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梁培養出7歲的世界冠軍,我們該如何成爲孩子的榜樣?


劉國樑培養出7歲的世界冠軍,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


孩子對這個世界最初的認知,其實都來源於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從之前那個“不懂球的胖子”開始,劉國樑作為一個國家教練,動不動就在熱搜上站一站。最近他又上了熱搜,因為他又培養出一位世界冠軍。

並且,這位世界冠軍的身份有些特殊,她叫劉宇婕,是他年僅7歲的女兒。

21日,在世界之星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劉宇婕小朋友喜提世界冠軍,並用流利英語發表獲獎感言。

女兒第一次得世界冠軍,比老爸早了整整9年,這其中除了孩子的努力外,更離不開父母薰陶。

劉國樑5歲練乒乓球,15歲進國家隊,16歲就喜提亞洲盃男團、混雙冠軍,亞錦賽男團、混雙冠軍,20歲成為第一位乒乓球“大滿貫”獲得者。

後來他做了成功男人背後的男人——成功培養出張繼科、馬龍等一眾世界冠軍。

終於可以解甲歸田,鬆口氣休息休息了。由於女兒的愛好轉型成為一名極其合格的高爾夫陪練,每天的日程就是陪女兒訓練、比賽。不僅心甘情願成為球童,更是將自己的畢生經驗傾囊相授。

劉國樑培養出7歲的世界冠軍,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


對於女兒的夢想,全家人都是不遺餘力的支持,劉國樑的妻子時刻陪伴在女兒身邊,他們一起輾轉不同的城市參加不同的比賽,有辛苦,亦有甜蜜。

當女兒登上領獎臺,發表獲獎感言的時候,女兒說:父親在1996年就獲得了奧運冠軍,他是自己的偶像。


她一直有個夢想,就是超越他。

劉國樑培養出7歲的世界冠軍,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


然後,她自豪的對老爸喊話:“今天我想告訴他,我才7歲,就得了世界冠軍。”

劉國樑培養出7歲的世界冠軍,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


坐在臺下的劉國樑唏噓不已,忍不住對女兒豎起了大拇指。

因為爸媽拿到冠軍之前走過了一段很艱難的路,所以,她也忍著辛苦,擦乾汗水堅持訓練。

這讓我不禁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句話:

為人父母,不要只想著留給孩子鈔票,而是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告訴他:我已經做到了,你可以比我做的更好!


看《行走山河之北緯三十度》時,被“水哥”王昱珩的女兒雯雯實力圈粉。

夜晚篝火旁,王昱珩問十歲女兒一個十分高深的問題:

“你怕不怕孤獨?”

雯雯說:“不怕。”

王昱珩問為什麼,她回答說:“一個人在哪都不可能是孤獨的,他身邊可能沒有人,但至少有生命吧。”

劉國樑培養出7歲的世界冠軍,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


她的意思是說:只要一個生命的精神世界足夠豐富,他是不會感到孤獨的。因為他能從不同生命中,感受到存在的意義。

十歲的孩子,能有如此深刻的見解和思考,實在難得。

但翻看王昱珩的履歷和他對女兒的教導,我卻覺得,這樣優秀的家長,也該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

王昱珩畢業於清華大學設計專業,能寫會畫,是個博學的全才。

劉國樑培養出7歲的世界冠軍,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


他還在家裡為女兒建立了一個微小的海底世界。

劉國樑培養出7歲的世界冠軍,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


他每週都會買書,家裡到處放的都是書。閒暇之時,他會帶著女兒捧著一本書靜靜地讀。

在他的影響下, 女兒不僅愛上了看書,還自己訂購的了《時間簡史》這種難懂的書籍。

不僅如此,從小沒有媽媽的女兒一點也不自卑、憂鬱,反而活潑自信,熱愛自然與探險,如他所願的成了一個內心強大的孩子。

正如前人所說:在一個優質的圈子裡,所接觸到的東西,往往也是優質的,漸漸地會擴及到自己見過的世面。

父母為孩子帶來了優質的影響,孩子則會遵循這些優質的影響做好將來的每一步路。

前段時間,黃磊的微博上曬出了自己的女兒第一次參加話劇表演的照片,讚許道,戲讓我們很感動,並且超乎了我的想象,非常的穩定投入。

劉國樑培養出7歲的世界冠軍,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


黃磊的女兒年僅12歲。

據瞭解,這個舞臺夢,其實在很小的時候就種在了她的心中,為此黃磊特意撰文《她準備好了》,讓無數網友為之感動。

這並不是多多第一次登上舞臺,從孩子兩歲開始,黃磊孫莉夫婦就帶著女兒參加話劇,到今年已經整整十年,走過了四十幾個城市,演出了近500餘場。

劉國樑培養出7歲的世界冠軍,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


紀伯倫曾言: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是照見你真實模樣的鏡子。

楊絳夫婦對女兒錢瑗,從不訓示,只引導。

看見她和錢鍾書嗜讀,錢瑗也耳濡目染,照樣拿本書來讀,漸漸入了道;

學外文,有個很難的單詞,錢瑗翻了三部辭典也未查著,跑來問爸爸,鍾書不告訴,讓她自己繼續查,查到第五部辭典果然找著,下次就知道如何解決了。

孩子不僅是父母的鏡子,還是父母的影子。

厲害的父母,孩子也往往不會太差。

父母的出生不會決定孩子的人生,父母的行為卻可能影響孩子一輩子。

你是什麼樣,你的孩子也會是什麼樣。

曾看過這樣一部短片:

母親夾著煙坐電梯,隨手丟菸頭,用腳碾滅,女兒跟在身後有樣學樣;

劉國樑培養出7歲的世界冠軍,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


父親隨手丟掉喝光的飲料罐,兒子也跟著做;

劉國樑培養出7歲的世界冠軍,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


父親對人大呼小叫,握著拳頭威嚇他人,年幼的孩子也做出同樣惡狠狠地表情與威脅動作;

劉國樑培養出7歲的世界冠軍,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


孩子對這個世界最初的認知,其實都來源於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網上曾有這樣一段對話:

父親:“知道嗎?當林肯像你這樣大時,他可能是班上最好的學生。”兒子:“知道的,父親,但他像您這麼大時,早已是美國的總統了。”


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我們總說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好,自己家的孩子怎麼不爭氣,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自己是不是別人家的父母?

你帶著孩子玩王者榮耀的時候,對方父母帶著孩子背唐詩宋詞;你帶著孩子吃各種垃圾食品的時候,對方父母帶著孩子學習怎麼做手工麵包;你家裡到處是撲克牌和零食,而對方家裡隨處可見的是書籍……


並不是你的孩子天生比別的孩子差,而是作為父母的,沒有給孩子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他們不會相信你怎麼說,而是在看你怎麼做,然後自己有樣學樣,如果父母自己本身汲汲於營,孩子怎麼會有詩和遠方?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為人父母的,不應該是拿著鞭子在後面驅趕著孩子向前,而應該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和孩子一起成長。

優秀孩子的背後,往往都站著牛逼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