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別再爲「搶跑」衝動

家長別再為“搶跑”衝動

消解家長“搶跑”衝動

“孩子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可是拼音、算術什麼都不會,這可怎麼辦啊?”“別擔心,把孩子送到某某幼兒園,我們開設了拼音、數學、書寫等課程,讓孩子提前體驗小學內容。”“太好了,我這就把孩子轉過來。”這是一則真實的廣告。

每到大班下學期,很多家長紛紛要求開設算術、識字、拼音等知識性課程,甚至有的家長直接將孩子轉到一些小學附屬的學前班,或者幫孩子報了各種輔導班,為的是讓孩子適應幼小銜接。面對這種情況,幼兒園應該如何面對家長的不同要求?如何調和其中的矛盾?

家長普遍有“提前教育”的想法

由於個性特點、生活背景不同,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不同,教育的方式與訴求也各不相同。對於幼兒的學習,家長的態度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幾類:防患未然型、盲目跟風型、能力培養型、夢想轉嫁型、無為而治型。

家長懷有不同的想法,就會對幼兒園提出不同的要求。防患未然型家長,大多數性格比較好強,對孩子要求較高,喜歡給孩子安排一些課外補習班。這類家長希望幼兒園多開設一些知識性課程,是銜接班的忠實支持者。盲目跟風型家長佔多數,對於小學知識抱有“不敢不學”的糾結心態,雖不主動向幼兒園提出開設拼音、數學班的要求,但也是銜接班的重要參與者。能力培養型家長,相較於前兩種家長更理性,認為知識不是唯一,希望孩子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擴大交友範圍,技多不壓身,併為此報班。夢想轉嫁型家長,多在學業上抱有遺憾,希望孩子能夠完成自己當年的夢想。這類家長往往會忽略孩子的真實想法,只是用知識填充孩子,極力支持幼兒園增加小學課程。無為而治型家長,認為孩子自然成長最好,不要給予外界的壓力,對幼兒園工作沒有要求,但這類家長對於良好習慣的養成不甚在意,容易放任孩子。

不良宣傳為“搶跑”推波助瀾

家長的訴求被培訓機構視為商機,通過各種渠道灌輸給家長,讓家長的擔心擴大化,家長的不理智和銜接班的興風作浪相裹挾,助長了“提前教育”的勢頭。

現在,有的銜接班以達到1000識字量、學會100以內加減法等為誇耀的資本,吸引家長。有的銜接班用幼升小面試技巧培訓為賣點,掩蓋“提前教育”的本質。還有一些教育機構雖然不直接開設銜接班,卻出版了一些幼小銜接教材,打著專業的旗號,實際還是拼音、算術等“小學化”的知識。這些教育機構利用了家長“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心理,吹噓幼小銜接輔導班的作用。部分家長由於缺乏專業的教育知識,對這種狂轟濫炸式的宣傳不能保持理性的態度,為了孩子的未來,願意花時間和金錢讓孩子參加這些銜接班。

為保發展,部分幼兒園背棄教育規律。有的幼兒園為了保證生源,以識字、算術、拼音為特色,作為招生的籌碼。更有甚者,在幼兒園中開設“精英班”、“培優班”,實際還是小學知識的提前學習。這些顯性知識讓家長認為孩子在幼兒園有所收穫,違反孩子發展規律的班級、園所,反而受到部分家長的歡迎。殊不知,這種竭澤而漁的方式不僅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也不利於幼兒園的良性發展。

多管齊下:交流展示消疑慮

面對生源流失和堅持科學教育理念的抉擇,幼兒園應堅守陣地,指導家長獲得科學的育兒觀念。首先,分清家長類型,對症下藥。面對防患未然型家長,要讓他們明白孩子提前學習的弊端。面對盲目跟風型家長和能力培養型家長,要建議他們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性,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考慮,尊重孩子的選擇。對於夢想轉嫁型家長,要建議他們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不要擅自為孩子做主。對於無為而治型的家長,要建議他們配合教師,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其次,讓家長變成家園交流的主持者。家長是幼兒園工作的合作者,家長的宣傳往往更能讓其他家長信服。可以建立家長沙龍,定期針對一些幼小銜接中的困惑進行討論,比如,“孩子時間觀念的培養”、“怎樣教會孩子整理文具”等常見問題,摒棄以往灌輸式的方式,讓家長反客為主,暢談自己的看法,思維的碰撞會讓家長印象深刻。

再其次,家、校、園三方合作,揭開幼升小神秘面紗。請小學教師、領導與家長座談,談談小學的入學準備。還可以邀請孩子與家長一起參觀一年級的公開課,體驗真實的小學課堂,讓家長通過真實觀察瞭解學校,打消孩子不會寫字、不會算數引發的顧慮。此外,及時向家長傳遞有關幼小銜接的信息,幫助家長正確認識幼小銜接,放心地將孩子交給幼兒園,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作者單位:瀋陽師範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