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客家之鄉,「賀州」中國長壽之鄉的飲食文化

南瓜花釀

中國客家之鄉,“賀州”中國長壽之鄉的飲食文化

南瓜花釀:是我們賀州客家特色菜餚,味道鮮美清甜,屬家常菜譜。瓜花釀的特點是香滑鮮嫩,飽食不膩,瓜花本身的味道是清甜,花梗爽口。

中國客家之鄉,“賀州”中國長壽之鄉的飲食文化

螺螄粉

螺螄粉,就是米粉配上螺螄肉的一種風味食品。米粉可以有兩種,一為切粉,一為現榨的圓條“線粉”,而特點在於其配菜螺螄肉。吃前先把米粉置滾水中燙一下,撈起,加入上述菜料、靚湯,撒一小撮蕪荽。這種螺絲粉既鮮香又有螺味,愛辣者或加點點辣醬,更是爽口提神。

中國客家之鄉,“賀州”中國長壽之鄉的飲食文化

賀州竹筍釀

原材料是賀州隨處可見的麻竹竹筍。將挖來的竹筍撥開皮洗淨後,放進鍋裡面蒸煮過,煮熟後,可以按自己的要求,切成大塊狀(用來釀),或者切成小塊(用來炒),放在清水中泡,大約要泡兩到三天左右,泡的時候,也要換幾次水。如果沒有泡夠這麼長時候的話,竹筍會苦的,不好吃。

中國客家之鄉,“賀州”中國長壽之鄉的飲食文化

泡夠時間後,就可以將原來切好的筍塊洗淨,買些五花肉(豬肉的一種),香菇之類的東東,剁碎,做成餡。具體這個餡的材料,不限的,看個人的喜好,可以隨意加些東東進去。將剁好的餡釀進竹筍上,放入鍋中煮,香噴噴的竹筍釀就出爐啦。

中國客家之鄉,“賀州”中國長壽之鄉的飲食文化

在客家人的餐桌上,常見的竹筍釀有兩種,一是前面介紹這種新鮮的竹筍釀。還有一種是使用曬乾的竹筍來釀的。竹筍乾一般是採用山裡的那種竹子,不是麻竹,曬乾後,再泡發的竹筍釀成的竹筍釀別有一番風味,比新鮮的竹筍釀更清香。

中國客家之鄉,“賀州”中國長壽之鄉的飲食文化

賀州菜釀

賀州的菜釀還具有地域特色,如大寧的豆腐釀,必須是用寧江水製作的豆腐才別具風味。傳說中寧江上有一塊巨大的四方豆腐石,祖傳大寧豆腐的加工方法是:用寧江水浸泡過的黃豆用石磨磨成生豆漿煮熟後,再用取自寧江的巨石重壓。加工出來的白豆腐經野油茶油急煎成四方塊的油豆腐,大大方方,色澤內白外黃,肉白嫩滑,人稱“金包銀”,據說是封建社會朝庭的貢品。每縫喜慶佳節,大鍋大鍋的大寧豆腐釀香飄十家,令人垂延欲滴。令人不解的是,同樣的加工方法,在別的地方加工出來的豆腐就沒有這種風味了。

中國客家之鄉,“賀州”中國長壽之鄉的飲食文化

一年四季中,不論你什麼時候來到賀州,都可以在賀州人的餐桌上品嚐到別具一格的賀州風味菜——菜釀。賀州人逢菜必釀,豆製品類、果菜類、根莖菜類、葉菜類,甚至豬大腸、豬血、豬網油都可以做成菜釀,還有生蔥大蒜照樣釀!有人做過統計,賀州菜釀有108種之多。

中國客家之鄉,“賀州”中國長壽之鄉的飲食文化

黃田扣肉

賀州的扣肉屬黃田最有名,主要材料是芋頭和五花肉。一直以來黃田扣肉都是黃田“二月二”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黃田扣肉與眾不同的地方一個是“雙扣”,也就是兩塊沒有切斷的五花肉將油炸過的芋頭包在裡面,一般採用的都是五花肉,看起來似乎很肥,但是吃起來清爽不膩,入口即化;另一個不同點是加入了冰糖,扣肉吃起來很甜,可是甜而不膩,口感十分獨特,跟家裡平時做的芋頭扣肉不太一樣。

中國客家之鄉,“賀州”中國長壽之鄉的飲食文化

做這道菜,首先要處理好食材,也就是五花肉。醃製五花肉時先在肉上插一些小洞,然後放入冰糖和一些調料,醃製20分鐘(一般5公斤肉放三兩冰糖)。醃製之後,冰糖會完全融進扣肉裡面。之後架鍋熱油,放入肉塊炸至兩面都呈金黃色,再將芋頭切塊放入熱油中,炸至表面結成硬殼。接著把切好的扣肉夾住芋頭塊擺盤,並將調好的蠔油、生抽,均勻地塗在肉及芋頭上。最後,在鍋內燒開水,放入扣肉加蓋蒸60分鐘即可。之後也可以將碗內蒸出的湯汁倒入鍋內加熱至濃稠後,倒在扣肉芋頭上,這樣可以更進味。

中國客家之鄉,“賀州”中國長壽之鄉的飲食文化

看完賀州的美食,你有吃過嗎?是不是開始流口水了,這就是長壽之鄉的美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喜歡就與朋友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