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歲「飛虎隊」隊員何其忱逝世,曾擔任B-25轟炸機機長

99歲“飛虎隊”隊員何其忱逝世,曾擔任B-25轟炸機機長

9月28日上午,記者從何其忱女兒何方渝處瞭解到,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飛虎隊”隊員何其忱於2018年9月28日清晨5時30分因病在天津家中逝世,享年99歲。

據中新社等媒體此前報道,何其忱原名何培茂,1920年5月生於四川省廣安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40年秋,何其忱在同宗叔父的資助下考入重慶大學,主修水利工程。

1942年,何其忱投筆從戎,報考飛行員,併到美國受訓,一年後學成回國,編入中美混合航空聯隊(即“飛虎隊”)一大隊,任B-25型轟炸機機長,曾一次炸燬日軍20餘架飛機。據《僑報》2015年報道稱,由於何其忱的英語水平較高且駕駛技術嫻熟,因此成為中美混合聯隊指揮所中,參與制定作戰計劃的第一個中國人,並獲得過美國空軍頒發的二級戰鬥勳章。

1947年,何其忱離開國民黨空軍,加入中央航空公司。1949年11月,何其忱參加了震驚中外的“兩航起義”。

1949年11月9日,中國航空公司總經理劉敬宜、中央航空公司總經理陳卓林代表兩公司在香港的員工宣佈起義,脫離國民黨政權,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領導。兩公司總經理等人乘潘國定機長駕駛的CV-240型飛機由香港直飛北京,其餘11架飛機(3架C-16和8架C-47型飛機)由陳達禮機長帶隊從香港直飛天津。

中華兒女新聞網報道稱,何其忱是“兩航起義”人員中飛行資格最老的飛行員,發揮了重要的宣傳、說服作用。當時,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整整20根金條幫助經濟上有困難的飛行員。此外,何其忱還致信因拒絕打內戰、遠走印尼的“飛虎隊”隊員、印尼華僑彭嘉衡,請他為新中國航空事業效力,彭欣然回國。

1950年,解放軍在向西藏開進的途中遇到補給困難,大部隊物資匱乏。曾經在駝峰航線駕駛運輸機的何其忱重操舊業,參與直飛西藏空投給養任務。當年8月1日,何其忱駕駛DC-3-139型飛機,載著14名乘客、郵件、貨物,從天津起飛,經由北京、武漢飛往重慶,與潘國定機長駕駛的“北京號”共同完成了新中國民航國內航線的開通,史稱“八一開航”。

朝鮮戰爭爆發後,何其忱曾為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捐贈了一架飛機。“文革”期間,何其忱曾受到打擊,後於1973年開始迴歸正軌,赴天津機場任教導隊飛行教員,後一直在民航學院任教。

1982年,63歲的何其忱從民航學院退休。從1982年至1994年間,何其忱先後6次考察美國波音公司,為中國航空公司購買波音707、737、747等機型擔任業務顧問和飛行技術英文翻譯。在退休後的30年時間裡,他還為中國民航義務翻譯《飛行手冊》、《實用手冊》、《維護手冊》等書籍共約450萬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