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永福寺

杭州永福寺

沿革杭州永福寺位於靈隱寺西約一華里處的石筍峰下,自東晉慧理禪師開山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據清康熙年間《杭州府志》卷三十二《寺觀》載,永福寺坐落於飛來峰呼猿洞對面的形勝山下,舊分上下兩寺,與下天竺(舊稱翻經院)等寺一樣,同為慧理禪師開山創建。據載,東晉咸和元年(362年),西印度高僧慧理來杭卓錫築庵,接連興建了靈鷲,靈隱等十座道場,永福寺是其中之一,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普圓淨院

永福寺在吳越國時期又名普圓寺,現因該院落主殿為觀音寶殿,表淨土法門,故名普圓淨院。該院內左首建築為客堂,主要負責僧眾和信眾接待工作,也是寺院日常工作及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

觀音寶殿抱柱楹聯:

息心皈禮,戒定慧三學齊備;

合掌稱名,聞思修一味圓通。

客堂抱柱楹聯:

幻心每遇塵囂起;,

真性常隨雲水閒。

浙江杭州·永福寺

迦陵講院

院落主要殿堂為梵籟堂,兼做法堂及佛教音樂廳兩用,為永福寺佛法宣流地;猶如西方極樂世界的迦陵頻伽神鳥,故名迦陵講院。該院內側建築為文景閣,為佛教書法繪畫藝術的活動場所;下首為藝明齋,供流通閱覽佛教文化藝術圖書及作品之用。

梵籟堂匾額:"梵籟流觴"、"曼陀花雨";

堂外抱柱楹聯:

龍澗風回,萬壑松濤連海氣;

鷲峰雲斂,千年桂月印湖光。

文景閣匾額:"雲山桂隱"、"寶樹流禽";

閣外抱柱楹聯:

身比閒雲,月影曦光堪見性;

心同流水,松風竹色共忘機。

福泉茶寮楹聯:

汲來泉水烹龍井,

閱盡青山成畫屏。

浙江杭州·永福寺

福泉禪院

永福寺內有金沙,白沙二泉,明代有福泉亭建於院內,該院格外幽靜,頗通禪理,故名福泉禪院。該院正面建築為藏經樓,樓下一層為會客廳,側面建築為祖師紀念堂,名為"闊堂",乃心越禪師師父大文禪師之號。

福泉禪院門外楹聯(康熙皇帝御題):

竹憐新雨後;

山愛夕陽時。

會客廳外抱柱楹聯(東皋心越禪師擬):

細水浮雲歸別海;

遠山終日道餘霞。

廳內另有心越禪師親書匾額:梅月和風淡。

闊堂外抱柱楹聯:

四山滴翠環福地;

浙江杭州·永福寺

資嚴慧院

永福寺後山古名資嚴山,吳越時以山名寺,故名這嚴寺。今該院光明暢達,堪表智慧,故名資嚴慧院。院內主建築為大雄寶殿,內奉本師釋迦牟尼佛及迦葉,阿難二尊者銅像。前方建築為福星閣,供奉福神等護法諸神。

資嚴慧院門外抱柱楹聯:

天香涵竹氣;

地韻攬湖光。

大雄寶殿外抱柱楹聯有二幅:

造物本無私,移來嵐外菸雲,適開勝境;

會心原不遠,論此眼前山水,曾遇先賢。

春湖團翠,寶俶霞飛,一幅人間圖畫;

秋月低圓,雲林府隱,幾分天上風光。

福星閣外抱柱楹聯:

巒岫繞成清淨界;

石級循入德福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