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寒露!兩個身體部位成保暖重點,還要小心感冒

俞茜茜

天高晝熱夜來涼,草木蕭疏梧落黃。

日享菊香播小麥,夜喝梨貝養脾腸。

開篇一首小詩便將寒露的氣候特點和養生要點概括其中。明日寒露,這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早晚清涼、風高物燥是這個節氣氣候的顯著特點,人體此時也會發出一些信號來提示我們節氣到了,關於寒露的中醫養生注意事項,聽一聽浙江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楊敏春副主任中醫師的觀點。

氣候寒涼

防寒保暖是關鍵

“寒露”時節起,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長。此時,人體容易受寒邪侵襲,出現各種狀況。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研究認為雙足受涼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和毛細血管收縮,抵抗力下降,病邪乘虛而入,輕則引起外感咳嗽,重則誘發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因此寒露節氣前後要注重足部的保暖,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了,以防“寒從足生”。睡前最好用熱水泡個腳,如能加上浙江醫院自配的中藥泡足方(如通絡活血散、益腎壯骨散等),起到活血通絡、溫經止痛、解乏助眠的功效,保健效果更好(具體可到中醫內科門診就診並開具處方)。

另一個重點保暖的部位是腹部,寒邪直中中焦脾胃,容易引發秋季腹瀉,因此做好腹部保暖對預防腹瀉至關重要。老人、小孩及體質虛弱之人則更要注意及時增添衣物,積極預防受涼感冒。

燥邪盛行

養陰潤燥為要義

寒露時節,“燥”邪當令,燥邪又最易傷肺胃,人體往往表現出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皺紋增多,毛髮脫落,大便秘結等津傷的症狀,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飲食上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水果有雪梨、哈密瓜、蘋果、提子等,蔬菜有蘿蔔、冬瓜、蓮藕、銀耳等,還可以選用沙參、百合、玉竹、麥冬等煲粥喝,起到滋陰潤燥、益胃生津的效果。還應注意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類食品,避免劇烈運動後大汗出及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的行為。同時居室要保持一定的溼度,洗浴後及時加用護膚乳霜等保護皮膚,防止乾裂。

風起葉落

悲秋抑鬱要慎防

“秋時悽風慘雨,老有多動傷感”,秋天氣候漸冷,日照減少,人的情緒不太穩定,易於煩躁或悲愁傷感,特別是花木凋零、秋風蕭瑟之景,常在一些人(特別是老年人)心中引起淒涼憂鬱之感,臨床也發現秋季抑鬱狀態的患者明顯增多。因此,要因勢利導,引導宣洩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可以擴大生活圈子,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養興趣愛好,舒緩工作上的壓力。

登山擴胸襟是抵抗秋季抑鬱症有趣的辦法,我國曆來的九九重陽登高的習慣就是給秋季抑鬱症打了一劑預防針。

露氣寒冷

將凝結也

風寒露重

謹防疾病保生機

寒露以後氣溫不斷下降,浙江醫院中醫內科孟曉翠中醫師特別提醒,幾大高發疾病尤需注意防範。

1.傷風感冒。感冒在此時是最易流行的疾病。而著涼則是傷風感冒的主要誘因。在這樣一個氣候多變的季節,感冒難免會在身邊打轉,尤其是素患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以及老人、小孩、體質虛弱之人,更要注意防範,除了注意保暖外,平時還要適當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

2.腸胃病。進入秋季後我們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因此腸道的抗病能力也開始減弱。此時,要特別注意預防急性胃腸炎和十二指腸潰瘍等腸胃病。寒露時節,在飲食上一定要有規律,切不可暴飲暴食,也要避免吃太多生冷的食物,以防誘發一些腸胃疾病;

3.心腦血管疾病。臨床診療中發現,每逢氣候變冷,患心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氣變冷、人們的睡眠時間增多有關,因為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易於形成血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明確指出:“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達,建議大家順應節氣,分時調養,確保健康。

最後,推薦幾款寒露養生粥譜,取藥食同源之意,以和胃健脾,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梨子粥:梨子2只,洗淨後連皮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用於煮粥,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栗子粥:栗子5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作用,尤其適用於老年人腰腿痠痛、關節痛等;

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待粳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適於便秘、肺燥咳嗽、頭暈目眩者食用;

胡蘿蔔粥:將胡蘿蔔用素油煸炒,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胡蘿蔔中含有胡蘿蔔素,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於皮膚乾燥、口唇乾裂者食用;

山藥百合粥:山藥100克,百合50克,粳米100克,把山藥洗淨去皮切塊,百合洗淨分瓣,粳米淘洗後把山藥、百合一同放入同煮至爛即可食用。山藥健脾和胃,百合潤肺止咳,適用於脾虛、體弱,經常腹瀉、咽乾、咳嗽、有痰等。

明日寒露!兩個身體部位成保暖重點,還要小心感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