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歷史,講故事,光明日報高級記者夏靜和您聊聊公園的「那些事兒」

谈历史,讲故事,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夏静和您聊聊公园的“那些事儿”

城市公園

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載體

公園之於城市的意義

除了城市生態系統的平衡功能

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延續和精神凝聚

谈历史,讲故事,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夏静和您聊聊公园的“那些事儿”
谈历史,讲故事,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夏静和您聊聊公园的“那些事儿”

18日上午,光明日報湖北記者站站長、高級記者、中國新聞獎獲得者夏靜專題講座“走近黨報”在市園林和林業局五樓會議室舉行。局系統各部門工作人員參加。講座過程中,夏靜談到城市公園與人民美好生活的關係。

谈历史,讲故事,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夏静和您聊聊公园的“那些事儿”

公園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縱觀世界上的國際都市,無不擁有一座享譽世界的城市公園名片。這些公園以其獨特的主題理念、多樣性的生態環境、開放交流空間和共享的休閒設施等成為人們逃離城市喧囂,嚮往自然棲居,放鬆身心的詩意場所。

武漢打造城市公園美好生活共享空間

這裡的公園不一般

谈历史,讲故事,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夏静和您聊聊公园的“那些事儿”

針對鍛鍊爭搶地盤、騎車遛狗、廣場舞噪音等公園管理的難點,武漢市基於公園管理的公共屬性,把服務質量的評價標尺交給公眾掌握,嘗試面向社會公開選聘市民園長及志願者,破解公園管理中的一些熱點、難點、焦點問題。

從地面到空中、從“綠城”到“花城”:

深圳:中國最“擁擠”城市

走出特色創森路

谈历史,讲故事,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夏静和您聊聊公园的“那些事儿”

以“創森”為抓手,深圳給出了答案。對標國際一流 高標準重塑城市生態基底打破空間侷限, 兩千公里綠道串起山林湖海。深挖空間潛力 ,創新向屋頂天橋牆體等“見縫插綠”。從“綠城”到“花城”,力創“美麗中國”新典範。

通過空間再造, 2443公里綠道串起三級公園體系。突出特色,主題公園精品公園魅力席捲全城。溼地修復,讓城市發展與自然生態共生共榮。共建共享, 民間力量激活綠色發展強大動能。

科技與文化融合才能把主題公園帶入“創意競爭”時代

主題公園扎堆兒開:

“熱土”還是“虛火”?

谈历史,讲故事,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夏静和您聊聊公园的“那些事儿”

我國正迎來新一輪主題公園建設熱潮。主題公園扎堆兒冒出來,是借文化旅遊春風的投資“熱土”,還是資本爭相湧入後的“虛火”?如何評價我國主題公園的生存狀況和發展趨勢?其又會給文化消費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在“米老鼠”熱潮的帶動下,我國各地的主題公園在加速開建。儘管主題公園的發展表面看很“繁華”,但實際盈利情況卻不盡如人意。

只有擺脫單純依靠門票經濟的發展模式,打造全產業鏈條,精準定位,將科技與文化緊密融合,才能把主題公園真正帶入“創意競爭”時代。

英國近代城市公園的創新與特色

谈历史,讲故事,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夏静和您聊聊公园的“那些事儿”

城市公園是社會轉型時期的產物,也是城市公共空間演變和社會生活方式轉變的結果。英國的城市公園不僅在形態上展示了鄉村自然的再現,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公共空間,在功能上實現了公眾社交、聚會、休閒、娛樂、運動與教育活動相結合的理想,而且在內涵上體現了社會平等和尊嚴。

這樣的城市公園不分種族、等級、性別和年齡,可以自由而免費出入,最終成為一種理想的城市公共休閒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