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野山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野山參是通過人工將野山參種子或者圓膀圓蘆、線蘆、草蘆的品種播種於林下,然後在沒有任何人工干擾的情況下任其自然生長於深山密林幾十年,這種參行業用語稱它為籽貨、林下籽或籽海。如果播下的種子為園參籽,若干年後雖然與野生人參生長在相同環境下,但是由於種子遺傳基因問題,生長几十年後也不完全具備野山參的特徵,只能視為移山參,有的參農把它叫做林下參,因此種子選擇十分重要,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野山參絕大部分是選擇野山參種子繁衍的。人參被譽為“百草之王”,野山參更是人參中之精品,其內在品質與療效遠高於一般人參,並具備收藏價值。民間有這樣的說法:保健食園參,治病服山參。這裡的山參就是指野山參。

野山參具有強心、安神等作用。野山參對高血壓病、心肌營養不良、冠狀動脈硬化、心絞痛、糖尿病等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對於經常感冒、免疫力低下者更是有神奇的療效,每年秋冬季節服用適量的野山參,冬季就會大大降低發病率。嚴重心血管疾病、術後極度虛弱、垂危病人、免疫力低下等人群適合選用野山參。野山參由鳥獸傳播種子。生長在喬木,灌木、雜草組成的針闊葉混交的森林中。分佈於北緯33度—48度之間,主要產自:俄羅斯、中國長白山脈和朝鮮。

關於野山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一支百年的野山參幹品,10克左右大小价格都要十幾萬元人民幣。長白山野山參價格更貴。中國是最早應用人參的國家和地區,並將人參發展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化,這是對世界的一大貢獻。早在2000年前,《神農本草經》中對野山參的藥用價值就有了詳細的記載,“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野山參為“神草”,謂“人參治男婦一切虛症,發熱自汗,眩暈”。在現代的中草藥書籍中,記載人參有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益智的功能。

1野山參的分類

根據《野山參鑑定及分等質量GB/T 18765-2008》國家標準,將野山參定為3個等8個級別,基本要求為:鮮野山參、生曬野山參,任何部位不得粘接,體內無異物,體不得做紋。

其中等級要求由外觀的五項區分,分別是:蘆、艼、體、紋、須。 蘆:主根上部的根莖。有三節蘆、圓蘆、堆花蘆等之分。

艼::蘆上生長的不定根,有棗核艼、毛毛艼、艼變之分。

體:即主根,皮為黃褐色或灰黃色,斷面呈黃白色。有靈體、疙瘩體、順體、過樑體、笨體、橫體之分。

紋::在主根肩部有細而深的環紋。

須:支根上生長的較細的根,鬚根細長,柔韌性強,有彈性、有珍珠點。

2野山參的等級

野山參分為八等

野山參1~4等標準:主根粗短呈橫靈體,支根八字分開,“五形”全美(蘆、艼、紋、體、須相稱),有圓蘆,艼中間豐滿,形似棗核,皮緊細,主根上部橫紋緊密而深。鬚根清疏而長,須堅韌,有明顯的珍珠疙瘩。表面牙白色或黃白色,斷面白色,味甘、微苦,“艼帽”不超過主根重量的25%。無疤痕、雜質、蟲蛀、黴變。單支重量一等100克以上;二等55克以上;三等32.5克以上;四等20克以上。

5~8等標準:根部呈橫靈體或順體,有圓蘆,皮緊細,主根上部橫紋緊密而深。鬚根清疏而長。表面牙白色或黃白色,斷面白色。味甘、微苦。無雜質、蟲蛀、黴變。五等,棗核艼及珍珠疙瘩明顯,艼帽重量不超過主根重量40%,單枝重12.5克以上;六等,主根可見畸形,棗核艼明顯,艼帽不大,單支重6.5克以上;七等,主根可見畸形,單枝重4克以上;八等,主根可見畸形,單枝重2克以上或有蘆、須不全。

關於野山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3野山參的鑑別

野山參的鑑別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完全是憑藉著多年的經驗和積累,否則很難把握其中的內涵。國內外對野山參的鑑別方法目前大致有四種:1經驗鑑別2理化鑑別 3組織顯微鑑別4DNA指紋分析鑑別。由於條件限制,這裡著重介紹一下野山參經驗鑑別的知識。野山參傳統的經驗鑑別法是人參行業長期以來對真偽優劣鑑別經驗的總結,一切真知來源於實踐,經驗鑑別是在長期實踐中逐步積累和發展的,它以辯狀論質為精髓,利用感官對野山參的形態(五形(蘆、艼、紋、體、須)和六體(靈、笨、老、嫩、橫、順))、氣味(靈氣和野味)、色澤(必要時要水試)等進行綜合評定,以植物的外觀特點進行鑑別。比如緊密蘆碗、圓膀圓蘆、棗核艼、緊皮、鐵細紋、柔軟長鬚、珍珠點、玲瓏短橫體、靈氣、野性。幾千年來,經驗鑑別見證了野山參延續和變遷,這方面還需要從業者不斷的總結概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