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是靠政治支撐經濟,還是經濟支撐政治?政治和經濟是什麼關係?

悟中生有128


政治制度是一個國家的根基,經濟的發展需要民主自由的政治環境,需要民主的法治作保障,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民主法治和自由市場化,這是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了的。我們來看看發達經濟體的政治狀況和經濟狀況。

先看日本和韓國。企圖用什麼主義之類的說辭去否定日本和韓國的憲政成就,甚至盲目自大的否定日韓的經濟成就。這是非常愚昧的。

日本在1945之前還是君主立憲制的天皇獨裁專制統治,戰敗後被廢除,只保留了名譽上的國家元首,實權歸民,掌握在議會手中,人民選舉出來的首相代替了天皇掌握行政權。日本在麥克阿瑟的七年統治時間裡實現了民主議會制憲政政治制度,農工商全部實行私人市場化改革,日本步入政治上民主,經濟上自由市場化的道路。到了七十年代,日本僅僅用了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就從一個專制落伍的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日本的第二大經濟體地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工業製造實體經濟。日本的汽車(所有包括機動車)電器製造,鐘錶,服裝,裝備製造,化工,科學技術研究機構等世界聞名。日本用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創造了許多的國際知名品牌和國際大公司,幾乎包括了所有的經濟領域。日本成功佔領了世界高端製造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經濟大國。日本產品的品牌競爭力己遠超歐盟諸國。日本的十萬億美元的GDP是實實在在的,沒有任何的水份。日本的國民收入長期排在世界前列,人均5萬多美元(2017年)。日本只所以快速成長,是因為日本的憲政民主化比其他國家徹底。許多亞洲和非洲國家也學習民主制度,但國內的特權家族式政治勢力實際上長期把持統治地位,非洲幾乎如此,菲律賓,印尼,印度,孟加拉等正是如此,根本算不上全民民主化,所以達不到韓國和日本的高度。可見先進政治制度的重要。

韓國從八十年代初金大中總統時期實行民主憲政制度和市場經濟的。僅用了十年左右的時間就成為了“亞洲四小龍”,步入了發達國家行列。韓國的汽車,手機,美容化工,家電製造也世界聞名,三星手機佔據世界第二的位置。LG是韓國聞名的家電製造業。一個僅有幾幹萬人口,面積二十萬平方公里左右的國家實現了世界上許多大國實現不了的高端工業化。韓國的成功來自於民主憲政,朴槿惠等總統的命運足以說明韓國三權法治民主的徹底和巨大成功。

我們再把目光轉向歐洲看一看。歐洲一直是現代民主的發源地,民主政治制度己經有幾百年的歷史。歐洲的經濟水平歷史上一直很高,是真正的國強民富。歐洲的皇室和日本皇室一樣,不能干涉政治,沒有任何實際權力。近年,歐洲君主立憲制國家的部分公民還要求完全廢除毫無實際意義的皇室。這些國家都是民主憲政國家。雖然有以前的老底子,但到現己經耗盡不多了,靠的依然是市場經濟。歐洲大部分國家都是工業國家,只有少數幾個袖珍小國依靠旅遊業致富。可能很少用到歐洲工業產品,很多人對歐洲的工業印象並不深。歐洲的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仍然佔據世界上的一部分市場。就如輕工業,歐洲更拿手,世界上有名的糖果,飲品,服裝,傢俱品牌幾乎是歐洲的,在發展中國家一品難求,只有富裕階層才消費得起。

再看看美洲的美國,美國從1776年獨立開始就實行民式民主制度了。《美國獨立宣言》正是美國民主制度和自由經濟制度的藍本。美國是現代社會民主法治制度最完備的國家。美國得益於政治制度的成功,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己稱霸世界了。美國的GDP己經保持136年世界第一。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教育等的成就己保持一百多年的世界第一。而今天,許多國家的特權階層還頑固地堅持把持統治地位大權不放手,置先進制度於腦後,為了自己一小撮人的利益,放棄實行先進的民主制度。這些國家永遠都趕不上發達國家,而且距離還會越來越大。所以,人民的痛苦還將繼續,直到民主制度天下一統的那一天。我們共同為這些非真正民主國家的人民祈禱:

希望這一天早些到來。

得到大家的關注與點贊是我力量的源泉!


神碼人生


一個國家的政治和經濟,二者是相輔相稱,相互促進,缺一不可的相互依存關係。經濟是基礎,政治是保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促進經濟基礎發展,對其以保駕護航作用。

我們國家的經濟基礎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國體,即上層建築。

縱觀建國以來我國的社會發展,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到今天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不但解決了溫飽,而今正步入小康社會。充分說明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經濟建設日新月異,突飛猛進,體現出了上層建築即在黨所制定的各項方針政策的指引下,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使國家更加強大,政權更加鞏固。





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


沒有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哪有經濟的發展空間?沒有經濟長期強勁的支持,政治如何維持大好局面?


毛主席說過:路線是個綱,綱舉目張。我們要看遠處靠什麼?靠望遠鏡更要站高處,只有站高才能遠望。政治就是經濟的高處,只有站高處經濟才能走的更好。

著名的首富村華西村,老支書吳仁寶的經驗就是聽黨的話,七八十年代從農業的放開看到工業的大好前景,於是大辦工廠,八九十年代大力發展外資引進,很好的體會黨的路線精神才有後面幾十年的高速發展。

現在很多不同觀點,認為政治就是為經濟服務的,但服務也有指路服務也有跟蹤服務,希望是前者多些。政治就是鋼筋,經濟就是水泥,結合起來堅不可摧!


黃蜂二師兄


一個國家的繁榮穩定既需要合理的經濟體制作為支撐,也需要先進的政治制度作為保障,政治和經濟是互相依存且互相促進的關係。

政治按照我們的通俗理解就是一個國家的政府與民眾之間的關係,以及該國各級政府之間的權力分配方式和日常運作模式。一國政治體制決定了該國政府權力的來源,也決定了該國政府與民眾之間權利和義務的實際關係,所以一個國家的政治最終會決定該國民眾所享有的權利水平,以及該國民眾的權利能夠得到多大程度的保障。

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任何國家的民眾都離不開政治,政治也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類文明的不斷髮展也讓世界各國的政治體制變得更加多種多樣。這個世界有些政治體制能夠最大程度保障公民的權利,那麼就一定會有一些政治體制會損害民眾的權利;有些政治體制有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那麼就一定會有一些政治體制更容易造成一國內部的分裂。

政治局勢的穩定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任何國家沒有穩定的政局,經濟發展基本也就無從談起,所以我們從來沒有看到哪個整天發生政變的國家可以步入發達國家行列。像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等國,它們在20世紀初時候的經濟發展勢頭甚至超越了歐洲和北美國家,但是因為在隨後幾十年的時間內頻繁發生政變,其政治體制也是幾度變樣,所以這些國家最終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相比於政治,經濟的概念顯然更好理解,至少它更容易影響到民眾的日常生活,有些國家的民眾對於經濟變化的敏感度也要遠高於政治。一般而言,經濟越發達國家的政治會更加文明成熟,經濟更發達的國家也更容易建立起民主穩定的政治體系。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只有滿足了自己的基本生理需求之後,他們才會更多考慮自己的精神需求,所以經濟的發展往往能夠促進一個國家的政治不斷走向民主和文明。

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礎會影響到政治,但一國的政治並不完全由經濟所決定,畢竟政治從來就不只是關乎經濟。總之對於世界上任何國家來說,政治和經濟都非常重要,此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只有它們一起協調發展才能充分保障一國民眾的基本權利,並促進一個國家長久的繁榮穩定。


李姓先生


一個國家是靠政治支撐經濟!政治和經濟的關係是"政治~經濟~政治"這樣的循環。經濟是人們由開創而有的結果或福利,非開創並依賴開創的那些玩意兒只是"分享經濟"而已。


榮恥鑑定師


毫無疑問,一個國家的政治和經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政治和經濟相輔相成,是推動這個國家發展向前的兩個車輪。

但如果討論它們之間的聯繫普及政治經濟學知識之前,還是先分開來搞清單個概念。雖然上過大學學過政治理論課,課本里有明確準確的定義。但進入社會接觸實際社會狀況以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什麼是政治?政治就是治國理念。什麼是治國理念?就是對什麼是國家,什麼是公民、國家的作用、國家政體、國家體制對國家的管理方式,國家的法律是什麼、國家的工具是什麼,以什麼理念管理國家,都是屬於政治概念。治國的理念不同就是政黨的區別。所以遵守國家基本法律,保證公民權利,使公民以更大的熱情參與國家經濟和國家利益的發展,使得公共制度得以穩定,就是不同政黨競爭的要點。獲得公民的認可就成為執政黨,沒有獲得民眾的認可就是在野黨。這就是共和制國家優越於封建制度君王個人意志就是國家意志的地方。封建時代君王個人說了算的國家意志,並非國王的道德不高尚施政不仁愛,而是無有能夠對他權力加以限制的辦法,一旦君王決策失誤,就是災難性的,甚至國家政治和經濟發生倒退。這就是國家——是個龐大的社會活動管理機器的實質!政治——就是對這些問題有明確認識,並有科學而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方案。治國方案暫時得不到執行但不至於造成國家的穩定和影響人民生活的安寧,就是不同政見者。以上就是我對政治這個神聖概念的大白話理解與解釋歡迎批評指正。但不歡迎胡攪蠻纏,滿嘴髒話,請不同意見者珍重。

經濟這個概念更復雜,我本人水平無法用大白話表達。但有一點,經濟應該是為穩固國家政體,發展國家實力,改善人民生活,讓本國更多的民眾生活富裕起來的,全民參加的社會活動。而不是相反。


海雲青


這要看國家的需要。解放初期就必須以政治統治經濟。你們當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不會搞經濟嗎,那是形勢所必。一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國家,一個從封建主義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國家,一個國際列強四面封鎖的國家。毛主席黨中央當時精闢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所做的決定。改革開放是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轉變,社會主義發展時期的必要改革。現在就是以經濟發展政治的時代,沒有經濟實力什麼都是空談。


走好自己的路128


經濟是一切事物的後盾力量,也是發展改變的主要支柱和基礎。如果沒有經濟實力的支持和維護,那麼什麼事情就無法實施,更談不上改變和發展的動力了。一個家庭或一個國家雖大小不一,但道理是完全相同的。家庭的興旺發達離不開經濟來源的寸拓,而一個國家的強盛更需要經濟的繁榮發展。但是國家與家是有區別的,家是沒有政治色彩的,而國家是建立在以政治為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政治的掌控,那就沒有國家的存在。可以說,政治是決定國家存在的因素。有人可能認為,過去封建社會沒有所謂的政黨,怎麼來的政治呢?其實不然。封建時代雖然是皇權世襲制的,但實際上皇權家屬就是一個政治集團。皇權的下面還有許多的派系組成,那些派系就是相當今天的黨派。所以,只要有國家的存在,就會有黨派的出現,也就是說有政治的目的。國家與政治是不可分割的,也是休慼與共的。既然國家與政治連在一起的,那肯定是離不開經濟實力的支持和助力。如果沒有經濟的幫寸,政治因素的左右就無法建立起來。而國家就成為空洞的詞彙了。有了政治的存在,就決定國家的命運。什麼樣的政治目標,就決定國家走什麼樣的路子,各種社會的稱呼也就自然而生成了。無論什麼樣的社會制度,但必須靠經濟維持著,因為它是顯示國家實力的所有力量。也會有人說國家實力是靠軍事實力來衡量的,不過強大的軍事力量是政治服務的組成部分,也必須靠強大經濟實力來維護,如果沒有強大的經濟力量,不可能建立起強大的軍隊。所以,先有經濟後有政治是符合自然規律發展的要求的,也是決定政治任務完成服務國家的必要手段。以經濟為基礎,才能實現政治利益,才能更好的建設國家。


碧野28


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只有突出政治,經濟工作才不會脫離方向。才會湧現出大慶,大寨的典型,才會出現焦玉祿,老孟泰,王進喜等一大批為國奉獻的英雄。沒有政治引領下的經濟,人民只能遭受剝削和壓迫。社會,分配不公平,形成貧富差距懸殊,慘痛的教訓,國人應該汲取。


遲金燕1


經濟是基礎,經濟支撐政治,政治維護經濟,

經濟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基礎和前提,沒有資源沒有錢寸步難行,回顧中國歷史,歷朝歷代的統治最大的目標都是以增加社會財富為目的,每次重大歷史轉折和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著深刻的經濟基礎原因,而每次農民起義,朝代更迭基本上是因為經濟衰退和饑荒,沒聽說有哪個正處於經濟上的繁榮時期卻發生社會動亂,

當今世界美國以世界警察自居,同時美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一,是美國強大的實力保證了美國的影響力而不是相反,

曾經與美國爭霸的蘇聯帝國在軍事實力上不比美國差多少,然而蘇聯經濟卻很脆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落後歐美,這讓蘇聯失去支撐,最終解體,

政治對經濟同樣有重大的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的強盛,正確的政治制度必不可少,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制度會促進經濟的發展,違背經濟規律的制度會抑制經濟的發展,一個正確的制度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激發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社會充滿活力,經濟會迅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