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眼中的甲午戰爭,24萬日軍擊敗96萬清軍,英法美都不敢相信

甲午戰爭,清日兩方在朝鮮、鴨綠江、遼河平原一線,以及金州、旅順、威海衛發生過多次戰鬥。但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每當兩軍對壘之際,清軍防線幾乎都會在一兩日之內便被擊垮。自洋務運動時代起便銳意經營的旅順口要塞竟然在一日之內便告陷落!戰場上各路清軍都不約而同地存在一個特點,即自將軍到士卒都普遍膽小怯戰,炮聲乍一響起,各級官兵便均如驚弓之鳥,戰則魂飛魄散,退則雜亂無章,逃則快如火箭。

外國人眼中的甲午戰爭,24萬日軍擊敗96萬清軍,英法美都不敢相信

在這場決定東亞命運的戰爭中,中日雙方投入了接近百萬軍隊參戰部隊。戰後,清軍死傷35000人,其中戰死25000人;日軍戰死13488人,其中戰死1100多人,疾病而死者12300多人。雙方戰損差別如此之大的原因,主要在於清軍在每場戰鬥中都會適當的逃走。因為清軍屢屢不戰而逃,所以他們遺留下來的軍需無疑給了越海作戰的日軍恰到好處的軍用補充。僅平壤之戰,清軍就遺棄了米糧2900石,雜谷2500石。對於這些物資的具體換算,大約相當於15000名清軍一個月的軍需用量。

外國人眼中的甲午戰爭,24萬日軍擊敗96萬清軍,英法美都不敢相信

陸上清軍屢戰屢敗,海軍也是如此。甲午戰爭過後,北洋水師主力艦有九艘被編入日軍艦隊。清朝陸海軍接連失利,無疑也影響到了受陸海軍保護的炮臺以及港口。例如大連灣、旅順口、威海衛等處的海防基地被日軍攻佔時,炮臺完好程度竟然達到了總數的百分之八十。戰爭的失敗不僅震驚了國人,也看呆了英法美諸國列強。對於戰爭中中日雙方的具體戰況,列強派遣的隨軍記者以及在日、在華的武官們紛紛將之快速傳遞到了本國。

外國人眼中的甲午戰爭,24萬日軍擊敗96萬清軍,英法美都不敢相信

清軍

英國記者:平壤之戰。

日軍從漢城向平壤進軍,一路跋涉之艱難,文筆無法描述。沿途郡邑的村鎮已經被清軍盡數掠奪,居民四散逃離,部隊向當地居民求食求水,竟然找不到一個人影。朝鮮山多,道路崎嶇,不對所到之處常常是毫無人煙的未開墾地。武器彈藥輜重由隨軍的軍夫搬運,過山開路、渡河架橋,憑藉馬背和人力把重武器運往前線,士卒們克服疲勞和艱難、生機勃勃地到達平壤。

外國人眼中的甲午戰爭,24萬日軍擊敗96萬清軍,英法美都不敢相信

美國將校:旅順之戰。

清軍最終沒有堅守自己的陣地與日軍戰鬥到底,從清軍在陣地上留下的極少的屍體數可以證明這個事實。清軍構築的互成犄角狀的東西炮壘,交叉對射可置敵於死地。可實戰設計中效果極差,對日軍沒有形成威脅,反而清軍在敵攻擊下士氣先行崩潰,許多清軍在日軍到達之前就退出了守備地點,只有西面一個堡壘少數兵勇死守陣地。餘觀察到,清軍陣地的位置明顯高於日軍的位置,而且有良好的遮掩,如果清軍炮手的射擊精度高些的話,就會將日軍炮手消滅。然而,清軍只有來自西面炮火的猛烈攻擊,東面和旅順口附近陣地的炮勢微弱。在東西方向一小時的互相轟擊下,清軍炮火只有炸傷日軍軍馬一匹的戰果。

外國人眼中的甲午戰爭,24萬日軍擊敗96萬清軍,英法美都不敢相信

法國記者:旅順之戰。

清軍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怯懦,戰局常常並非敗勢,兵士就會先行丟棄陣地和武器逃跑。旅順口作戰前的金州防禦戰亦見清軍怯弱之相。攻防當日,清軍金州防禦兵力8000人,日軍兵力1300人,結果清軍防線不堪一擊,尚無多大傷亡便大舉遁退,還遭到日軍長距離的追擊驅散。餘在大連灣佔地,觀察到日軍攻城炮廠的作業,輜重縱列晝夜兼行,炮車在只有兩三匹馬的牽引下,需要通過最差的崎嶇山路,於21日拂曉總攻前趕到作戰位置。18日日軍出發前,餘斷言炮兵絕對無法按時抵達預定位置,結果炮兵比司令部還早到達,天明時分進入射擊作戰,實令餘歎服。日本步兵的勇氣無法準確而論,因為清軍太弱,弱軍前顯不出兵將之勇。但是日軍戰術規範井然有序,在敵陣面前攻擊態勢嚴謹不亂,可見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

外國人眼中的甲午戰爭,24萬日軍擊敗96萬清軍,英法美都不敢相信

美國記者:黃海海戰。

黃海海戰日本艦隊戰勝清國艦隊的事實,證明合眾國的海軍必須進行改良。本戰鬥中,日艦運用巧妙的機動航行軌跡,破壞了敵艦的隊形。假如本次作戰換清國為美國,不知道會有怎樣的結果。因為在清國的軍艦上,編有英國和德國的軍事顧問,而且本國指揮官也是政府選拔的優秀人才。他們在歐洲軍校經過嚴格的訓練畢業,在航海、戰法中應用歐洲國家的作戰教條,都是成績優秀、出類拔萃的軍官。而日本艦隊中沒有一名參戰的外國指揮官,卻把譽冠亞洲的清國艦隊擊敗。我國太平洋一線雖然擁有可以與日本艦隊匹敵的艦隊,但是事實證明日本艦隊顯然是一支令人擔憂的海上力量!

外國人眼中的甲午戰爭,24萬日軍擊敗96萬清軍,英法美都不敢相信

英國作家:戰後評論。

日清戰爭,日本成功運用了近代宣傳媒體作為輔助戰爭的武器,在歐美國家之間巧妙進行政治公關,讓全世界相信日本對清國的戰爭,是拯救朝鮮于水深火熱、為朝鮮爭取獨立解放的文明戰爭。日本的媒體公關混淆了視聽,使日軍成為發動正義戰爭的一方。而清國孤陋寡聞、忍氣吞聲,全然不知應該運用媒體的作用揭露日本的謊言。當清國的臣民遭受到旅順虐殺事件這樣的厄運後,清國民間媒體圍微弱的呼聲沒有與西方各國的譴責形成共鳴,使悲慘事件不了了之。國土被踐踏、生靈塗炭,清國的報刊媒體似乎超脫於戰爭之外,繼續熱衷西洋舶來之壯陽大力丸的廣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