是農民了,土地可是農民的命根子,沒有了土地也就這一輩人有收益,農民的子孫收益從哪裡來?這個問題建議專家考慮下。


  • 二、城裡勞動力過剩

隨著一些科技的發展,很對行業對農民工的需求正在下降,而多數農民工從事的建築和重工業最近幾年發展又不景氣,很多農民即使到了城裡也找不到工作,這樣農民光靠土地流轉那點錢根本不夠生活,還不如留著土地自己種的起碼夠自己吃。所以土地流轉後農民工的就業問題專家也要考慮下。

希望一些專家不要趁火打劫,你們都工作不是吭農民,而應該是研究如何提高糧食的產量,如何幫助農民種植經濟效益更好的經濟作物讓農民通過土地賺更多的錢,而不是竭澤而漁,讓農民用自己的命根子去換取那點短期的利益,正如前面所說,土地沒了這輩子農民的生活有保障,那他們的子孫後代還有保障嗎,我看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