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男孩》:故事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小男孩讓小鎮出現奇蹟

電影《小男孩》:故事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小男孩讓小鎮出現奇蹟

每個人心中都有著做卻無法完成的事,移山搬海,騰雲駕霧,如果這些有一天真的在生活裡發生了,那麼人們便會驚呼“奇蹟!”,電影《小男孩》,講述了一個八歲的美國小男孩,卻一次次用用信仰和意念,讓小鎮上出現一次又一次的奇蹟。

電影《小男孩》:故事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小男孩讓小鎮出現奇蹟

《小男孩》的故事背景設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一個孩子的視角看待當時戰火紛飛的世界,小男孩的哥哥因為扁平足的問題失去了當兵的資格,而這也就代表著已經年老的父親要去參加戰爭,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這是許多家庭都要面對的諸多無奈,參戰就意味著在死亡的邊緣摸爬滾打,而父親在走後又許久未曾有消息,小男孩的媽媽和哥哥都陷入深深的哀愁中,只有小男孩沒有放棄過讓父親回來這個可笑的念頭

電影《小男孩》:故事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小男孩讓小鎮出現奇蹟

在無意間,他獲取了“魔力”,在小劇場中被大魔術師選中並在他的幫助下移動了一個瓶子,從此小男孩便認為自己是有著超能力的人。

電影《小男孩》:故事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小男孩讓小鎮出現奇蹟

對此,大人們嗤之以鼻,都告訴他那只是魔術師的表演,而年老的神父成為了那個唯一支持他的人,神父對這個世界是充滿善意的,在日本戰俘橋本被大家所唾棄的時候,只有神父願意與橋本做朋友,“上帝愛世人”無論是被囚禁的戰俘,還是對戰俘施加暴力的人,亦或是那個一心相信自己有魔力的小男孩,神父都是一視同仁,成為串聯起整個故事的關鍵人物。

電影《小男孩》:故事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小男孩讓小鎮出現奇蹟

他告訴小男孩,“魔力”來源於信念的力量,並且從保險櫃裡拿出了一份神秘的清單讓小男孩去完成,內容有“給飢餓者事物,給無家可歸者住宿,探望入獄者等等”這份清單,代表著人世間的善,而其中有一條極其關鍵性的內容——與日本戰俘橋本做朋友。

電影《小男孩》:故事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小男孩讓小鎮出現奇蹟

當時的美國籠罩在珍珠港事件的陰影中,對於日本的恨意極大,對於橋本這個日本戰俘也是充滿著惡意,對他侮辱,毆打。燒他的房子,彷彿日本人就沒有在這個世界生存的權力一樣,但難道禽獸就沒有生存的權力了嗎?更何況橋本並不是一個兇殘手裡有許多無辜生命的日本士兵,他就像一個普通的中年人,流落他鄉,飽受了滄桑,最大的願望就是回到他心心念唸的故鄉。

電影《小男孩》:故事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小男孩讓小鎮出現奇蹟

與橋本這件事遭到諸多人反對,其中就包括他的脾氣暴躁的哥哥,哥哥因為父親代替自己去參軍的事一直耿耿於懷,心裡有說不出的愧疚,壓抑在心裡導致了脾氣和行為上的火爆,又有著強烈的民族感,他成了那批針對橋本這個日本人中堅力量,他將橋本視為敵人,甚至告訴弟弟“與敵為友,就是背叛父親”,哥哥這個角色代表著一種在現代很少見但在戰爭時代屢見不鮮的一種人——極端的現實主義者,相信既定的事實,比如只要日本人就一定是敵人,許久沒來消息的父親一定是戰死在了戰場上,這樣的人往往會傷害到周邊的人,哥哥就傷害到了母親和弟弟的心,即使他不願這樣。

電影《小男孩》:故事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小男孩讓小鎮出現奇蹟

這種心理是戰爭所帶來的傷痛所導致,本身而言是悲劇性的,《小男孩》就像諸多美國主旋律片一樣,內在是讓人們看到戰爭所帶來的傷痛從而達到反戰的目的。

電影《小男孩》:故事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小男孩讓小鎮出現奇蹟

哥哥對於小男孩想把爸爸弄回來的心完全不信,對於小男孩口中的所謂的“力量”,更是覺得弟弟被洗腦了,一氣之下讓小男孩移走遠方的山,而巧合的是小男孩發力時碰上了一場地震,但,對於一個年僅八歲孩子來說這就代表著他力量的成功,而在那個年代,尤其是盛行浪漫主義的西方,而種種謠言讓許多人相信那並不是一場普通的地震而真的是由小男孩力量所造就的,一時間人們對於這個小男孩眾說紛紜。

電影《小男孩》:故事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小男孩讓小鎮出現奇蹟

而神父也在這時回到了小鎮,清單也成功被完成,神父告訴小男孩,如果想要父親回來,那就得讓戰爭結束。神父的這個觀點是在引道小男孩將他的小愛轉化成大愛,上升到國家層面來說,就是將個人的英雄和民族主義變成對所有人平等的人文主義,只有戰爭結束,一個個支離破碎的家庭才會重新圓滿,只有和平才是唯一出路,於是小男孩開始對日夜堅持,每天對著遠方的戰場施展力量,讓戰爭結束。

電影《小男孩》:故事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小男孩讓小鎮出現奇蹟

1945年8月6日,一顆威力巨大的原子彈投向了日本長島,長島的摧毀也象徵著大戰將落下帷幕,而那顆原子彈的代號正是“little boy”,消息傳回小鎮,人們相信這是小男孩的力量造就的,然後興高采烈小男孩一家卻等來了噩耗,原子彈幾乎將長島變成廢墟,成為俘虜的美軍可能也會在原子彈的轟炸下身亡,這時鏡頭切如小男孩的相信下,在倡導的廢墟中,一切都是黑白的,只有的那顆原子彈和走在廢墟中的小男孩紅的那麼顯眼,強烈的色彩對比是為了凸顯出戰爭的殘酷,令人心裡湧起對於戰爭犧牲的人們的同情心。

電影《小男孩》:故事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小男孩讓小鎮出現奇蹟

​小男孩也把他叫做“夥伴”,他們一起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冒險”,父親教會了他勇敢和不放棄,這些早就了小男性內心的堅強,也讓他始終保持著一份童心,這份有些幼稚的童心卻是整個故事能進行的關鍵,片中的一次次巧合就宛如一個童話,一個在戰爭年代能夠帶給人們希望的童話,小男孩改變了很多人,讓他們重新燃起生活中的希望,導演相必也是下通過這部電影告訴大眾要堅定信念,相信,信念是有力量的。

奇蹟就是在這種信念的力量下發生的,父親最後也未戰死,回到了小男孩的身邊,《小男孩》就像是獻給心裡理想主義者的禮物一般,希望人們心中想要都能實現,人雖然生活在現實中但總要有著天馬行空的幻想,不然,又哪裡會出現“奇蹟”著兩個字呢?願每個人的生活裡都能有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