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博士,發表51篇SCI背後的祕密

在四川大學2017年“唐立新”獎學金的評選面試現場,當一個沉穩的男生輕聲說出“

我曾發表SCI論文51篇”這句話時,臺下一片震驚。

四川大學博士,發表51篇SCI背後的秘密


現場的每一個人都記住了他的名字——張敬,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2010級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來川大七年多的時間裡,張敬從一個剛入學的青澀少年,蛻變成一位擁有諸多榮譽的學霸紅人:

  • 7年綜合排名專業第一,發表SCI論文51篇,其中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30篇,影響因子高達91.5;
  • 多次主持省級科研項目,曾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習,受邀赴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加國際轉化醫學會議並做口頭報告;
  • 多次榮獲國家獎學金、“唐立新”獎學金, “四川省優秀畢業生”以及2017-2018學年“感動川大”榜樣力量季學生新聞人物稱號。


張敬的第一篇SCI,誕生於他大二那年的暑假。

“當時是我參加了學院的一個協會,又參與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見習,師兄開始教我寫論文。”在師兄的幫助下,張敬從入門開始,經過了不斷的學習、研究和實踐,無數次的修改和審閱。最終,他的第一篇作品審稿成功,於是開啟了他的科研之路。

從第一篇SCI論文到第51篇,這中間需要的不只是一個人的學識,更多的是堅定的信念和毅力。張敬的動力,來自於競爭和壓力。“其實臨床和科研兩方面相比之下,我更想做一個好醫生。但不做科研,醫學就很難進步,所以必須要有人去做科研。”

四川大學博士,發表51篇SCI背後的秘密



壓力巨大的環境也是他不斷努力的原因。

在考慮未來工作的學科時,張敬選擇了神經外科這樣一個具有較高難度的臨床外科,“我想做最頂尖的手術!”他堅定地說道。高難度的手術對醫生的操作精準度有超高要求,這決定了該行業的醫生需要具有極高的素質,較長的培養週期,同時還要求醫生具有很強的耐心和毅力。這種種的壓力都促使了張敬嚴格要求自己,不斷趕超行業前沿。

但很多時候,科研、成績和臨床又是不能完全兼顧的。“是的,在這方面要有取捨,但又缺一不可”。自律是他最大的秘訣,“玩得少一些,不要浪費時間。”

張敬5年發SCI論文51篇,平均一年10篇以上,一個月出頭就能發一篇。要知道,清華大學歷史上第一位“四大力學”滿分的大神胡耀文,也才發了7篇SCI的論文。還不到張敬一年的工作量。不過物理和臨床醫學作為不同學科,發論文的難度也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對此,評論區有很多人不服氣。主要還是糾結在影響因子上。嚴格來說,這句話有歧義,91.5的影響因子究竟是51篇論文的總和,還是30篇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的總和,表述得不是很清楚。按前者算均分為1.7,後者的話高一點為3.05。

平均影響因子為2到3的SCI論文算水嗎?不服的圍觀群眾當然覺得水,但也有人表示華西的博士畢業論文也就要求2點幾。倒是搜到了一份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研究生部的同等學力博士發表文章要求,其中規定了:要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期刊上發表一篇文章即可,如果影響因子超過5.0還可以同時准許2位研究生畢業,超過7,可以准許3位,發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可以准許10位。

四川大學博士,發表51篇SCI背後的秘密


而且針對畢業論文要求,各高校其實也是不一樣的,據說發表論文情況通常是研究生院的規定、院系的規定和老師自己定的規定一級比一級要求高。最終拍板的人還是導師。不過,談影響因子也得考慮學科不同的影響。以下為部分網友評論:

  • “平心而論,狂發論文這事兒即使只看醫學界也不是個例吧。"一千臺手術不及一篇SCI論文"的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
  • “就現在醫院的人才評價體系,雖然標準不一,但不都是在追求論文的數量和級別嘛。”
  • “可是,讓每天工作8到10小時,每週有一兩個24小時值班的臨床一線醫生,還要繼續科研突破,這種評價體系合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