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的悲傷,卻成就了一首名詩,日本兒童從小就會背誦

公元750年的一天,長安城某次科舉考試結束後的放榜之日,有一位考生,心情忐忑的在上面尋找著自己的名字,從榜首的狀元一直看到末尾,這麼長的榜單竟然容不下自己的名字?他的心情崩潰到了極致,幾位同窗好友的名字卻出現在上面,名次甚至比較靠前,他低下頭,羞愧的離開了人群。此人就是唐代大詩人“張繼”。

落榜的悲傷,卻成就了一首名詩,日本兒童從小就會背誦

張繼無心留戀京城,就乘舟沿江而下,一直往東,來到吳越之地——姑蘇城。姑蘇城即現在的蘇州,蘇州是風景秀麗的江南水鄉,張繼來到這裡,本來是要遊玩散心的,但內心的陰霾始終揮發不去。在這裡他沒有朋友,沒有親戚,只能隨處遊覽。他意外的逛到了一座名為“寒山寺”的寺廟,這裡少有人煙,幽冷空寂,此時已經接近夜晚了,由於客棧費用比較貴,他便素性在這裡住一晚,漁夫將船停在了江上,一隻客船便成了他的旅舍,這一夜他失眠了,望著斜斜的月光,聽著烏鴉的悲鳴,看著寒山寺悠然飄過漁火點點的江面,引起了張繼落榜的悲傷,思鄉的惆悵,一首《楓橋夜泊》油然而生。

落榜的悲傷,卻成就了一首名詩,日本兒童從小就會背誦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落榜的悲傷,卻成就了一首名詩,日本兒童從小就會背誦

日本版《楓橋夜泊》

因為這首詩,寒山寺躋身中國四大名寺之列,吸引了後世不少文人墨客前來緬懷。這首詩隨著寒山寺的鐘聲,竟然傳到了日本,還被編入了教科書,日本人還仿蘇州的寒山寺,在東京也建造了一個寒山寺。清朝,國學大師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記》寫道:“凡日本文墨之士鹹造廬來見,見則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國三尺之童,無不能誦是詩者。”就如中國孩童從小就背“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一樣,日本的孩童從小就知道“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落榜的悲傷,卻成就了一首名詩,日本兒童從小就會背誦

東京寒山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