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緬戰爭給大清朝帶來了什麼?

用戶68738747


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徵緬這樁不算成功。——乾隆


清朝和緬甸的戰爭雖然是一場大敗,但是乾 隆皇帝卻仍然把它記在十全武功當中。當時的緬甸可謂是鼎盛時期,與清朝作戰的同時,還在入侵當時的泰國。一度把大軍打到泰國首都,清緬戰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拯救了泰國,改變了東南亞的局勢。


當時作為緬甸最強的時期,正在不斷的對周邊國家惹是生非。當時他們正在和暹羅(泰國)作戰,還不忘去騷擾雲南邊境。他強迫中國境內的土司向他們交納“花馬禮”(納貢),因此惹了清政府不滿。

一開始出兵的是雲南地區的駐軍,但是效果並不好。當時乾隆皇帝剛剛平定準噶爾,暫時還不想對外戰爭,前期主要採取的綏靖政策。後來由於緬甸的得寸進尺,乾隆皇帝在翻閱《明史》時發現,在明朝時期緬甸屬於明朝的管轄範圍內,每年需要交納稅貢。

因此乾隆皇帝好戰之心升起,開始有了輕視的心思。他認為既然明朝時期是“臣”,那麼他清朝時期為何不能收服他們?當時緬甸的主力仍然在暹羅作戰,所以在第二第三次作戰時期,雖然取得的效果不大,但是相對來說佔據優勢。


等到了第四次作戰時期,由於緬甸已經把泰國的軍隊撤回來,只留下了9000人用來駐守,一時間整個戰況逆轉。由於清軍叢林作戰水土不服等原因,以及武器裝備落後,火藥出現潮溼,最後以緬甸勝利結束。整場戰爭清軍出兵6.3人,緬甸出軍5.2人。結果清政府傷亡3.2萬人,緬甸傷亡1.5萬人,可謂是慘敗。

其實就連雙方停戰都是自行決定的,當時他們根本沒有經過雙方最高統治者的同意。是在作戰七年時間之後,緬甸軍的14名將軍清軍的12名將領分別作為代表談判,最後簽字畫押互贈禮物表示戰爭結束。一者是因為打到這個地步,清軍不想打了。二者緬甸也知道如此下去也撐不下去,暹羅內部出現反抗,要回去擦屁股。

但是當時臨時合約簽訂,並沒有文本留下來。而且根據歷史查看,雙方將領向各國君主稟報的內容也不一樣。中國方面記載:一、緬甸遵照古禮奉表進貢;二、緬甸永不犯天朝邊境;三、緬甸將所有清朝戰俘釋放。


至於緬甸方面:一、逃往雲南的所有緬屬土司,清朝都要交還給緬甸,並承認緬甸對所屬土司的主權;二、所有戰俘一律釋放;三、商道重開,准許兩國商販自由貿易;四、每隔十年兩國君主交換使節,互通友善書信,並致送禮物。

相對來說還是緬甸比較靠譜一點,清朝的更多的是為了糊弄乾隆。但是就算是這樣一份條約,其實雙方的君主都不滿意。緬王孟駁懲罰統帥在外面跪了三天三夜,而乾隆皇帝因為緬甸沒有送供表,只釋放了一部分被抓人員,緬甸方面也是很有脾氣的扣押了一部分人。

雙方挺戰之後,仍然保持之前互不相犯的局面。一直到了戰後十年,由於緬甸經常與暹羅作戰,之前中緬被削弱太嚴重,於是開始緩和中緬關係。緬甸要求主動納貢,並且協商十年為一次,重新被納入東亞朝貢體系,給足了乾隆面子。


這場戰爭總共給清朝帶來兩點,一點清政府沒有抓住,二點清政府沒有意識到。

當時清政府之所以失敗,不僅僅是因為水土問題,還有緬甸先進的武器。當時作戰人員曾經向乾隆建議向西方進購槍支。但是乾隆認為騎射乃建州之根本的祖訓,認為如此行徑會讓本來就依賴火炮的八旗軍,更加進一步的“頹廢”。因此這件事情作罷,也為後來清朝被欺負埋下伏筆。

第二點由於中緬戰爭極大的削弱了緬甸的戰力,造成緬甸與暹羅擺在了同一水平之上,也讓緬甸重新評估了中國的實力。中緬戰爭這一“無意間的舉動”,重新平衡了東亞的局勢。如果此次緬甸成功的吞併了暹羅,那麼後來挑起戰爭的可能就不是日本了。


史之策


清緬戰爭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明緬戰爭的延續:1287年消滅了大理段氏政權的元兵自雲南地區進攻緬甸蒲甘王朝,蒲甘國成為元朝的藩屬,後被納入元朝的緬中行省管轄,再後來又併入雲南行省。1381年七月徵南將軍傅友德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同副將藍玉、沐英一同遠征雲南,梁王把匝剌瓦爾密投滇池自殺,明軍平定雲南。此後明朝在繼承延續元朝在西南地區的疆域基礎上又設立了車裡宣慰使司、緬甸宣慰使司、木邦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宣慰使司、孟養宣慰使司、老撾宣慰使司六大宣慰司,明朝全盛時期的領土幾乎曾一度覆蓋過整個緬甸並擁有印度洋出海口,不過即使在這一時期當地土司仍擁有相當的獨立自主權限。

1531年原本隸屬於明朝雲南行省管轄的緬甸軍民宣慰使司土官莽瑞體建立東籲王朝,以此為標誌緬甸結束明朝統治,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緬甸東籲王朝在莽瑞體和莽應龍兩代君主的經營下攻克了鄰國暹羅並不斷蠶食北方臣服於明朝的孟養、孟密、木邦等土司。莽應龍在位末年緬甸的國土已空前遼闊:東到老撾的林城(即萬象),西到印度的曼尼普爾,南到印度洋海岸,北到現中緬邊境,佔據了大半個中南半島,是當之無愧的東南亞區域小霸。

這一時期的明朝卻在內憂外患中正一步步走向覆滅:內有朝廷黨爭和農民起義的困擾,外有蒙古、日本、女真的威脅,分身乏力的明朝只能選擇在西南地區和緬甸達成一定程度的妥協,最後雙方的戰線大致穩定在位於今天的中緬邊境一線。然而緬甸方面並未就此滿足:緬甸軍隊一度越過今天緬甸同中國雲南的邊界侵入到今天雲南省境內並派人招誘當地土官。然而緬甸如此大規模的擴張行為也掏空了自己的國庫,莽應龍死後東籲王朝陷入內亂,15年後暹羅復國並對東籲展開報復性打擊。北方的撣族則在中國明、清兩代宗主國的庇護下悄然,南部的孟人也復國成功,1752年東籲王朝被孟人所滅。佔領了東籲城的孟人向駐守貢榜城(今瑞波)的緬人將領雍籍牙勸降,但雍籍牙拒不投降並擊潰了孟族大軍的進攻。1753年雍籍牙攻佔阿瓦,1756~1757年又連續攻佔卑謬、大光(今仰光)和白古,迫使撣邦各首領臣服於己。至此貢榜王朝(又稱雍籍牙王朝)已大體統一緬甸。

貢榜王朝自建立伊始就以恢復東籲王朝的疆域為己任,同時和東籲王朝一樣的是對中緬邊境中方雲南一側的土司地區貢榜王朝是有所企圖的。當中國發生明清易代之時恰逢緬甸也正處於戰亂之中,各路勢力忙於彼此征戰,因此中緬邊境出現了一段安寧的時光。隨著貢榜王朝的崛起又重新將對外擴張提上議事日程: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隨即進行了自衛反擊;另一方面緬甸對暹羅等周邊國家的侵略也威脅到清王朝在東南亞的冊封朝貢體系。此時在位的乾隆皇帝面對緬甸這個日益咄咄逼人的區域小霸有心為自己增添一件武功以成全自己十全老人的美名,時任雲貴總督的劉藻對乾隆這一心思是有所瞭解的,與此同時他也清楚邊境的危急形勢,於是派兵追剿緬兵,結果只擒獲5人。然而劉藻卻以“緬人望風遁走,清兵大捷”上奏,可他這邊剛一上書,那邊緬甸就以數千人的軍隊入侵車裡,佔領了車裡土司衙署所在的橄欖壩,其兵鋒甚至深入內地思茅,發文中國宣佈車裡(西雙版納)為緬甸領土。車裡土司的軍隊一觸即潰,劉藻調集3000綠營兵圍剿,緬甸主動撤退並一路誘敵深入將一路援救猛阿的大約600人的清軍擊潰,憤怒的乾隆隨即將劉藻革職。

將劉藻革職後乾隆又任命漢軍八旗出身的楊應琚就任雲貴總督並負責徵緬一事。當時中緬邊境上分佈著若干撣族、傣族土司,有的臣服於中國,有的臣服於緬甸,如今楊應琚則多方招撫緬屬土司。明清易代時南明王朝曾和這些西南土司組成反清聯盟,清朝建立後欲切斷內地與明朝舊屬地之間的聯繫曾多次拒絕諸多屬地的內附請求,因此當緬甸崛起後這些得不到中央支持的土司紛紛歸附緬甸,如今乾隆為征討緬甸又想起招撫這些土司,不過效果不佳。對於緬甸當時的內部局勢、兵力情況以及緬甸與暹羅的戰況等清朝方面幾乎一無所知。事實上當清緬戰爭爆發時緬甸正和暹羅交戰,儘管如此緬甸一面圍攻暹羅大城,一面令臣服於己的落卓土司攻擊木邦土司,抵擋不住的木邦土司退往清兵駐紮的地區。1766年9月24日追擊而來的3千緬兵攻擊了清軍駐守的新街,此時新街守軍不足千人,清軍在堅守堅持兩日一夜後主動撤離。佔領新街的緬兵分兵兩路:主力沿東北方進入中國境內,在鐵壁關外楞木駐紮;另一路二千餘人沿伊落瓦底江北上,抵達戛鳩後東向攻入中國境內,再南下截斷鐵壁關清兵後路。對此毫不知情的雲南提督李時升於1766年11月15日抵達鐵壁關,結果雙方交戰4日,互有死傷,但清兵傷亡較大。1766年11月20日緬兵繞道戛鳩的北路兵二千餘人由萬仞關、巨石關間攻入守備薄弱的騰越境內,僅僅十天時間先後攻佔盞達、銅壁關,清兵死傷數十,遊擊班第戰死,戰火蔓延至戶撒、臘撒地帶,嚴重威脅鐵壁關後路。得知緬兵由萬仞關攻入後,清兵開始手忙腳亂。提督李時升命遊擊馬成龍帶兵900名由戶撒前進,又令駐南甸的臨沅鎮總兵劉德成率所部2100兵自後夾擊。但劉德成到達木崖後遷延不前。馬成龍率部徒涉渡江時水深沒及腰,火藥皆溼。緬兵伏兵突起衝殺,馬成龍陣亡,除未來及渡江的70餘人外八百餘兵死傷殆盡。儘管歷次交鋒要麼就是緬軍獲勝,要麼就是戰城相持狀態,可前線清軍一直以大捷向北京報告。紙終究包不住火——得知真相的乾隆將前線將領李時升、朱侖以及負責統籌調度的雲貴總督楊應琚逮捕進京處死,清軍第二次徵緬再次以失利告終。

在第二次徵緬過程中楊應琚上報兵部調兵14000,實際共調兵15000。戰爭中死、傷、病官兵不下三千人(其中戰死1100百人,病故1500人),這實際上意味著單靠雲南綠營兵已經完成不了對緬戰爭的任務。但乾隆帝、軍機處以及新任雲貴總督明瑞都對緬甸仍抱著極其輕視態度——認為楊應琚不諳軍事,所以屢戰屢敗。而緬兵主力不過萬人,只需要調集二、三萬生力軍就可征服緬甸。此時的乾隆甚至已在考慮征服緬甸後如何統治的問題,他還命令兩廣總督行文暹羅:如果緬王戰敗逃往暹羅,務必盡力追擒。然而事實上在清軍第二次徵緬的過程中同清軍和暹羅南北兩線作戰的緬甸已攻克大城,滅亡暹羅。對此毫不知情的清朝大臣有的建議請暹羅出兵配合徵緬,卻被乾隆一口回絕,因為他認為請藩屬出兵幫忙有損大清國威。隨即新任雲貴總督明瑞展開了第三次徵緬行動。明瑞在此前平準噶爾和新疆大小和卓的戰鬥中立有軍功,可這位悍將最終在緬甸戰場折戟沉沙——他甚至比此前的劉藻和楊應琚敗得更慘:劉藻和楊應琚雖沒取得什麼勝利,還不斷被緬兵擊潰,但主力部隊尚在;而明瑞展開的第三次徵緬行動幾乎導致徵緬大軍全軍覆沒,連他本人也在重傷後自縊身亡。

第三次徵緬的失敗終於使乾隆認清了現實:如果說劉藻和楊應琚是失敗是因為他們個人不通軍事,那麼曾屢受乾隆嘉獎並在新疆戰事中立下功勳的明瑞敗亡而且是幾乎導致全軍覆沒的慘敗。為了一雪喪師辱國之恥乾隆任命重臣傅恆為經略,阿里袞、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鄂寧為雲貴總督。與此同時增調1500滿洲兵以及3000貴州兵入滇,後來又加派3000滿洲兵2000福建水師。他還放下天朝上國的架子考慮聯繫暹羅等國共同出兵,但卻收到了暹羅已被緬甸所滅的消息。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二月傅恆率兵出征。儘管在此之前緬甸方面屢戰屢勝,但畢竟兩國國力相差懸殊,這次清軍集中大軍全力進剿,然而即使如此也沒能勢如破竹戰勝緬軍,最終雙方陷入相持不下的狀態。而對緬甸而言:作為老對手的暹羅在達信領導下復國成功並趁緬甸在北線同清軍交鋒之際對緬甸展開反攻。清軍方面同樣被這曠日持久的戰爭耗得精疲力盡。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緬甸國王孟云為應付來自暹羅等國的壓力主動改善對華關係——派出使節奉表納貢。已對徵緬不抱任何指望的乾隆接受了緬甸的貢表,由此緬甸被重新納入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冊封朝貢體系之中:中國得了面子,而緬甸則得了實惠。當然清緬戰爭間接導致了暹羅復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緬甸這個區域小霸,減輕了雲南邊境面臨的威脅。清緬戰爭中緬甸曾大量從英國東印度公司購買火器,目睹過緬甸火器的將領回國後紛紛上書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僱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製槍支,增強自身國力。但乾隆滿足於在名義上迫使緬甸稱臣的虛名,又受制於“騎射為本”祖訓,因此未能對火器引起足夠的重視。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正是這種漠視間接導致了中國在鴉片戰爭中的失敗,從此中國進入了多災多難而又跌宕起伏的近代史。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緬甸曾是明朝控制的領土之一,後來逐漸脫離成國。明英宗正統年間以後,由於明朝在北部邊境被瓦剌重創(土木堡之變),再也無力管理遙遠的西南地區,只能任由緬甸發展壯大。明朝滅亡後,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逃入緬甸,被緬甸東籲王朝扣押。1659年,吳三桂率領清軍進入緬甸,向緬甸國王索要南明永曆皇帝。從那以後,清朝雖然從緬甸撤軍,但也斷絕了與緬甸的官方來往。直到乾隆年間的清緬戰爭爆發。


從1762年(乾隆年間)開始,緬甸的貢榜王朝不斷入侵到清朝雲南境內,大肆掠奪清朝的財富和糧食。乾隆皇帝最初並不願意出兵緬甸,他認為西南地區路途遙遠,勞師遠征只會得不償失。後來,他查閱《明史·地理志》發現緬甸曾是明朝的領土,就想通過武力平定緬甸。志大才疏的乾隆皇帝對於緬甸的國內形勢一無所知,一開始他只是認為緬甸不足為慮,傳令讓雲貴總督劉藻趕快出兵消滅緬甸就可。

雲貴總督劉藻只是一介文人,他對緬甸軍隊的進攻無能為力、屢戰屢敗,而且謊報軍情,最終被乾隆治罪,自刎而死。清軍四次更換主帥,多次出擊緬甸,均沒有改變清朝的被動局面。劉藻後面的第一任雲貴總督楊應琚因為兵敗被朝廷處死;第二任雲貴總督楊寧也因為兵敗被撤職;第三任雲貴總督明瑞進攻緬甸失敗,身負重傷,自縊而死。直到這時,乾隆皇帝才意識到緬甸並非弱國,需要正視其實力。在清朝與緬甸的4次戰爭中,清軍意外發現緬甸軍隊的火器技術遠高於國內,而且他們善於利用雨林伏擊滿洲的騎兵。緬甸軍隊知道八旗軍善於野戰,往往躲在林中用火槍伏擊清軍,從而造成巨大殺傷。



1769年,乾隆皇帝派遣傅恆、阿桂率領3萬清軍再次進攻緬甸(第四次清緬戰爭爆發)。清軍水陸並進,步步為營,才稍微改變了以往的頹勢。雖然清軍的主力一直推進到緬甸中北部,但是奈何緬甸軍隊火器優良更兼軍隊數量眾多,因此陷入僵持。清軍畢竟因為遠道而來的關係,導致將帥水土不服,士兵減員嚴重;緬甸軍隊亦遭到嚴重損失,不願意繼續再與清朝作戰。雙方的主帥最終都同意了議和,私下締結條約,各自退兵。

清緬戰爭雖然是緬甸挑起的,但是清朝憑藉國力雄厚,所以佔據著主動進攻的位置;緬甸軍隊雖然驍勇善戰,但畢竟自身的國力漸漸不支,所以最終選擇了妥協。如果就戰爭結果而言,是清朝自己敗了。清朝雖然用武力維持了名存實亡的藩國朝貢體系,但並沒有達到預期的征服緬甸的效果。

前後4次清緬戰爭暴露了清軍的真實作戰能力:善於野戰,弱於攻堅。全盛時期的大清王朝竟然遭到緬甸的重創,損兵折將不說,實際一無所得,直到18年後乾隆才得到緬甸王朝的一張所謂稱臣納貢的表。

在清甸戰爭中,清朝耗費了白銀約一千萬兩、折損將士無數,其中不乏有名臣猛將,多位封疆大吏直接或者間接地因為這次戰爭而去世。就連第四次戰爭中的清軍主帥傅恆本人也因為遠征緬甸,水土不服而染病臥床,回國不久就猝死了。

另外,清軍的劣勢也在戰爭中充分暴露了出來,諸如戰術僵硬、火器落後、軍隊腐朽等問題無一不表現得淋漓盡致。可是由於清朝最終在“贏得面子”的條件下宣佈自己獲勝,使得乾隆皇帝本人更加驕傲,反而加速了乾隆晚期的腐敗統治。其實,如果清朝能夠在乾隆時期進行一場類似於同時期的歐洲國家那樣的軍事變革,那麼到了後來的鴉片戰爭時清軍可能不會這麼被動。


國史檔案


地點:中緬邊境 時間:1762年–1769年

清朝兵力:63000 緬軍:52000

清傷亡:11000 緬軍:19000

結果:緬甸貢榜王朝勝,但向大清朝貢,大清得面子


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緬甸貢榜王朝讓中國雲南境內的土司進貢,在遭到拒絕後出兵攻打雲南,清政府才派兵回擊。這場戰爭耗死了清朝四位大臣,花費1100萬白銀,最後仍舊失敗了,乾隆帝晚年也說過“五十多年8樁戰事,就徵緬甸這樁不算成功”,清緬戰爭也是乾隆“十全老人”中爭議最大的。



乾隆估計都不知道這場戰爭給中南半島的格局造成了多大的影響。清朝進攻緬甸的時候,緬甸正和它的老冤家暹羅王朝(泰國)死磕,剛剛打敗暹羅就趕上清朝的進攻,不得已只能留下幾千人駐紮,匆忙回軍防禦清軍。鄭信(現在泰王室的元嬰期老祖)就利用了這個大好時機,打敗國內其他勢力,擊敗緬甸軍隊,掌握了暹羅,造就了東南亞一個強大的王朝。

至於得到了什麼,這個怎麼說呢,清朝畢竟在軍事了失敗了,不過緬甸國立弱小,打不起持久戰,只能議和,清朝得到了表面的勝利,緬甸又回到東亞朝貢體系,清朝有了面子,緬甸得了好處。

其實我覺得清朝得到的是戰後南方邊境百年的安寧,這個局面一直到現在,這種局面對兩國人民和政府是異常寶貴的。

“諸位啊諸位,想看更多優質回答,關注一下唄,求你,哈哈😄,開玩笑哈”


伊犁之南


得到了什麼?得到了面子!對了,還得了緬甸“去年買了個表”送給乾隆!

且不說清緬戰爭的經過結果,這明擺著就是個契機,從整體上對清朝自身的一個認知,如果說乾隆能在這個時候意識到雙方火器上的差距,並開始購置西方先進的槍支以及聘用西方軍事技術人員,從而仿製槍支,增強國力,後面也就沒有八國聯軍什麼事了,依然是超一流的大國!毛主席說:“只有槍桿子裡出政權”!一點也不假。

言歸正傳,清緬戰爭顧名思義就是清廷和緬甸的爭鬥,其實質就是為了爭奪雙方邊境的領土和資源的控制權。瞭解過的都知道,這場戰爭實際上就是清廷敗陣,緬甸也傷亡慘重!

一:雙方交戰兵力及傷亡

清朝: 63000人、 傷亡11000餘人、死亡4000餘人

緬甸: 52000人、傷亡19000餘人,死亡14000餘人

二:結果是緬甸最終為了應付周邊暹羅等國的壓力,主動求和,還送了一塊表(原來“去年買了個表”緬甸早就用了),雙方還簽訂了協議;

雙方歷史記錄的協議內容除了(不侵犯中國邊境之外)其他內容都一樣

然而緬甸並不滿足這份和約,中國也因為緬甸沒送貢表所以也就沒有交換緬屬土司,但是雙方都無力再戰,乾隆自己也說:“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徵緬這樁不算成功”。

清緬戰爭總共有四次,清朝皆敗陣下來,還損失了明瑞、阿里袞(病逝)、傅恆(病逝)等大將,死傷人數眾多,耗費了白銀幾千萬兩,結果卻僅僅奪得了幾個土司,相比明朝,幾個月就把緬甸給幹趴下了,真的是不能比,最主要還不反省。

三:給清朝帶來了什麼?

首先是影響了中南半島的格局;救了即將被吞併的泰國;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讓緬甸意識到了中國的強大,即使武器先進,但還是不得不承認雙方的差距,後面兩百多年一直都沒有侵犯中國邊境;同時削弱了清朝的國力,乾隆之後無盛世。

事實證明用明太祖朱元璋的觀點就是打就要打殘,別拖拖拉拉!要是當時盡力拿下緬甸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評論、點贊


羽評郡主


清緬戰爭是指的清朝乾隆年間,清朝與緬甸之間圍繞邊境領土和資源控制權而發生的一場戰爭。本次戰爭歷時七年,清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可是並沒有真正征服緬甸。雙方均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單從軍事上看是清朝敗了,就連乾隆皇帝這麼好大喜功的人,都說緬甸戰事不算成功。回到問題,那麼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戰給清朝帶來了什麼呢?


首先,是清朝得了面子,緬甸得了實惠,緬甸名義上臣服清朝,其實雙方最高領導都沒達到預期的效果,清朝認為連一個番邦小國都收拾不了,很憋屈。同時清朝在這次戰爭清朝花費巨大,給老百姓的生活負擔又加重了。雍正皇帝攢下的錢都被乾隆花了了。

其次,清朝這場戰爭雖然敗了,但是也有益處,因為這一場戰爭也讓緬甸認識到了清朝的的國力強大。由此建立了雙方二百多年的和睦關係,使緬甸以及東南亞各國不敢入侵中國。

最後,我要說的是清朝發動這次戰爭並沒錯。因為緬甸經常入侵中國,使中國的主權受到威脅。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本來可以早點結束,以避免雙方的損失加重,可是乾隆帝為了面子非滅了緬甸不可,最後使自己處於尷尬的局面,這是不可取的,再者清朝沒有在這次戰爭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比如戰法啦,火氣的運用啊,使自己與世界先進的國家差距越來越遠,為鴉片戰爭的慘敗埋下伏筆。這點讓人惋惜。


楚風說歷史


乾隆帝一生殺伐決斷,號稱“十全武功”,可在這十全武功裡,唯一摻水較多的就是清緬戰爭,清朝看似贏了,實際上每次戰役都輸了,贏只不過贏在虛名上,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內容。(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很多人都認為清緬戰爭,清朝軍隊贏了,其實幾次主動進攻,清朝沒一次全身而退,基本的戰略目的都沒有達到,反而因為用人失當屢次失敗。

1762年,緬甸軍隊主動發動進攻,進兵今天的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被迫反擊,當時的緬軍採取遊擊策略,打了就跑,負責清緬前線戰事的雲貴總督劉藻,連緬軍的毛都沒抓著一根,卻湊著緬軍劫掠收穫頗豐,退往國內之際,向乾隆帝具奏清軍取得重大勝利的捷報,搞得清廷上下自我良好不已。

但這種事顯然經不起時間推敲,來年緬軍就捲土重來,劉藻進兵迎敵,卻鎩羽而歸,劉藻並不反省自己,反而責怪下屬貪功冒進,致損失慘重,乾隆帝不是傻子,直接把劉藻擼到了湖北巡撫的位子。

總督到巡撫,那是降職,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乾隆帝對劉藻不滿意,劉藻也是膽小怕事,不待赴湖北任上,自殺死了。


繼任的是楊應琚,歷任督撫要職,按說政治經驗豐富成熟,等他到前線的時候,緬軍已經主動撤退,楊應琚覺得無聊,反而向緬甸下戰書。

說自己帶了陸軍多少,水軍對少,實際上當時清軍僅有陸軍2萬餘人,水軍就是嚇唬人亂說的,可把緬甸嚇壞了,舉國應戰,迅速組織起3萬精兵。

這就麻煩了,清緬軍隊一接觸清軍就漏了底,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緬軍不但追著清軍打,還再次入境劫掠了一番,楊應琚也不是實在人,向乾隆帝報告殺敵數萬。

乾隆帝一對數,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直接讓楊應琚自殺謝罪,接下來是明瑞,乾陵帝的小舅子,可明瑞這小子比較倒黴,乾隆帝讓他好好教訓教訓緬甸軍隊,明瑞就帶人孤軍深入緬境兩千多公里。

最後都沒來得及開打,三萬士兵由於疾病瘴氣,就剩下了不到一半,明瑞不久也病亡。

這時候地大物博的優勢顯現了出來,緬甸是小國,雖然在軍事上不吃虧,但卻經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折騰,熬不住,因此主動求和。


打架嘛,誰先認慫誰輸,這就是緬甸戰敗的由來,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但要說給清朝帶來點什麼?肯定是面子啊!

被人打了臉別人能認錯,這也是奇功一件!


歷史三日談


說多了都是淚啊!——我的大明啊!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第一次交手,對手是誰?結局細思極恐!


如今阿拉伯世界是中國的好朋友好夥伴: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起源西亞地區的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哈里發王朝,面積最大時約1340萬平方公里!向西至兼併歐洲西班牙、向東直到與大唐接壤!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朝是版圖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國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現代中國的疆界範圍。

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在唐朝的前半葉,社會、經濟處於上升階段,文化先進,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文化與技術的大輸出時期,兼容幷蓄的社會風氣使得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唐朝的疆域在極盛時期東起朝鮮半島,南抵越南順化一帶,西達中亞鹹海以及呼羅珊地區, 北包貝加爾湖至葉尼塞河下流一帶,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戶數達9619254,口數達52880488,為官方戶口統計的峰值。

唐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阿拉伯、新興和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黑衣大食的勢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大小勃律、吐火羅在內的中亞諸國相遇,怛羅斯之戰是中國第一次與西方國家交戰!

751年,唐朝將領高仙芝對中亞的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一帶)用兵,石國乞援於大食,大食派吉雅德·本·薩利赫東來,高仙芝敗於薩利赫。

這次戰役,大食兵擄走大量中國俘虜,其中有織匠、金銀匠、畫匠等,中國多種工藝技術因而西傳,其中對於中外文化交流發生深遠影響的是中國造紙技術通過這些被俘工匠而廣泛傳播於西方,俘虜中的杜環旅居西域12年,歸國後寫出《經行記》一書。

唐朝在與大食國阿拔斯王朝的怛羅斯戰役中失敗,安史之亂後,唐朝勢力也基本退出了中亞地區。

直到大元帝國的1252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橫掃波斯、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並於1258年摧毀帝國首都巴格達,1260年攻佔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阿拉伯帝國最終滅亡。

試想一下,文明遙遙領先的唐朝如果戰勝了阿拉伯,那歷史的版本又該如何?


傈僳之旅


清緬戰爭嘛,雖然有人認為清緬戰爭大清沒有取得勝利,但是結局確實清朝取得了優勢。第一,迫使緬甸臣服;第二,明確了中國和緬甸的邊界走向,一部分明朝時候失去的土地又被清朝搶了回來;第三,緬甸貢榜王朝因此戰國力大損,不僅鄭信在暹羅復國,英國人也認為緬甸再打下去有亡國的危險。

實際上清軍雲南綠營戰鬥力並不高,所以清軍從北方調兵,以八旗為主力,八旗和綠營前後一共動員了7萬多人。而且緬甸面對清軍,無法有效的抵抗,只能玩起了堅壁清野的戰術。而且清軍多是北方人,來到東南亞叢林之後水土不服,完成了大量非戰鬥減員,死亡的軍士有差不多三分之二是病死的。騾馬倒斃率更是高達98%,嚴重影響了清軍的戰鬥力。

而且清軍對緬甸多少也有些輕敵冒進,還有清軍極大的後勤壓力,不過緬甸也無法從清軍那裡佔到太多的便宜,相反暴露了緬甸無法同清軍主力野戰的劣勢,而且緬甸十分忌憚清軍的滿洲兵,無法同滿洲兵的交戰中取得優勢。而且緬甸兵將也說,滿洲兵悍不畏死,踩著戰友的屍體往城頭上爬,但是綠營兵則經常面對緬軍固守得據點而畏縮不前。但是此戰也暴露了清軍不習慣東南亞叢林作戰的劣勢,容易讓緬甸揚長避短,往往容易被小股緬軍游擊戰所影響。而且緬甸往往切斷清軍的糧道使清軍補給難以為繼,因此清軍再能打失去後勤保障也只是強弩之末。類似的情況蘇軍在阿富汗、美軍在越南都曾遇到過。

等到第四次行動,清軍吸取了之前的教訓,攻下新街,推進至老官屯一線,逼近緬甸首都阿瓦。但是清軍依然免不了受東南亞煙瘴之地而使得戰鬥力受到影響。即便如此,緬甸也非常忌憚清朝的國力,清朝可以隨時組織大軍進攻緬甸,而緬甸卻不知道能夠在抵抗幾次清軍大舉攻擊,因此緬甸只能求和。有英國曆史學者認為,緬甸如果不求和,再打下去就會有亡國的危險。

戰爭最重要的不是過程,而是結果。清緬戰爭中清朝不僅把緬甸貢榜王朝打的國力衰退,使其無法再入侵中國,同時穩固了原先模糊的西南邊界,部分明朝時期失去的土地也被清朝奪了回來。清緬戰爭無意中也幫助了暹羅華人鄭信組織的復國運動,也使得後世泰國國王都有個中文名字。所以,緬甸無疑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境地,北方既要抵禦清軍的入侵,南方也要抽出部隊和鄭信的軍隊作戰,所以求和也是緬甸唯一的選擇。

總結一下清緬戰爭清軍並沒有失敗,而是沒有取得完全的勝利。如果從戰爭結果來看,則是緬甸虧大發了。


北洋海軍炮手


一句話概括:清朝獲得了面子,緬甸贏得了實惠!

自號“十全老人”的乾隆,其實這十場戰爭基本上都贏得不怎麼光彩。其中,清緬戰爭算是最為丟人的一戰。



在這場戰爭中,緬甸軍隊都已經開始持有西方的先進火器,對清軍造成了極大的殺傷,也使得戰爭打得相當苦難,前後打了七年都沒能擊敗緬甸。最後,是因為緬甸國王孟云為應付周邊暹羅等國的壓力,派使奉表納貢,給了清朝一個下臺階才結束。

整場戰爭下來,清朝損耗巨大,卻無半寸之功,如果不是中南半島局勢變動,再打下去清軍也贏不了緬甸。



不過清緬戰爭還是給清朝帶了一個好處和一個機遇。

一個好處是:改變了中南半島格局;

清緬戰爭爆發時,緬甸正和它的死敵暹羅交完戰。費盡力氣剛滅了暹羅大軍就遇上清軍的進攻。當時,緬甸全數軍力幾乎都抽調到前線抵禦清軍,國內空虛,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駐紮暹羅。這就給暹羅的鄭信有可乘之機,藉此機會擊敗國內其他割據勢力,擊退緬兵,重建暹羅。




暹羅的復振,使得中南半島的格局發生了鉅變,緬甸不得不尋求與清朝的議和,回過頭來防禦暹羅。這樣一來,清朝在中南半島的外交上就得以佔據優勢,朝貢體系也得以維持下去。

一個機遇是:認識到西方火器的威力;

清緬戰爭,清朝之所以在綜合國力佔絕對優勢之下,都無法擊敗緬甸,武器裝備的落後是主要原因!

一些參加過清緬戰爭的將領,目睹了部分緬兵所持西方火器的巨大威力,對自身火器技術的落後有所觸動。戰後都曾上書乾隆,提議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或僱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製槍支,增強自身國力。



然而,保守迂腐的乾隆受“騎射為本”祖訓的影響,認為發展火器將會導致本來入關後因腐化導致騎射和冷兵器作戰技藝鬆弛的八旗軍依賴火器,其該方面技藝進一步鬆弛,所以未予以重視。


這讓中國錯失了改良自身武器裝備的機會,也為日後鴉片戰爭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