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與新能源技術國際青年科學家論壇首次在穗舉行

今天(9月27日)上午,為時兩天的2018年嶺南科學論壇系列活動《第八屆納米與新能源技術國際青年科學家論壇》在暨南大學校本部開幕。本次論壇由廣東省科協主辦,暨南大學理工學院物理學系和廣東省真空學會承辦。

參加這屆青年科學家論壇的專家學者分別來自於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臺灣地區、新加坡、美國等地,他們都是這個專業領域裡的青年才俊,包括:國家傑出青年沈國震、張強、專家麥耀華等國家級人才約20人。

納米與新能源技術國際青年科學家論壇首次在穗舉行

論壇共進行了40場精彩的口頭報告,報告內容圍繞納米能源材料、電化學儲能材料、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光電材料與器件、碳基能源材料等領域,就納米和新能源技術的國內外進展、最新研究結果、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及潛在的應用前景,針對納米材料在能源、光電、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的應用開展學術探討,圍繞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關鍵性作用的重大科技問題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的研討與交流。

納米與新能源技術國際青年科學家論壇首次在穗舉行

參加本屆論壇的青年學者們的研究引起人們的關注:其中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清華大學化工系張強教授,主要從事可持續發展的清潔能源技術研究。他的課題組在高安全高容量的複合鋰金屬負極領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國家特聘專家、暨南大學麥耀華博士,長期從事太陽能電池材料、器件、應用和產業化的研究並取得了很好的開發經驗。在本屆論壇上他透露了將要在廣東肇慶投資3000萬成立研發中心,大力發展薄膜太陽能電池。

國家基金會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白鋒教授,現任河南大學特種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白鋒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自組裝體單元的合成、自組裝納米材料的製備以及性能的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

《納米與新能源技術青年科學家論壇》是國內外青年學者深入交流納米與新能源技術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平臺,自2011年創辦以來,已經舉辦了七屆,在全世界華人青年學者中產生了廣泛影響和強烈反響。今年首次在廣州舉行。

(通訊員:柯紀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