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01

網上看到這樣一組圖片,孩子和爸爸媽媽和奶奶在路邊等車, 奶奶牽著他送爸爸媽媽離開,起初還風平浪靜,但當爸爸媽媽登上汽車離別之際,不忍分別的孩子努力得把手伸向即將離去的父母,但是最終也沒能阻止父母的離開。

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奶奶極力安撫著孩子,把他抱起往家裡走,但是那個家裡已經變得異常冰冷,因為家裡沒有爸爸媽媽。

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我想孩子的父母也一定萬般不捨和心酸,看著痛苦流涕的孩子他們也一定心如刀絞,但儘管他們百般不情願,為了孩子能夠有更好的生活,他們必須要狠心的拋下孩子,遠走他鄉。

這樣的場景總是異常扎心,戳痛了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我們無法怪罪孩子父母的狠心,他們絕情的背後也有著難以言說的苦衷。外出奔波也許是為了擺脫家庭捉襟見肘的困窘,也許是為了能夠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遠走他鄉,在千里之外奮鬥拼搏,對於時刻牽掛兒女的父母來說也是異常辛酸和無奈的選擇。

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安置不了肉身,一個叫家的地方找不到養家餬口的路,找到了養家餬口的地方卻安不了家,從此便有了漂泊,有了遠方,有了牽掛。

誰不希望可以和家人子女一起幸福快樂的生活,而非要遠走他鄉,獨自忍受生活的辛酸。然而現實生活的壓力,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促使他們要去遠方尋找實現美好生活的希望。生活有時候就是有萬般的無奈,獨在異鄉的我們可以忍受他人的冷眼旁觀和刻薄對待,忍受辛苦的工作和枯燥單調的生活,只是為了能讓家人生活的更好。如果有更好的選擇,誰願意捨近求遠?

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02

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春節期間,在呼和浩特29路公交車上,一個殘疾的行乞者從新華大街坐到呼鐵局下車,一路上遭到了個人乘客不懷好意的一臉嫌棄和冷言冷語。但就在他即將下車的一瞬間,司機師傅掏出100元給他,並祝他新年快樂。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張圖片:邊是個別乘客的冷眼旁觀,一邊是司機的暖心舉動,行乞者流出了感激的淚水,一個大男人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痛苦流涕。的哭聲中有對司機師傅暖心行為的感動,也有遭受生活磨難和他人冷眼內心長期壓抑後的釋放。

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辦法,誰會在春節期間行乞?

當我們還沉浸在與家人團聚的歡樂中時,還有一些人迫於生存的壓力,在這樣寒冷的冬日裡卑微的祈求他人的施捨,成人的世界裡從類沒有容易二字,只不過對於他們來說,現實顯得更加的冰冷和殘酷。

請給他們多一點的關愛,即使生命總以刻薄荒蕪相欺,願他們都能被這世界溫柔以待

03

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江西南昌火車站,一位揹負著超大行李的母親懷抱孩子匆忙趕車,準備回家過年。巨大的行李幾乎要把她的身體壓彎,她的左手拎著行李,右手抱著還在襁褓之中的孩子。背上揹負著生活的壓力,手裡抱著未來,在寒冷的冬日裡艱難前行,他的返程註定不會輕鬆,但是這又是她不得不承受的代價。

有人歌頌她“女本柔弱,為母則剛”,稱讚她“她抱起的是孩子,背起的是愛”,但這樣的剛強看起來是那麼的讓人心疼,這樣超負荷的承載更多隻是因為無奈。

中國有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從小城鎮到陌生的大城市,從事著平凡普通的工作,卻很難在所在的城市安家落戶,只能如候鳥一般來回遷徙,他們大包小包,拖家帶口,坐著擁擠的綠皮硬座,吃著普通的速食泡麵,蜷縮在狹窄的角落,在火車不懷好意的顛簸中忍受著身心俱疲的煎熬。

實事求是的講,我們國家的鐵路發展確實日新月異,舒適快捷的高鐵自然而然的淘汰了慢吞吞的綠皮火車,但不可忽視的是趕火車的人仍舊是那一群如浪潮般為生活四處奔波的中國人

04

西安火車站,這一天西安降下13年來最晚的一場雪,這場期盼了一個冬天的雪讓很多人激動萬分,不少人的微博、微信被雪景刷爆了屏。一位網友前往火車站拍攝雪景,卻發現了一位年輕的頂風冒雪坐在鑄鐵老虎車等生意的農民工兄弟。

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根據該網友描述,近前看時,他臉色蠟黃直流鼻涕,還在喀拉喀拉咳嗽,偶爾哆嗦一下,正拿著蛋糕大口吃。想是患感冒了,為了謀生,不得不節省吃飯時間,等在雪地裡拉生意。車站廣場人流匆匆,沒人理會這些事兒。“見我給他拍照,他很高興,勉強露出一絲笑意致謝。”

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在他人的眼中,許久未見的雪花是一場美麗的風景,而對於他的工作來說,卻是雪上加霜。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作為兒子,他要供養逐漸年邁的父母;作為丈夫,他得撐起家庭生活的重擔;作為父親,他要為子女盡力撐起一片天地。

生活總是很累,但是我們又必須勇敢面對,把委屈藏在心底,責任奮力扛起,用淡淡的微笑來表達勇氣,而這樣的笑容背後是咬緊牙關的靈魂,是不屈不饒的對生活的抗爭。

05

山東的一位男子,背井離鄉即將前往北京打拼,臨行之際,回頭看到父親花白的頭髮,在車站抑制不住心中的愧疚,轉身對年邁的父母跪地磕頭,揮淚告別。

誰不是一邊絕望,一邊努力生活,生活如果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古人有語,“父母在,不遠遊。”

年少時,我就期待離開家鄉小鎮,去看一看外面精彩的世界,那時每一次離家都迫不及待,父母在門前招手送別,我也總是頭也不回地大步流星的離開。

正如齊秦歌中所唱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我們在大城市中摸爬滾打,渴望建功立業,成就非凡。我們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與工作和生活的纏鬥中,遠方的父母時常被我們忽略遺忘,他們對我們噓寒問暖,而我們對他們卻時常置若罔聞。

轉眼間,暮然回首,我們才猛然發現,之前父母烏黑的頭髮也有了白雪的痕跡。曾經每一次的告別都顯得那麼理所當然,隨著父母逐漸老去,現如今的每一次告別我們心中都不再坦然,因為我們不知道下一次的重逢還能否不留遺憾。告別總有最後一次,希望不是每次都滿含愧疚。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06

生活就是一段旅程,有喜怒哀樂,有悲歡離合。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小心翼翼,拼盡全力的生活。

生活又如同像一座牢籠,我們做著困獸之鬥。

我們總會疲憊,總是沮喪和彷徨,然而總有一種力量,能讓我們在筋疲力盡之時依然堅持前行,

總有一種感動,能讓我們在心灰意冷時重新燃起希望。

為了對我們萬分期盼的孩子不再經歷如此慘痛的離別,

為了不辜負人海茫茫中突如其來的溫暖和感動,

為了給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孩童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為了讓家庭生活富足、衣食無憂,

為了不讓和父母的一次離別變成終生永久的遺憾。

莫泊桑在《一生》中所說: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的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的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