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乾陵,爲何到現在都挖不動?

用戶59853657286


不請自來,至於武則天的乾陵為什麼到現在都挖不動的主要原因,小編認為有以下兩個:

一、目前中國的考古保護技術還未完全成熟,如果對乾陵進行挖掘,肯定會破壞其中的無價的珍寶。那到底乾陵地宮裡有什麼呢?根據小編在海外媒體的一篇文章中瞭解到,在70年代中國考古研究院曾經找到了兩位有特異功能的少年,一男一女。這兩位少年據說有著如同X般射線的眼鏡,為了對他們進行測試,研究員們帶著他們到北京請他們在玉淵潭、什剎海等地方辨別地下河的走向。測試結果是,兩位少年精確的指出了地下河的方位以及流動的方向。

於是,在結束測試後,考古研究員帶著兩位少年來到乾陵地宮的位置,讓他們描述在地宮中看到的情形。(具體的內容小編記不清楚)只記得兩位少年說,在裡面看到兩個巨大的盒子(棺槨),盒子裡盛滿了金色的小豆子,小豆子中躺著兩個人,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男人戴著黃色的帽子,女人很胖也戴著一頂帽子。他們還指出,在大盒子的周圍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東西,還有很多人跪在盒子前。可見,如果這個信息屬實的話,經過千年之後,乾陵裡的陪葬品仍舊保存完好。如果貿然挖掘,一定會造成毀滅性的損失。

二、乾陵作為中國保存最完整的陵墓之一,有著很多傳說。比如長孫無忌和李淳風分金定穴的故事,以及黃巢孫連仲盜墓乾陵的無功而返。據說黃巢的軍隊在找到墓道準備進入時被突然的電閃雷鳴及暴風嚇到尿褲子。近代孫連仲在派工兵炸開墓道口時裡面冒出的黑煙,要了不少士兵的小命等等都成為乾陵不可挖的力證。

總而言之,老祖宗的陵墓必然有保佑後代的功能,又何必挖開呢?


鹿小瘋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乾陵是唐代帝王陵墓中唯一沒有被盜的一座。所以幽宮重啟之日,必有珍貴文物重放異彩,使世人以飽眼福。 乾陵地宮的隧道(即斜坡道)口位於陵園某處,鑿在自然石層之間。在棺撐放進之後,用大小不同的約l一2噸的石塊疊砌閉塞,石塊上面再用夯土填實。隧道剖面呈斜坡形,南面寬,北面窄, 實側全長為63.10米,一般寬3.9米。由隧道南部向北21米處,寬4米。由隧道北端向南13.1米處,寬僅為2.8`米。隨道除用石條砌成外,其上部全部用土夯實,十分堅硬。

夯土中加雜有大量石塊,與白灰混合而成,還有少量的殘小磚塊、瓦片、木炭灰等。夯土每層厚為6一23釐米,夯土結構有平夯及圓錐夯兩種,主要是圓錐夯。夯窩的直徑為4一6釐米,窩深1一1.15釐米。隧道全用巨大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石塊封砌,石塊上面的凹槽嵌有鐵細腰栓板,再用錫鐵漿灌入與鐵細腰栓板之間的縫隙內。隧道北部的一些石塊上有鑿眼,並穿有鐵棍。

鐵細腰栓板的栓拉較多,鐵棍的栓拉較少。鐵細腰栓板的作用使疊砌的石條栓拉左右不能移動。穿鐵棍的作用是使石條上下成為一體。全部所疊砌石塊由南到北共計39層。大多數石塊上刻字,僅平面上刻的字有363個,這些文字分佈在no塊石頭上。主要有:“焦才、合一、合三、元二、左二、開一、六十四、六十五、左五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百二十九、日、月、星”等,刻字筆畫內塗有紅色。在隧道兩邊石牆壁上露出紅、綠等色彩,似為壁畫。隧道北邊石牆有用墨筆寫的“中古社至,謂南居上”等大字。隧道內石牆的迭砌,是依山的自然形勢砌築而成的。

由於山勢是南北斜坡,同時又是西斜坡,隧道內的石條由南到北逐漸疊砌39層。 關於乾陵未被盜掘的依據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其一,隧道內中部的邊沿之處上部封石。在修建西蘭公路時有群眾發現石條並揭去數塊。其他均排列整齊而未移動,並用鐵細腰栓版和鐵拴棍上下左右牽拉,空隙用錫鐵灌注。同時石塊的夯土組織也很完整,未被發現破壞跡象。 其二,在陵墓周圍進行調查和鑽探,於可疑之處發掘,惟有盜掘跡象 其三,陵墓時鑿在石灰岩上,隧道口保存完好,再從別的地方另鑿進去是比較困難的。 其四, 隧道內封石上所鑿的凹槽, 有的上面沒有栓拉鐵栓板, 有的填滿石灰代替栓板, 有的凹槽上部殘損。《唐會要》卷二十一記載: “ 神龍元年武則天崩後, 十二月與高宗合葬於乾陵。”


李三萬的三萬裡


說起武則天的乾陵可以說是歷史上最難挖的陵墓,乾陵不僅被刀劍劈過而且還被機槍、大炮轟過,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名的乾陵盜墓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還有一次出動40萬人之多,梁山被挖走了一半也沒能進入乾陵。

這其中隱藏著怎樣的奧妙呢?

經考古學家研究梁山上的武則天的乾陵的規模和樣式非常的壯觀、獨特、罕見。

此地是武則天在位時特派李淳風和袁天罡兩位經過一番詳細的考察才得到的一塊稀有的風水寶地。

在民間有這樣的一種傳說,唐朝初年有一位智勇雙全的突厥族可汗叫阿史那元慶,深的部落人民的愛戴,而他的兒子阿史那石明不知原因的到乾陵去砸石像。

可是最後不但沒砸成守陵人給趕了出來,阿史那石明不肯罷休便借刀殺人,最後計成,將石像的頭顱帶回家,但是阿史那石明卻因此得到了詛咒,他變成了石像。

於是凡是破壞石像以及挖掘乾陵的人就會變為石像的說法被流傳下來。

另外據研究學者研究梁山所在的地形不管是陰面還是陽面,都是正氣的所在,但是乾陵內部的情況沒有人知道是什麼樣。

因為在修建時裡面暗藏了許多致命的機關,再加上陵墓構造複雜,沒有人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探索武則天的陵墓。

這也是至今沒有人能夠進入乾陵的原因。

在這現在社會對文物的保護也是非常的重視,已經不在主張挖掘古代帝王的陵墓,因此乾陵是否能夠進入已不再是重點。


這不是歷史


武則天墓為何萬人挖不動?

古往今來,知名度高的皇帝,多是生前自己折騰,死後被人折騰。自己折騰,也就是生前做了不少和別的皇帝不一樣的事,謎團太多,蓋得了棺,定不了論。於是後人跟隨,破解謎團。不客氣地說,就是接著折騰他們,讓他們死後都不得安寧。

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當時選擇這個地點的原因還是非常有考究的。乾陵修建的時候是大唐比較昌盛的時候,不管是建築還是陵園的規模都算得上是非常的壯觀與宏偉。武則天在派了李淳風與袁天罡這兩位相繼去考察這個地點後回來彙報的結果就是是一塊風水寶地,且因為當時有“因山為陵”的葬制,所以當即,武則天就決定在此修建乾陵,很快就修建完成,且很多史書上記載這是一個集天地之氣的風水寶地。


武則天作為正式登基過的中國皇帝,在位15年卻沒為自己單獨建造陵墓,而是在死後打開已經埋葬了22年的李治陵寢,與李治合葬一處。乾陵並不是人們常說的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皇家夫婦合葬墓,可是作為不同年號的兩朝皇帝合葬一墓,倒真是中國曠古未有。一個女人先當皇后,再做皇帝,臨死前留下遺言去帝號,重回皇后身份,世所罕見,是那些臨朝稱制的呂后、慈禧太后們比之不足的。


其實對於乾陵虎視眈眈的人不在少數,不管是是用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劈過還是熱兵器時代的機槍、大炮轟過,且也有很多的有名盜墓者卻根本無計可施。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唐末農民起義,黃巢動用40萬起義軍在梁山西側挖山不止。但是在挖走快半座大山後,結果因為沒有人懂乾陵的座標結構,最後挖錯了方向,沒有得手。再後來的史載五代耀州刺史溫韜、國民黨將領孫連仲都沒有能夠挖開乾陵,都以失敗告終。


時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拋棄、不放棄,像許三多一樣恪盡職守地保護著主人武則天和丈夫李治的遺體。四十多年前,文物專家郭沫若先生曾對周恩來總理說過:“毫無疑問:肯定有不少字畫書籍保存在墓室裡!打開乾陵,說不定武則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輪集》十卷可重見天日!也說不定武后的畫像、上官婉兒等人的手跡都能見到!石破天驚,一定是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但周恩來總理提筆在這份可能“石破天驚”的計劃書上寫道:“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


目前有很多的專家認為乾陵應該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盜掘的陵,因為乾陵墓道是十分的完整,不管是從哪裡鑿洞想要進入地宮,都是非常有難度的,且現在也沒有發現什麼新的盜洞。


其實對於梁山這樣的地形來看,不管是利陰還是利陽,它確實是一塊比較罕見的寶地。但是到底裡面的情況如何,到底是不是和人們想象的一樣,也許真的只有到地宮被打開的那一天才會被知曉。


麥兜Sir


死有歸宿而常年被擾,這可能是很多古代皇帝的一個困擾。當然他們死了,自然不能困擾,這不過是一個後人的調侃罷了。

提到武則天的陵墓乾陵,除了她的傳奇人生,很多人想到的,估計就只有三個字“挖不動”。武則天的陵墓歷經千年,保存完好。據說她的陵墓曾經被刀劍劈砍過,被盜墓賊挖過,被大炮轟過,被機槍掃過,但是仍然堅挺的保持完好。其實並不是挖不動,而是發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

千百年間,漢武的陵墓被搬空,唐太宗的陵墓被打開,康熙皇帝的陵墓被盜後,積水過多,無奈被封,慈禧和乾隆的陵墓被軍閥盜取一空。如果歷代帝王泉下有知,位於陝西梁山上的武則天陵墓,可能是他們羨慕的對象。




據說唐末農民起義大軍黃巢是有記載名姓的第一個打武則天陵墓主意的人。相傳當時黃巢帶領了40萬大軍在梁山挖掘,挖了40米深也沒有找到入口,再加上當時唐朝軍隊的圍攻,不得不放棄。後來證明黃巢挖墓的時候是挖反了。

溫韜,也就是大家在動漫《不良人》中看到的那個身手敏捷的盜墓賊。他是歷史上五代時期節度使。他也打過武則天乾陵的主意,但是挖掘的途中遇到了暴風雨,這是不祥之兆,他不得不停止了這項工程。



後來到了民國時期,軍閥孫殿英炸掉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獲取了大量的財寶。另一位國民黨將領孫連仲十分眼紅,於是她帶著自己的軍隊,帶著近現代化的機槍大炮去,涼山哇,武則天的乾陵。據說他當時找到了墓道。但是剛剛準備打開的時候,天氣大變,飛沙走石,幾個士兵,被石頭撞死。這駭人的天氣,使得孫連仲不得不撤軍,無功而返。



直到1960年的時候,幾個農民無意中發現了乾陵的墓口,後來陝西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於同年4月的時候正式挖掘乾陵,乾陵挖開以後,發現乾陵裡面跟歷史上記載的相吻合,並且沒有被盜墓賊盜取的痕跡。武則天的乾陵也成為一個唯一沒有被盜取的唐代帝王陵墓。


紅雨說歷史



說起武則天,就想到狄仁傑,不過說起她的乾陵可以說是歷史上最難挖的陵墓,乾陵不僅被刀劍劈過而且還被機槍、大炮轟過,一千多年來有名的乾陵盜墓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還有一次出動40萬人之多,梁山被挖走了一半也沒能進入乾陵。不得不說神奇。

據說武則天當時選了兩個大神,一個是袁天罡,另一個叫什麼,不記得了,同一天分不同方向出發去找墓地,經過數年爬山涉水,兩位大神居然找到的是同一地方,所以武則天當即下旨就在此處建造墳墓。

由於裡面結構複雜,機關重重,又缺少相應的資料和文物保護技術,所以到現在乾陵也沒挖動,相信不久的將來,考古學家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


做夢的豬八戒


乾陵在梁山上開鑿墓室,待唐高宗和武則天下葬之後,用巨型石條封閉墓門,並在石條縫隙間澆注鐵水,加以固定。在古代那種生產力條件下,要盜這種量級的墓葬,單憑几個小毛賊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不論是誰當權,對於歷朝歷代的帝王陵墓基本能做到妥善保護,也很少有人敢打帝王陵墓的主意。

很少有人並不代表著沒有人,歷史上就記載了黃巢和溫韜這二位準備盜挖乾陵。黃巢比較搞笑,40萬大軍挖了半天卻挖錯了方向,而溫韜把除乾陵之外的其它十七座唐陵盜了個遍,卻在盜挖乾陵時遇見了天象大變,不得不放棄。

和溫韜一樣,又有人數優勢還有技術優勢(火藥)的民國將領孫連仲,也是遇到了天象大變,以為武則天顯靈而不得不放棄盜掘乾陵的計劃。

乾陵離被挖開最近的一次,應該是建國之後了,在挖了乾陵三座陪葬墓之後,郭沫若動了打開乾陵的念頭,卻被周總理一票給否了,那個時候一沒技術二沒錢,為一己之私挖乾陵只會給文物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害。

如今,因為文物法的約束(履行及其嚴格的報批手續),以及不主動發掘帝王陵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乾陵被打開的可能性實際已經是微乎其微了。越來越挖不動,從某種意義上講其實也是一件好事情。


王朝的廢墟


乾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裡面埋葬著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她的陵墓歷經千年風塵、戰亂、盜墓等世事,究竟是什麼原因令其如此“幸運”?



01梁山

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質的山峰,三峰聳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較低,東西對峙,當時群眾稱為“奶頭山”。從乾陵東邊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軀體仰臥大地,北峰為頭,南二峰為胸,人們常說它是女皇武則天的絕妙象徵。

唐時的堪輿家認為,梁山有利於女主。所以女皇武則天便把梁山選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後的“萬年壽域”。



乾陵修建的時候,正值盛唐,國力充盈,陵園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富麗,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從古至今沒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的歷史教訓,從他與長孫皇后的昭陵起,開創了“因山為陵”的葬制,由當時著名的藝術大師閻立德、閻立本兄弟主持設計,陵墓由建築群與雕刻群相結合,參差佈置於有“龍盤鳳翥”之勢的山巒之上。

唐高宗與武則天的乾陵,發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園仿唐都長安城的格局營建,分為皇城、宮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軸線長達4.9公里。

02無字碑

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於公元684年,歷經23年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

這時,有人告訴了黃巢一件事,在梁山西側黃土地下埋藏著大量碎石。這個消息就是在暗示黃巢,唐陵中最富有的乾陵的入口很可能就在梁山的西側。黃巢大喜,立即調出40萬士兵,跑到梁山西側開始挖掘。

這些人都是農民出身,對鐵鏟鐵鍬的運用熟練得很,不久,就把半座梁山剷平了,以此留下了40米深的“黃巢溝”。但是,乾陵就像是根本沒有入口一樣。後來,唐王朝軍隊集結向長安發起反攻,黃巢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空手而逃。這位自稱是書生的黃巢愚蠢之極,他根本不知道乾陵是坐北朝南的。

唐朝皇帝故意將修建產生的碎石埋在離墓道口三百多米遠的地方。也就是說,他挖錯了方向。

向乾陵伸出罪惡之手的第二個人是五代的耀州節度使溫韜,此人似乎生下來就是給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麻煩的。在乾陵之前已經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

但他的理想在此破滅。和黃巢一樣,他也興動數萬人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風雨大作,人馬一撤,天氣立即轉晴。溫韜實在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但他還是沒有再繼續挖下去,遂此絕了念頭。乾陵至此逃過第二劫。



最危險的是第三次,這次出動的不是40萬大軍,而是一個現代化整編師,盜墓的工具也不再是鋤頭、鐵鍬,而是開山劈石如切菜的機槍大炮。主謀就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將軍孫連仲。

他帶領部下,學著孫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樣子,在梁山上埋鍋造飯安下營寨,用軍事演習作幌子,黑色炸藥炸開墓道三層豎立石條,正準備進入時,突然冒出一股濃煙,盤旋而上,成為龍捲風,頓時天昏地暗,走石飛沙,7個陝西籍士兵首當其衝,立即吐血身亡,其他人哪裡還敢再向前,大喊著跑了出來,就這樣,乾陵終於躲過最後一劫。

乾陵坐落於陝西乾縣梁山之巔,距西安約80公里,是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其後——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在乾陵陵園朱雀門外的東西兩側,分佈著61尊石人像,採用的原雕的手法,石人像殘高在1.5米至1.77米之間,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們在習慣上稱其為“蕃像”、“賓王像”。


用“外國使者”守陵,這在中外歷史上都是空前絕後的,因為守陵是臣屬的職責,而使臣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更奇怪的是,這些石像大多丟了頭顱。人們不禁要問,乾陵為何要用“外國使者”守陵呢,他們為什麼又只有身子沒有頭呢?這個回答在我之前發的問答有過相應的回答,不過歷史已經過去,我們只能聽到所謂的傳說和相關專家的分析了。

乾陵現存的蕃像共有61尊,東邊29尊,西邊32尊。然而這樣不對稱的放置,並不符合中國古代的建築格局,於是有學者懷疑蕃像並非只有61尊。

03甬道

果然,在乾陵的東側陵園區,研究人員發現了兩塊未完成的毛坯石料。毛坯石料高2.45米,寬0.86米。根據這個尺寸推測,符合一個石人的毛坯大小。後來,在這一側又發現了另一個半成品,人的形態身體已全部刻成。附近的村民又在距此不遠的地方發現一尊未完工的石像。如果加上那個石人毛坯和這兩尊半成品石像,乾陵的蕃臣像正好是64尊。

乾陵蕃臣像在明代中後期遭到很大破壞,僕立相伴,多已無頭。到本世紀初,所有石像頭部均已失去。關於石像無頭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



在民間有許多說法。一種說法是石人成妖,糟蹋到附近農民家裡去說這些石人晚上成精,把所有糧食都糟蹋糧食,被百姓打碎了,這種說法顯然不能成立。

一種說法稱,唐代初年,北方有位突撅族可汗名叫阿史那元慶,文稻武略,智勇雙全,深受部落民族愛戴,不知何故,有人雕刻了他的石像立於乾陵,他的兒子阿史那石明得知後,極為不滿,於是便扮作喇嘛來到乾陵,一看果然如此,頓時怒從心中起,舉起石塊就要砸碎石像,卻被護陵人發現,毒打一頓趕出陵園,他因此懷恨在心,便想出借刀殺人之計。

一天,趁夜黑竄人石像附近的農田大肆踐踏莊稼,卻造謠說是石像作祟,只有砸掉他的頭,才能免除禍殃。老百姓信以為真,紛紛衝上乾陵,砸碎了石像頭。阿史那石明趁機撿回了父親的石像頭,用包袱裹著揹回家,從此乾陵上的壬賓像就成了無頭石像。


半月禾的大長腿


神龍元年,武則天即將入葬乾陵,給事中嚴善思上疏說:“乾陵玄宮以石為門,鐵錮其縫,今啟其門,必須鐫鑿。”就是說乾陵地宮的門是用石頭做的,門縫間還灌注了鐵水,如果要把武則天擱進去,必須把石門鑿開,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的確,乾陵的規格是帝陵,平民百姓想要打開非常困難。可如果是團伙作案呢?像黃巢、溫韜、孫連仲這些軍閥都打過乾陵的主意呀。今天去乾陵旅遊,你還能看到當年黃巢留下的遺蹟:“黃巢溝”,石門什麼的,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小意思啦!其實,想要盜掘乾陵,最困難的一步是尋找墓道口。乾陵的墓道口現在已經知道了,是在20世紀50年代,被幾個農民無意發現的。在此之前,黃巢等人都沒有找到。畢竟這種事情過於機密,人家葬進去也幾百上千年了,當初修陵的工匠早已作古,問誰去呢?民國時,孫連仲想要盜墓,怎奈天公不作美,突然風雨大作,當地百姓藉機說:這是老天爺不滿了,天怒人怨了。孫連仲信以為真,放棄了這種想法,所以偶然因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後來郭沫若打開了定陵,還想趁勝追擊,把乾陵也一併打開。這時,周恩來總理成為乾陵沒被挖開的另一個原因,他批示道:“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是啊,定陵前車之鑑,在文(物)保(護)手段不成熟的時候貿然打開帝王陵,必然得不償失。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更多歷史內容可以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時拾史事


乾陵,武則天李治合葬之墓,位於陝西梁山,遠望酷似睡美之人,風水極佳。


沫若先生曾有考古之念,國家未準。至今乾坤除山腳石人無頭,陵墓完好,成為觀光之地。

唐代陵墓,最具特點,以山茂為風土,(其它朝代後作風土,一般都很難保存)鑿洞作為墓室。墓室出口隱蔽,封口嚴密。故此,很難尋覓。



史上,盜乾陵者,大有人在。歲月1200年,梁山上,盜墓者身影未絕,直至解放後方休。史上有姓氏的盜乾陵者,17次之多,興師動眾約有三次。皆因實施中有怪異發生,未盜成功。

  唐末起義軍,黃巢軍聲勢浩大。舉40萬軍挖山不止。移走半座大山。終因方向錯誤,加之狂風大作。未能如願,留下一條“黃巢溝”。

 

五代刺史溫韜,官銜之盜墓賊。光天化日率軍挖墓,不順,遇狂風暴雨,溫韜受驚,抱頭鼠竄。斷絕掘陵邪念。

史書記載,歷次盜乾陵,皆有怪異發生,匪夷所思。民國時,蔣氏下屬,孫氏連仲者,不信傳言,效仿本家殿英,欲發橫財。連仲遣工兵,炸開墓道三層石。忽刮龍捲風,霎時天昏地暗,飛沙走石,驟雨瓢潑……官兵六神無主,紛紛退後,就此罷手。待天晴,修復墓道。從此,乾陵風平浪靜。


可見,乾陵非挖不動,乃是神靈護佑,令眾盜墓者望而生畏。加之,乾陵自古有護陵隊,亦是未被盜掘的之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