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中拼了老本的廣西狼兵,是如何跟日軍血戰的?

竹海飄雪


這個時期的廣西狼兵應該叫桂軍,自民國初至抗戰前,是中國所有地方部隊中戰鬥力最為兇悍的部隊之一。廣西實行“寓兵於團”的制度,至抗戰爆發前,廣西受過軍事訓練的壯丁就超過100萬人,每年還專門從德國進口1萬支新式步槍和自動槍,其以死相拼、擅長山地作戰的特點聞名全國。

全面抗戰爆發後,桂軍編為第11、16、21集團軍,由李品仙、夏威、廖磊擔任總司令,其中第21集團軍加入淞滬戰場。一上來,隨即加入由第三戰區制定的大場反擊作戰行動,其下屬的第48軍作為尖刀部隊擔任主力,於1937年10月21日晚向日軍第9、101師團和第3師團一部發起攻擊,全是日軍精銳部隊。

然而,身穿黃色軍裝、頭戴碟型鋼盔的廣西士兵雖然驍勇,只可惜嚴重缺乏火力支援,完全靠血肉之軀決死相拼。相反,日軍憑藉地空火力優勢橫掃潮水般衝擊的中國軍隊。48軍174師一個團還未與日軍交手就因慘遭火力打擊,傷亡過半。然而桂軍將士全然不顧重大犧牲,迎著日軍炮火,奮勇突擊。部分突入日軍陣地的桂軍士兵與日軍展開白刃格鬥,由於後續部隊被日軍炮火壓制難以跟進,突入敵陣的戰士基本上全部壯烈犧牲。次日天明,日軍在飛機、坦克掩護下向桂軍發動反突擊,桂軍的反擊則被全面壓制,21集團軍被迫轉攻為守。激戰至25日,21集團軍12位旅長陣亡7個,部隊傷亡數萬人之多,只好交替掩護向後撤退。

這次戰鬥是淞滬會戰中中國軍隊唯一一次大規模反擊作戰,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廣西子弟兵以勇猛頑強、勇於犧牲的精神打出了國威軍威。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打響,進行到10月下旬,日軍在蘊藻浜南岸建立了比較鞏固的陣地,大有盡佔蘇州河以北之勢。為了扭轉不利戰局,白崇禧、顧祝同、陳誠等人決定發動一次集中幾個師兵力的大規模反擊戰,目的就是要把侵入蘊藻浜南岸的日軍驅逐回浜北,並相機奪回劉行和羅店。


(白崇禧時任副參謀總長)

反擊戰的任務落到了廣西桂軍頭上。當時的桂軍系統第21集團軍陸續抵達上海,總司令廖磊指揮第171、第174、第176師的6個團作為第一線攻擊軍,分為左、右兩翼同時展開行動。10月21日晚上,戰鬥開始。廣西健兒十分勇敢,前仆後繼衝向敵陣。不過非常遺憾,現代戰爭光有勇氣是不夠的。桂軍3個師6個團一線平推,各級指揮官手中沒有控制預備隊,面對日軍優勢火力,註定犧牲慘烈。


(淞滬會戰中的桂軍)

10月22日,日軍全線反攻,第176師一個營自營長劉玉池以下官兵全部陣亡。173師一個營堅守陳家行,結果陳家行幾乎被日軍炮火夷為平地。根據第21集團軍兵站分監藍香山的說法,桂軍因為頭戴英式鋼盔,身穿草黃色軍服,目標比較顯著,所以造成重大傷亡。特別是白天,受敵機掃射和敵炮轟炸,別說進攻,防守都抬不起頭。

白崇禧本來想要展示一下廣西軍隊戰力,沒想到抗日戰爭不比以前軍閥大戰,日軍武器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硬碰硬根本不是對手。就說打坦克,桂軍缺乏反坦克炮,只能依靠集束手榴彈對付,炸燬一輛坦克的代價往往需要幾個乃至十幾個官兵拼上性命。前線告急的電報傳來,白崇禧飯也咽不下口,心痛萬分。


(桂軍開赴抗日前線)

10月23日,戰鬥更為激烈。桂軍的戰鬥報告指出,日軍陸空步炮、戰車、毒瓦斯等多種武器,如狂風暴雨急劇襲來。陳家行、孟家宅之線,陣地工事全毀,旅長龐漢禎陣亡,團長黃法睿負傷。第176師組織敢死隊逆襲談家頭,團長謝鼎新陣亡,營長江晶熙、陳立卿負傷,所部一片混亂。張家樓、灣宅之線,桂軍與日軍反覆搏殺,旅長秦霖陣亡,團長黎式谷負傷,幸虧這個旅老兵佔多數,還能各自為戰,保持陣地不失。

(桂軍普遍佩戴英國式鋼盔)

桂軍發起的蘊藻浜反擊戰最終失敗收場,三天下來,合計戰死旅長2人,傷亡團長6人,連排長數十人,士兵約2千多人長眠於東海之濱。這場反擊戰雖然有些冒失,但廣西健兒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抗戰精神還是值得後人敬仰的,藉此回答問題的機會,我要向桂軍抗日英烈說一聲:你們都是中華好男兒!


馮傑


七七事變後,桂系白崇禧能接受南京軍事委員會的邀請赴寧,對蔣介石而言意義非常重大,蓋因作為最具實力的政治對手,一旦桂系能與老蔣攜手抗日,其他地方實力派就不好再躊躇觀望,具有風向標的意義。所以蔣介石也是下了血本的,不僅派特使劉斐專飛桂林促駕,還拿掉老資格楊傑副總參謀長的位置給了白健生,甚至於又任命白崇禧為“廬山軍官訓練團”副團長,尤其這最後一個職務很是夠哥們,一般來說,這是黃埔系二號人物的位置。



果然,白崇禧到達南京就任後,四川劉湘、雲南龍雲、廣東張發奎、山西閻錫山乃至山東的韓復榘等諸侯,紛紛前來參加全國高級將領抗戰會議,同時來的還有周恩來、葉劍英等我黨代表,中華民族的抗日統一戰線至此真正形成。

“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時,頂在前面的是張治中率領的中央軍,第二梯隊上來的,還是陳誠和胡宗南的黃埔嫡系部隊,比如第1軍、第18軍、第74軍等,白副總參謀長作為首席幕僚長(總參謀長程潛代第一戰區司令官)經常到前線視察,但基本都是就戰術和技術問題提出建議,並未參與實際指揮,期間最大的建樹,是勸諫蔣介石調走了第三戰區司令官馮玉祥,老馮名義上是淞滬前線最高指揮官,卻什麼也不幹,其實也什麼幹不了,中央軍悍將們哪裡會聽他的招呼。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馮玉祥)

在蔣介石任命李宗仁為第五戰區司令官、以及承諾桂軍可以擴編後,桂軍主力開始出動。1937年10月15日,廖磊的第21集團軍到達上海前線,下轄桂系最知名的第7軍(周祖晃)和第48軍(韋雲淞)兩個軍六個師,有了方便指揮的基本部隊,白崇禧決心露一手了。

在這一階段,由於日軍大量增兵,淞滬戰場的主動權已經易手,中國軍隊基本是被動防守,哪裡漏了哪裡堵,白崇禧認為需要主動出擊扭轉局勢,並提議由桂系部隊打主力,蔣介石何樂而不為?經過白崇禧和淞滬前線實際負責人顧祝同會商,選定的突破口為南翔(懷念小籠包)和真如一線。

(白崇禧和陳誠在淞滬前線指揮所)

如果說桂系軍隊在30年代的地方派系中是實力最強的,其實並不誇張,當時的桂軍有三大優勢,第一是高層團結,李白比較齊心,高級軍官忠心;第二是從1932年起廣西每年自德國購買1萬支新槍、甚至戰前加購了1000支自動步槍,戴鋼盔配刺刀,裝備是僅次於中央軍的;第三是廣西民風彪悍,“狼兵”爭勇鬥狠,單兵戰鬥力很強,一對一的話,日本的九州兵都未必是對手。

可惜這是現代戰爭,從沒有跟日本陸軍交過手的桂軍完全落伍了,這一點尚不及在長城抗戰中摸索出一點經驗的中央軍,尤其在淞滬戰場,日軍除去炮兵和空中優勢外,更有黃埔江上的大口徑艦炮助戰,立體火力非常之強,蠻幹是肯定吃虧的。桂軍的自信仍然停留在內戰時期,彼時中國軍隊互掐的火力強度跟日軍差一個時代,炮兵少,飛機轟炸也是象徵性的,大多還是輕武器對射以及大刀對砍。

(1937年的白崇禧)

白崇禧選定的反擊區域對面是日寇第13和第9師團,都是甲級老牌師團,戰鬥力之強超乎白崇禧的想像。桂軍其實更擅長山地作戰,然而淞滬地區只有水田與河流,完全是一馬平川的地型,利於日軍發揚火力。桂軍的反攻並非是傳說中的六個師齊頭並進,白崇禧的軍事能力沒有那麼糟糕。

根據1937年10月18日晚的軍事命令記載,中國軍隊參加反擊的部隊共分三個方向:中央作戰軍以桂軍八個團為主、左翼作戰軍以薛嶽第159、160師的四個團為主、右翼以羅卓英第18軍第98師兩個團為主,桂軍前敵總指揮為第48軍軍長韋雲淞,出動的部隊是第173、174兩個師,10月21日拂曉全線發起攻擊。

(桂系大將廖磊)

負責掩護桂軍出擊的炮兵也出了問題,按計劃施放的煙霧彈由於風向判斷錯誤,反而迎面飄向中方陣地,中國軍隊視線受阻,日本人卻把對面展開的兵力規模和戰術意圖看的清楚,隨即炮火壓制,野戰重炮、坦克炮、步兵炮、迫擊炮和艦炮同時開火,其猛烈程度是桂軍從未遇到過的,第173師師長賀維珍佈置完任務率領幾名旅長和團長剛剛走出指揮部,兩名旅長就被呼嘯而來的炮彈當場炸死,進攻的桂軍士兵黃色軍裝尤為顯眼,遭到日軍輕重機槍的嚴重火力殺傷,一日之內,傷亡超過萬人。

桂軍的傷亡不僅來自於進攻,三個方向上的進攻不能奏效後,日軍立刻在坦克掩護下發動反攻,由於前面衝擊的桂軍潰敗,負責防禦的第7軍也是進退失據傷亡慘重,其170師幾乎打殘,桂軍全線動搖,幸得剛剛完成補充的胡宗南第1軍頂上增援,真如一線陣地才得以保持,但三天下來,桂軍已然傷亡接近四萬人,桂軍經此戰後一蹶不振,撤下來赴安徽整補。在蘇州指揮所裡的白崇禧心疼的茶飯不思,又聞潰兵被其他部隊收容,深感大失體面。

(蔣介石、宋美齡和白崇禧)

蔣介石也大失所望,22日在日記裡寫道:“滿擬以桂軍加入戰線,為持久之計,不料反因桂軍挫敗,戰局頓形動搖,殊所失望。”

其實桂軍在淞滬戰場的嚴重損失,並非桂軍士兵不夠勇猛,直接責任人是白崇禧和廖磊兩位,從未出國學習軍事的白崇禧,對現代化的日本陸軍缺乏必要的瞭解,盲目照搬國內戰爭的進攻方式,在缺乏火力支援的情況下步兵一線平推;另外,桂軍在戰前緊急補充的士兵多來自民團,雖勇氣可嘉,但戰鬥技術和經驗嚴重不足,以致遭到重大犧牲卻未取得任何戰果。

(桂軍士兵)

這一戰的後果非常嚴重,白崇禧由狂變縮,再不讓桂軍主力壓上第一線,也直接造成他自保的心態貫穿整個抗日戰爭進程,南京保衛戰堅不參加,徐州會戰只肯做機動部隊,乃至後來的桂南會戰和桂柳會戰期間,白崇禧也沒有發揮出應有的軍事水平,曾經氣的蔣介石將其降級處分,而白崇禧所顧忌的,就是擔心桂軍老本消耗太大。


度度狼gg


在七七事變爆發以後,廣西是率先出兵抗日的,桂軍在淞滬戰場上表現是非常突出的。

日本侵略者發動盧溝橋事變以後,蔣介石立刻邀請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去廬山商討抗日大計。雖然雙方積怨很深,但最終還是放下成見,共赴國難。7月20日,李宗仁、白崇禧、黃旭初聯名通電全國,表達了新桂系不惜任何犧牲、統領全體將士和1300萬廣西民眾抗戰到底的決心。

在抗日救國的感召之下,前來踴躍報名的八桂子弟很快就超過了徵兵計劃。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迅速編成了3個軍,分別為國民革命第七軍、國民革命第十五軍(後改編為第四十八軍)、國民革命第三十一軍。後來又增編了第八十四軍、第四十六軍。

1937年10月,桂軍第七軍、第四十八軍共六個師65000人馳援上海,編入中央軍序列,擔任攻擊軍。10月15日夜,廣西桂軍在陳家橋、淡家頭一線,打響了參加淞滬會戰的第一槍。此戰之中,八桂子弟兵激戰六天六夜,多次打退日軍的進攻。當然戰爭也是殘酷,兩個軍在堅守大場鎮中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士兵。

11月10日,為了保證淞滬會戰中撤退下來的中國軍隊能夠安全撤離,廣西子弟兵的第170師和172師奉命在吳興阻止日軍第六師團的西進。他們與日軍二萬餘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雖然武器裝備落後,但是廣西子弟兵仍然能夠勇猛的與日軍搏殺,先後在升山市、吳興城、朱家巷等地阻止了日軍的進攻。

他們從19日一直浴血奮戰到25日。在這期間,日軍飛機、火炮、坦克、步兵密切配合,向他們的猛攻。全體將士用血肉之軀抵擋住日軍的進攻,一直堅持到最後撤退。在戰鬥中,第170師副師長夏國璋親自督戰爭奪山頭,在戰鬥中壯烈犧牲。團長韋建森在撤退途中負責殿後,中彈身亡。整個170師共四個團只剩下一個半團,第172師只剩下一個團兩個營。


八年抗戰之中,廣西軍民是打得非常非常勇敢的,軍民的犧牲應該是僅此於四川的。當時,廣西人口1300萬,八年之中出兵100萬人。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

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之所以成為狼兵,其實來源於“俍兵”。俍,音為[liáng]。在壯族、布依族中所謂“俍”就是土官,“俍人”或“俍民”,這就和歷史上稱呼“漢人”、“唐人”是一個意思。

還要一種說法,“饕餮血食,腥穢狼籍,因以狼名”。這種說法實際上是望文生義的,是對少數民族的一種汙衊和誤解。

不過說起這廣西狼兵,作戰著實勇敢。敢打敢拼,好不兇狠!

一、

狼兵其實早在明朝年間,就作為補充兵種而存在了。起初主要是用於地方政府的剿匪工作,後來因為狼兵的戰鬥力實在是強悍,地位很快的提高,以致慢慢的脫離了廣西省,上升到為國家效力抵抗侵略的英勇鬥爭中。

有句俗語說“廣西狼兵熊天下”,也可以看出廣西狼兵當時在全國的影響力。和浙江義務兵、福建藤甲兵、關寧鐵騎一起合稱為“四大精銳”。

關寧鐵騎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隻數量不多,但戰鬥力爆表的精銳不對,可以和後金的八旗軍正面交鋒。而廣西狼兵能夠和關寧鐵騎齊名,我們也由此大概清楚了廣西狼兵的戰鬥力。

歷史上廣西狼兵也曾經在對抗後晉的戰鬥中大放異彩,那便是袁崇煥所領導的第一次寧遠大戰。

“一座寧遠城,半部明清史”,寧遠大捷同樣見證了廣西狼兵的無上榮耀。

二、

時間很快的到了清朝,廣西狼兵依然高唱凱歌,耀我中華。

中法戰爭中,清政府唯一一次答應的反侵略戰爭——鎮南關大捷,用的同樣是廣西兵。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廣西依靠著300萬的投入兵力,成為全國抗戰投入省份中第二的省,僅次於四川。有30萬的廣西戰士,犧牲在了抗日的前線。要論抗日的功績,廣西絕對排的上前列。

就連美國的史迪威將軍,也對廣西的士兵青睞有加,大加讚賞,稱其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三、

淞滬之戰爆發以後,作為國民黨十大王牌之一的“鋼軍”——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正是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隊,為了支援全國的抗戰,廣西軍一共投入了六個師,總共約六萬人匯聚淞滬戰場。

臨行前,“小諸葛”白崇禧喊話道:以前是打內戰,現在是打外戰。保衛國家,每一個軍人都是有責任的。大家一定要拼命地打,狠狠地打”。事實上,廣西人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僅僅三天的時間,桂軍傷亡約四萬人,數萬名士兵組成的敢死隊幾乎無一生還。

壯哉!廣西狼兵!

除了淞滬會戰,還包括臺兒莊戰役,血戰崑崙關,棗宜會戰,豫湘桂會戰等中,同樣有著廣西狼兵的身影,衝鋒陷陣,捨我其誰,還有什麼能比保家衛國,英勇無畏更能振奮人心,新生欽佩的嗎?沒有,絕對沒有!

廣西狼兵,值得歷史的尊重,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奇點歷史


廣西“狼兵”,又稱“俍兵”,是土兵的意思。早在袁崇煥鎮守寧遠時,就培養了一批廣西土兵。這些土兵們均是選自廣西當地的壯年小夥,從小就在山區生活,經常成群結隊去山裡亂竄,所以體能十分優異,加上對地形十分了解,對彼此也十分熟悉,默契度高,所以這支部隊相當團結。

淞滬會戰爆發後,在日本人叫囂著要在“三個月內佔領中國”時,廣西六萬精兵干將以最快的速度到抗戰最先線進行支援。他們剛下火車就直接奔向戰場,甚至有很多士兵還未來得及吃上一口飯就犧牲在戰場上了。

當時雙方共有100萬人進行交鋒,中國兵有80萬人,日本有20萬人。由於雙方人數上相差甚多,日軍決定直接進行掃射,不用瞄準。

但讓日本人沒想到的是,面對他們的狂轟濫炸、瘋狂掃射,廣西狼兵仍然如潮水般前仆後繼,好像永遠也打不完。這是支多麼可怕的軍隊啊!雖然廣西兵的武器相對來說比較落後,但這並沒有阻礙廣西狼兵們英勇前進殺敵。一個廣西狼兵倒下了,千萬個廣西狼兵站起來了,他們義無反顧地朝日軍衝了過去。此次戰役廣西兵損失慘重,傷亡人數達四萬餘人,但卻成功阻止了日軍的進攻,破碎了日軍的美夢。

事實上,如果當時戰爭地點是在山區,廣西狼兵們會更有優勢。但在一馬平川的江南地區,廣西狼兵們只能成為活靶子,以血肉之軀抵抗日軍的機械化軍隊。

中國士兵用自己的方式,向全世界證明,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老照片




廣西狼兵來源於“俍兵”,翻譯成文字就是土兵的意思。最早出名是在明朝袁崇煥鎮守寧遠的時候,袁崇煥老家本是廣西人,於是調動了一些廣西兵來參與防守。那一戰打得努爾哈赤吐血,面子丟光,回家後就死掉了。

廣西兵最大的特點是來自於山區,從小就在山上跑來跑去,因此體能比較好。因為大家都是從一個地方出來的,口音也一樣,和其它地方的人很容易區分開來,所以比較團結。再加上當地人民風彪悍,經常參與私鬥,因此擅長打仗。

到了民國時候的廣西兵,因為有了李宗仁和白崇禧這樣的領導,引入了現代軍事管理技術,讓廣西在近代歷史上寫下了壯麗輝煌的一幕。

先是李宗仁和白崇禧聯手統一了廣西,然後就是擊退西南最大軍閥滇軍的進攻,並且讓他們再沒有機會殺進廣西。在北伐中,知名的鐵七軍就是廣西兵,他們為北伐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也打下了大大的地盤。



1937年,抗戰爆發。按照此前的戰略部署,如果日本人從北向南打的話,將會非常順利,一馬平川,中國軍隊無法依託有利地形與之展開對抗。如果能把日本人吸引到上海來,讓日本人從東向西打,將會是比較有利的局面。

於是,在南京政府的操作下,中國軍隊開始向上海集中,日本軍隊也開始向這一區域靠攏,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早在此前,蔣介石就曾講過: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了。全世界的目光都盯住了上海,日軍叫囂著說:一槍不放拿下東北,三個月內滅亡中國。這樣不要臉的話,刺激著所有的中國人,原來各有異心的地方軍閥,終於在全面抗戰的大旗下統一起來了。

蔣介石答應桂系可以擴張自己的軍隊數量,並可以給予一定的軍費,並且讓白崇禧親臨前線指揮。馮玉祥就是一個膽小鬼,他本來是前敵總指揮,但這個人天生怕飛機轟炸。日軍為了打擊中國軍隊的士氣,就出去大量飛機轟炸,馮玉祥就嚇得到處亂跑,成了當時的笑話,蔣介石一怒之下,把他撤了下來。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桂系的軍隊出去了,最精銳的六萬廣西子弟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了大上海,中國抗戰的大前沿。



1937年10月15日,六萬廣西好男兒來到了淞滬戰場。他們剛下火車,就直接上了前線,許多人沒有吃上一口飯,喝上一口水,就倒在了抗日前線。

在這個小小的區域,雙方集結了100萬大軍,其中中國方面80萬,日軍20萬。中國軍隊密度之高,世界都少見,日本軍官下令,不用瞄準,直接射擊,肯定可以打死人。

面對著日軍的飛機轟炸,大炮轟擊,機槍掃射,廣西狼兵如潮水般的衝了上去,成片成片的倒下,後邊的人依然會擁了上去。對面的日本人也嚇呆了,這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呀!他們不知道,這就是北伐中名聲大振的鐵七軍和他的戰友們,他們都有共同的一個名字叫廣西狼兵。

雖然廣西兵的裝備並不落後,有許多從德國進口的槍械,但基本上都是槍支,對付國內的其它軍閥還可以。在面對立體進攻的日軍,就顯得遠遠不夠。在困難出現的時候,就是需要英雄的時候,無數的無名英雄站了出來,面朝著日軍進攻的方向衝了過去。


第一天,廣西狼兵就傷亡了一萬多人,成功的阻止了日軍的進攻,戰爭就是這樣的慘烈,武器落後的中國軍隊只有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對抗日軍的機械化軍隊。

後來的戰例證明了,廣西狼兵在山地作戰中,對日軍的殺傷力更強,更能發揮自己的優勢。但在這水網交錯的江南地區,他們基本上成了活靶子。

三天之內,廣西狼兵傷亡了四萬多人,這支軍隊就打慘了,只能退回後方休整。

整個淞滬會戰,中國軍隊共傷亡約30萬人,消滅了4萬日軍,粉碎了日本人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計劃,向國際社會證明中國人民不好欺負的。



在一年之後的臺兒莊會戰,在李宗仁將軍的指揮下,他們再次站在抗日的前沿。

臺兒莊戰役是他們復仇的好機會,中國軍隊利用地形,中間軍隊後退,誘敵深入,兩側的軍隊進行包抄,佈下了一個口袋陣,重創日軍板垣徵四郎師團,以犧牲五萬人的代價,消滅了2萬日軍。

這一戰打出了廣西狼兵的威風,他們報了半年前在上海的大仇。李宗仁將軍在戰後哭了,默默為在上海犧牲的兄弟們倒了一杯酒。

在崑崙關戰役中,桂系的第十六集團軍配合中央軍的第五軍,擊斃日軍旅團長中村正雄,殲敵約五千人,取得了抗戰以來首次攻堅戰的勝利。

1940年,第十六集團軍再次和中央軍的64軍合作,收復南寧,把日軍趕出了大廣西,保證抗戰大後方的安全。

1944年1月,日軍集結了50萬兵力,發動了一號作戰計劃,從河南一直打到廣西。10月桂林保衛戰打響。桂系以2萬多人對決10萬日軍,廣西狼兵再次展現了自己韌勁。日本人再次抓狂了,喪心病狂之下,他們使用了毒氣、窒息性煤氣和火焰噴射器,才攻入城內。

這次戰役,廣西狼兵共堅守了10幾天,以犧牲9000多人的代價消滅了5000日軍。這場戰役過後日軍再無力作戰,殺進重慶的意圖也就破產了,有力的支援了中國的抗戰大業。


新知傳習閣


我拿不出什麼史料來說,只說說我看到的一些資料和一些老兵,將軍的回憶錄來說說

桂軍在淞滬戰役後期的一些戰鬥中,打得那是繪聲繪色,本來桂軍就擅長於山林作戰(部隊裡面的老兵多數來自於廣西和貴州,所以叢林作戰是他們的特長),桂軍有一個傳統,連排長先帶頭打衝鋒,絕對不是抗日劇裡面描述的,在後面指揮。團長戰死,團參謀指揮,團參謀戰死,營長指揮,營長戰死,連長指揮,依次類推

依稀記得一個戰場,桂軍為了和日軍爭奪一條必須要通過的道路,雙方都自發組織了一個連的敢死隊(你沒想錯,就是一個人身上掛兩手榴彈那種),要知道,日本因為有武士道精神,他們是從小接受了這個概念的,所以敢死隊的質量很高,每個人都敢衝鋒,一進人群就拉爆兩顆手榴彈,然而,他們遇到了國民革命軍第七軍,鋼軍。無所意外的,桂軍也是以牙還牙的組織了一個連的敢死隊,同樣身上掛兩手榴彈,就衝過去了,整個戰場只有轟轟轟的聲音和廣西那句:丟你姥母...唯有一聲嘆息

確實和問題的本身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我只是想把我知道的這個事表達出來。

不喜勿噴


有所持有所為


參加淞滬會戰的廣西部隊是國民革命軍第21 集團軍,下屬第7軍、第48軍。於10月份趕赴淞滬地區,作為反攻主力投入了戰鬥。

戰役前期桂軍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一度奪取部分日軍陣地,隨後日軍發起反擊,雙方血戰7日。桂軍傷亡達60%,戰死旅長2名,團長5名,陣亡6000人,受傷15000人,不得不暫時撤出戰場進行修整。



11月,日軍於杭州灣登陸,意圖切斷我中國軍隊之後路,徹底圍殲淞滬地區的守軍。形勢極其危機,整個中國軍隊開始全面撤退,桂軍第21集團軍奉命開赴常福一線,阻滯日軍進攻,掩護主力部隊撤退。此時第21集團軍雖然名義上在後方修整,可是並沒有來得及補充兵員、裝備,部隊戰鬥力遠不如開戰之初。儘管如此,該軍依舊堅守陣地7天,保證了數十萬中國軍隊的安全撤離。而桂軍也付出了慘重的傷亡,犧牲師長1名、團長4名,共計5000人。


桂軍同當時大部分的中國軍隊一樣,作戰思維仍舊停在國內戰爭層面上,不適應擁有大量火炮等自動化武器的現代戰爭,尤其國內戰場盛行的集團衝鋒在日軍優勢火力下傷亡極重,部隊也不懂得空軍的巨大威脅,沒有防空意識,經常在集結時遭到日軍的飛機的猛烈打擊。儘管他們在裝備和戰法上都與日軍有很大差距,可是英勇作戰,不懼犧牲,築起了一道血肉長城。

國家已到此等地步,軍人唯有為之死,別無他法!

致敬第21集團軍!

致敬桂軍!


小小狼王


“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後,桂系的白崇禧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協助參謀總長何應欽;桂系的另一首腦李宗仁則率領桂軍北上抗日。參加淞滬會戰的桂軍是第21集團軍,總司令為廖磊,下轄第七軍和第48軍。其中第7軍下轄第170、171、172三個師;第48軍下轄第173、174、175(該師劃歸了李品仙的11集團軍),替補該師的是第176師。


桂軍的編制為乙種師,即每師下轄2個旅,每旅下轄2個團。桂軍裝備的是德國的新式步槍,配備的是英式的託尼鋼盔。

第21集團軍進入淞滬戰場已經是1937年10月中旬,進入一線陣地的是第173、174、176三個師。桂軍主動發起了攻勢,由於喪失了制空權,桂軍第174師的一個團初上戰場就傷亡過半。桂軍面對日軍的優勢火炮,浴血奮戰。第173師的師長和下面的一個旅長在前線看地圖,該師師長賀維珍剛離開旅部,日軍的炮彈就炸死了旅長。

白崇禧為了在國際上表現桂軍的戰鬥力,盲目地實行中央突破的戰術,即從南翔、真如間出擊,將日軍壓向海邊。由於白崇禧在地圖上劃定的出擊面很大,桂軍三個師從原陣地出擊,一線平推,各級指揮官手中沒有預備隊,桂軍的防線反而遭到日軍3個師團的突破。白崇禧在蘇州聽到散在戰場上的桂軍被友軍收容,大感有傷體面。

廣西的狼兵在淞滬會戰中的表現還是可以的,經此一戰之後讓白崇禧認識到了日軍的戰鬥力。淞滬會戰結束後,蔣介石想讓桂軍參加南京保衛戰,白崇禧為了保存桂軍的有生力量,拒絕了蔣介石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