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年前的电影里面已经又区块链了,这个怎么解释?

n年前的电影里面已经又区块链了,这个怎么解释?

一个人如果随便浪费一个小时,还不当回事儿的话,那他就一定还没发现生命的价值。——查尔斯·达尔文前段时间重温了一部老片,《时间规划局》。这部2011年的电影,放到现在来看,概念依然超前。

电影里,时间是统一且唯一的货币。每个人小臂上显示的是他所剩余的时间,当倒计时结束时,生命就结束了。企业给员工发工资,发的是时间,会直接加在你的倒计时上;消费也是在倒计时里扣除,比如一杯咖啡要花费2分钟,坐公共汽车要花费2个小时。

n年前的电影里面已经又区块链了,这个怎么解释?

小臂上的倒计时(1天零12分50秒)

最吸引人的一个概念,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交易模式——互相握住对方的手臂,就可以完成转账,也就是增加或者减少倒计时。这个概念可以说和比特币的转账逻辑几乎一样。

n年前的电影里面已经又区块链了,这个怎么解释?

两人在转账时间

我们现在以法币为货币的情况下,转账必须要通过第三方,即银行或者是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因为有第三方作为中介,我们必须要相信他们,没有他们就完成不了转账的操作。

但是比特币的转移是不需要第三方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用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地址,你要给我转比特币,只需要把比特币发送到我的地址,中间不需要任何的第三方。

可以说,比特币或者区块链想打造的世界,在《时间规划局》里都可以找到一些缩影,或者对比。

比如,电影中,对时间的分发是控制一个群体手中的。他们根据控制人口的需求,会随时调整产品的价格。

比如,一杯咖啡的价格,昨天是3分钟,今天是4分钟,通货膨胀率一下子就是33%;公交车昨天的价格是1个半小时,今天就要2个小时,而这30分钟,对时间即将耗尽的穷人来说,可以直接导致死亡。这是一个中心化的世界。

中心化的世界带来的问题就是,中心一旦被攻击,整个网络就挂了。比如电影里,男主要改变时间的分发现状,于是只攻击这一个群体,问题就解决了。

但区块链是没有中心的,控制整个网络的是节点,而节点都是分散的,并且随时在变。你想攻击这条网络,攻击一两个节点是不够的,而需要攻击51%的节点——也就是说,如果一共有10个节点,那你要攻击6个,才有可能能成功。当然成本也会相当大,之前有人计算过,像比特币这样成熟的网络,进行51%的成本是30亿美元。

再比如,电影里抢劫时间的事情经常发生,或者一个富豪给男主人公转了100年,警察如果不问男主人公的话,都不知道这笔时间来自哪里。但在区块链里,所有的交易都会有记录。你发现自己地址里的比特币少了,可以找到记录,看看你的比特币去了哪个地址。

所有的节点都会记录每笔发生的交易,每个节点记录的内容都要保持一致,这也保证了上面说的区块链的安全性。假如有人转移走了你的比特币,并且在一个节点那儿抹去了这笔交易记录,但还有其他的节点记录了这笔交易。除非他能改掉51%节点的交易记录,那样他才能成功,但同样代价极大。

《时间规划局》的上映,和比特币的出现相比,晚了两年。不知道编剧是否有借用比特币的概念。但是成熟的区块链世界,会比电影里更完美一点。

看下来,电影更想传达的是对时间的思考。你可能可以拥有很多东西,但是你真正拥有的、可以把握的东西,只有时间。

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假如在以时间做统一货币的世界里,A一天工作8小时,工资是8小时;B一天工作8小时,工资是1年。时间,真的就是生命,就看你是要和时间赛跑,还是做朋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