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碾壓《PUBG》和《堡壘之夜》,第三個「吃雞」爆款要來了?

文 | 遊戲陀螺 Llewyn

導語: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18個月前,《絕地求生》讓整個遊戲圈的格局顛覆,“吃雞”玩法成了玩家的新寵;半年後,開著空中巴士的《堡壘之夜》迅速躥紅,憑藉恐怖的人氣成為新一代的現象級遊戲。隨後大大小小的變種“吃雞”遊戲逐漸露臉,但大部分也只是雷聲大雨點小,第三位登基者依然留有懸念。

在今年的“吃雞”新遊中,玩家目光最聚焦之處毫無疑問是《使命召喚》和《戰地》系列的新作——老牌FPS大廠對“吃雞”玩法的詮釋將得到首次呈現。剛剛結束Blackout“吃雞”模式測試的《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便開了個好頭,根據第三方網站SullyGnome的數據顯示,遊戲在9月10日開啟第一波PS4平臺上的限定搶先測試時,直播平臺Twitch上的觀眾人數已經突破35萬,比同時間的《堡壘之夜》和《遊戲聯盟》加起來都要多。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而到了9月14日遊戲開啟PC版公測時,收看人數更是一路飆升,直接突破了50萬,成為最熱門的遊戲,同期間《堡壘之夜》觀眾人數更是跌到了只剩7萬人。不僅人氣爆棚,遊戲在評價也收穫不少讚賞聲,許多玩家戲稱”吃雞”模式完全拯救了這個正在走下坡路的系列,《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真的會成為下一個吃雞掌旗人嗎?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一款打好蠟、拋好光的“吃雞”遊戲

比起顛覆性的創新,《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的Blackout模式更像是一個將傳統“吃雞”遊戲中各個細節都“3A”化的作品。不得不說,在這之前許多FPS玩家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原來這才是大家心願單中頭位空缺。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作為一款FPS,拋去所有玩法疊加,最終迴歸的本質還是射擊體驗。《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Blackout在測試中展現出來的最大體驗感,就是

“絲般順滑”。幀數的重要性對於勝負只在毫秒之間的FPS來說不言而喻,而在PS4的測試上,《黑色行動4》的運行就接近穩定60幀,整個遊戲過程基本沒有出現卡頓現象。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此外,《使命召喚》遊戲系列的招牌特色也傳承了下來——流暢無比的人物移動。射擊、裝彈、奔跑、蹲伏,手術刀般精準的動作反饋一直是主打快節奏的《使命召喚》遊戲特點,而在Blackout“吃雞”模式中,無論是破窗而出,還是滑鏟找掩護,無縫的動作銜接讓遊戲手感始終保持著高水準。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談到手感,在射擊體驗上,《黑色行動4》可謂將累積多年的FPS經驗用盡全身解數發揮了出來。開鏡瞄準的動作,每把槍械的重量反饋都臻於完美。而音效或許是整個遊戲中最無可挑剔的部分,每把武器的音效都各有千秋,無論是半自動步槍的穿透聲,霰彈槍的撞擊聲還是衝鋒槍的連發聲,在偌大的“吃雞”地圖上表現得更加清楚。與《PUBG》相比,玩家的腳步聲方向更加清晰,而狙擊槍的聲音也會迴盪在山谷中,這對於玩家判斷敵人的方位也更加清晰。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保證了基本射擊體驗後,《黑色行動4》的“吃雞”模式又加入了什麼特點?首先在整個規則上沒有多大改變,依舊是100名玩家共同跳傘、縮圈、最後存活者勝,一樣有單人、雙人、四人小隊模式。在地圖上,《黑色行動4》與《PUBG》在大體上則高度相似,同樣有山坡、巖丘、河流、樹林、灌木叢和門窗眾多的各式建築,而細看會發現,《黑色行動4》的地圖是由《使命召喚》系列的經典地圖拼接而成的,Nuketown、Asylum都是使命召喚玩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地圖,這樣的做法降低了玩家的上手門檻,但也少了新鮮感,是利是弊就見仁見智了。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黑色行動4》採用的是全第一人稱視角,由於第三人稱可以有“卡視角”的玩法,製作人也稱Treyarch目前並沒有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為了保證公平性他們寧願保持第一人稱的玩法。遊戲豐富的載具在小隊模式中可以發揮出新鮮的玩法,比如1個隊友開直升機,另外3名則可以向下偵察攻擊敵人。武器之外,《黑色行動4》加入了新的“技能包”,玩家可以搜刮裝備上不同技能,比如降低腳步聲音和提高換彈移動速度等,當然這些技能包使用次數都是有限的。最後,一個比較有趣的改動則是在

“吃雞”中加入了殭屍玩法,殭屍模式一直是《使命召喚》系列的招牌之一,而在Blackout“吃雞”模式中,殭屍會誕生在瘋人院等特定地點,製作組甚至在墓地加入了一隻Boss,擊殺會有豐富獎勵。作為中立陣營殭屍的存在毫無疑問會對玩家間的對戰產生更多不可控、但十分有趣的影響。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總的來說,雖然在測試中《黑色行動4》還是出現不少問題,比如為了換取遊戲流暢度導致畫面質量不夠頂級,地圖稍顯重複、防彈裝備過強、物品欄管理不夠人性化等,但這個初亮相的“使命召喚吃雞”依然可以說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它並沒有像《堡壘之夜》一樣,開創出一個全新風格的“吃雞”遊戲,而更像一個被“使命召喚化”的《PUBG》。更好的視聽表現,更強的射擊體驗,更快速流暢的節奏,對於追求遊戲體驗的玩家來說,這並不是一道太難的選擇題。

使命召喚+“吃雞”玩法,一條互救之路

進入今年下半年以來,經歷過無數的討論、套用和爭議的“吃雞”遊戲似乎在熱度上漸漸冷卻下來,但事實上,這個品類依然有著充足的市場需求。隨著今年首屆PGI國際邀請賽的召開,《PUBG》也宣佈將發展重心移至電競賽事,鞏固目前的玩家群體;而一切從簡的《堡壘之夜》則往全民流行性的方向走,但在基本完成了全平臺覆蓋後用戶規模也開始放緩增長速度,並且引發了另一個問題——遊戲玩家群體低齡化的趨勢開始顯現。

同時在其他“吃雞”遊戲都以特色打法的情況下,被留在空白處的,是一批從《PUBG》到《堡壘之夜》下來的傳統主力FPS玩家。《黑色行動4》出現的時機,或許正是恰到好處。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而作為每年FPS大作的“固定菜式”,《使命召喚》和《戰地》的比較也已經進行了多年。《使命召喚》主打快速的戰鬥節奏,和新式武器的創新;而《戰地》則以恢宏龐大的戰場體驗感取勝。今年同樣加入了“吃雞”模式的《戰地》毫無疑問也會被玩家拿來比較。由目前情報可知,《戰地5》的“吃雞”模式被稱為“烈焰風暴”,16支小隊、64名玩家將在不斷縮小的火焰圈中戰鬥,搜尋武器,控制載具,成為最後一支存活的小隊。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戰地5》“烈焰風暴”模式

在今年《戰地》的預告片遭遇一片差評後,“吃雞”模式看上去似乎也慢了《使命召喚》一步。首先《戰地5》的“吃雞”模式將不會開發測試,並且遊戲的上線日期比《黑色行動4》晚一個多月,在搶佔用戶方面不佔上風;其次《戰地5》的“吃雞”模式採用的是二戰時期的武器和裝備,這便導致了遊戲在武器更新方面上無法做太多創新,《黑色行動4》則可以通過抓鉤、猴子炸彈等道具來豐富遊戲玩法,這也是《堡壘之夜》的做法。

同時“烈焰風暴”模式由Criterion Games主導開發,並非打造多人模式的DICE製作組,遊戲人數也僅有64人。可以說《戰地5》的主打依舊是多人模式和單機戰役,“吃雞”模式的加入更像是一個玩法補充,而今年首次取消單機戰役的《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則將重心完全放在了多人模式上,“吃雞”玩法更是重頭戲。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近年來《使命召喚》系列的表現只能說是中規中矩,《戰地》對宏大戰場的雕刻似乎更受玩家青睞。而雖然《黑色行動4》取消單人戰役會讓部分玩家感到不滿,但全力發展“吃雞”模式或許會成為系列的一條

自救之路——還記得《堡壘之夜》原本只是一個塔防遊戲嗎?對於“吃雞”玩法來說,第一次用3A的製作水平來進行詮釋,或許會讓玩家重新發現,這個玩法在本質上依舊充滿了樂趣。在《PUBG》後繼乏力、《堡壘之夜》保持個性之後,《黑色行動4》需要成為的目標,則是一款更加“正統”、操作體驗更好、融合經典與新式的“吃雞”FPS。

我要找遊戲陀螺:

西瓜(微信號 18659030320)

劉威(微信號18948723460)

文靜(微信號 mutou_kiki)

行業爆料:貓與海(微信號 catandsea)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人气碾压《PUBG》和《堡垒之夜》,第三个“吃鸡”爆款要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